APP下载

农村商贸流通业现代化发展分析

2017-05-13马东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8期
关键词:现代化

马东

内容摘要:在实现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划中,农村商贸流通业作为总体发展的重要一环,在破解“三农”问题及实现城乡经济协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商贸流通业发展中,由于农村交通、地理位置、经济实力与城市存在较大的差距,造成了城乡商贸流通结构不平衡,消费模式不一致等问题。本文将从农村商贸流通业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促进农村商贸流通现代化的发展思路,为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借鉴。

关键词:城乡发展 农村商贸流通 现代化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商贸流通业已经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推进城乡消费发展、实现城市与农村经济交流联系。商贸流通存在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每个环节,包括生产、物流运输、消费。商贸流通业发展程度反映着一个国家居民消费水平的高低,同时也是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提高消费效率的直接推动因素。就目前我国城乡商贸流通发展现状来分析,我国城市商贸流通体系发展比较成熟,市场结构以及各区域间商贸网络建立较为完善,同时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较高。而我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发展时间较短,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较低,加之交通及商贸基础设施落后,真正实现农村商贸流通现代化存在诸多阻碍。

农村商贸流通发展现状

我国城市商贸流通业在经历高速发展后目前逐渐趋于平稳,但是长久以来“以乡镇养城市”的观念仍然存在,导致我国的城乡经济结构不平衡,城乡间经济差距逐年拉大,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主要表现在: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差、没有形成集中市场、农村没有市场竞争机制等方面。随着国家加强农村地区的商业发展,我国加大了对农村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财政支持和政策帮扶,农村现代化流通体系建设的步伐正在加快。

在政策的推动下,当前农村经济正在快速发展,并在市场经济中凸显其作为第二个消费增長点的价值。一方面,农村商贸流通业开始与电子商务结合,这是我国商贸流通市场发展的大势所趋,农村巨大的消费市场,将带动商流、物流进一步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村商贸流通条件的明显改善主要体现在居民消费水平和农民收入上。对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进行分析可知,2010年到2012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分别为5919元、6977.3元和7916.6元,而消费支出则为4381.8元、5221.1元和5908元,由图1、图2可知,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与消费在逐年提高。图1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现金支出的变化情况,图2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对两个表对比分析可知,虽然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有较大差距,但是随着我国加强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农村消费水平的提升速度加快,城乡间的差距开始逐步缩小。与此同时,在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中仍有许多困难需要解决。

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商业网点分散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市场交易形式多为较原始的自主分散经营,在总体消费需求上,对产品需求较单一,仅停留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方面,这导致了几乎不存在农村流通企业,而大型的连锁超市更是极少出现在农村区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样的:首先,是农村天然环境,农村人口有限并且消费能力不高,对于物资的需求极低,因此农村市场具有一定的规模限制。在过去供销社一直作为农村居民购买生活物资的主要场所之一,而社会化发展后,农村流通市场主要以个体经营户的形式发展,该发展模式虽然能满足农村市场对产品的基本需求,也契合农村层次居民的消费能力,但是,该供给方式的主体主要为自然人,且没有市场竞争的实力,因此农村商业网点的规模小。加之我国农村地域分布广泛,农村数量多且分散,无法像城市一样集中,农村的商贸网点建设无法与其分散的特点相匹配。其次,农村没有商业中心,村内的商业网点多以夫妻店、小卖店为主,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升级,农村的商贸流通业态较初级,不具备商业辐射能力,也阻碍着现代商贸流通业在农村的发展。

(二)农村流通基础设施破旧

农村商业网点的发展需建立在道路、仓储等基础设施条件之上,农村没有集中的物流转运站、缺乏统一的流通渠道、没有形成完整的市场流通体系,农村现有的交通、仓储等配套设施不能满足农村现代流通发展的要求。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道路基础设施破旧,多数农村地区的道路狭窄且多为泥土道路,硬件环境的落后使产品在流通过程中运输成本提高,同时也降低了农村商贸流通的速度。比如在农产品流通环节上,道路的不畅影响了农产品外运的效率,造成流通环节损耗大,降低了农民的收入。另外,农村电网水网建设的覆盖率低,水电的不足制约了农村商户对市场交易信息的获取,没有充分的信息交换,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市场,造成了农民的信息不对称,加之水电等的制约,限制了大型流通企业在农村的发展。

(三)城乡商贸结构不平衡

一个国家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发展,需要城市和农村共同发展,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商贸流通现代化。我国城市的商贸流通体系经过多年的积极建设,已经逐渐发展成熟,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城市的商贸流通已经大大领先农村的商贸发展,因此城市流通企业应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积极向农村地区拓展经营网点,实现流通经营网点向农村覆盖,扩大企业的影响力和下沉能力。农村消费水平的提升,需要成熟流通企业的带动。我国城乡商贸流通失衡的重要原因在于城市流通企业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不足,企业不愿意在农村区域设立网点。另外,在物流的发展上,大型物流企业缺乏参与城市与农村间物流流通的积极性,使得城乡双向流通缺乏现代物流做支撑,无法得以快速发展。最后,国家在农村商贸流通建设资金的投入上,没有完全到位,以至于无法改变城乡商贸流通差距大的局面,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农村商贸流通的发展将是无源之水。

(四)农村流通业产业结构单一

农村商贸流通的主要经营主体较为单一,没有连锁经营,经营能力低,商贸流通在农村没有具体的业态,主要是由于农村地区在商贸流通业方面没有进行统一的规划,商业网点主要以农户自主经营的杂货店为主,单一、落后的经营业态阻碍了农村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发展。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需要依靠城市的带动作用,但现实是我国城市商贸流通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不足,延伸到农村的消费范围、幅度不够广泛与深入,城市商贸流通业对农村的积极性不高,加之农村的经营网点分散,且产品质量没有保障,造成农村流通市场易出现经营不规范、充斥假冒伪劣产品,这主要是由于农村流通业没有新进业态产生,结构单一,市场缺乏竞争压力和活力。

建设农村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的意义及措施

(一)建设农村现代商贸流通业的意义

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对于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有着深刻的意义,我国的城乡经济差距过大,导致我国在消费市场、公共资源、区域流通等方面的发展陷入困境。农村商贸流通现代化发展的受益者是农村居民,实现现代化需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连锁超市和仓储中心的建设力度,通过基础设施的完善,减少农村商贸流通业运营成本,丰富农村市场的交易资源,在农村地区建立商业中心,实现农村商业辐射。对于发展我国城乡经济来说,城市消费市场的饱和,需要农村作为新的消费增长点来刺激消费市场。完善商贸流通体系加快了城乡间物资交换的频率,加速了市场消费热点的变化,可实现城乡间共同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产业间结构的转型升级。

(二)建设农村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的措施

1.建立连锁经营网点。通过对当前我国商贸流通发展环境来分析,连锁化经营方式是我国流通业现代化最为主要的组织形式,连锁化经营的统一管理有利于其在农村区域发展。我国长期以来城乡二元化的特点造就了我国农村数量众多,且分布的地域广,各个不同地区的农村具有不同的消费习惯与传统。连锁经营网络建设有利于积极满足不同地区农村特殊需求,而做出正确的经营策略。在发展连锁经营时需要优先考虑农村网点选址问题,例如我国东部沿海区域的农村,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且经济较发达,当地的农村居民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可以直接在农村的商业集中区建立网点,然后吸引当地的居民以加盟的形式参与网点的建设,减少了外部与连锁经营的竞争。在市场基础设施不完善且发展较落后的农村,当地甚至没有商业市场,因此在建设流通体系时,需要以农村附近的县镇作为依托,通过在乡镇建设连锁网点,聚集周边的消费能力,吸引经营者向农村地区扩建连锁店,以县镇为基础,向农村辐射经营网点,基本建立起农村-镇的简单流通体系。

就实际的发展环境来分析,农村市场,即使是沿海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其经营销售的市场规模也有一定的限制,农村市场需要有一个规模较大的企业起领导作用,主要是通过建立供销社连锁网点的形式进行网点的建设。供销社的物资充足,受到农村居民的信任,在经济发展情况一般的农村,可以以供销社作为流通业现代化市场发展的领导者(周柏春,2015)。经营的领导者能带动市场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使农村内有限的市场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利用。另外,有利于在有限的资源和市场中,对农村原有的经营网点进行重组和整合,有利于实现市场规模的扩大化,与行业的统一化,连锁企业可借助原有的经营网点吸引顾客,并满足自身销售额的需求,在农村市场中,适当规模的连锁经营有利于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除了确立农村流通业市场的领导者外,我国的农村市场应朝着经营业态多元化方向发展。市场竞争加剧市场风险,但合理范围内的行业竞争有利于市场健康的发展,实现优胜劣汰,推动流通市场向更合理的方向发展。农村商贸流通经营业态单一,已经成为阻碍流通行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农村可依据当地的消费习惯与市场发展前景,完善流通企业多种形式零售业态,可以设置便民店、连锁超市、产品折扣店等经营业态,不同业态能适应不同的地区流通市场的需求,城乡流通体系融合性越强,越能有效监管流通业发展和控制商品质量。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商贸流通业基础的一环是基础配套设施的建立,流通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物流运输来实现区域间商品交换。当前,我国农村物流发展与贸易交流,不属于真正意义的商贸流通。农产品主要是依靠农民自身介入整个交易过程,在农产品的采购、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均为农村居民自主完成,在生产农产品的阶段,我国的农民主要是由生产部门和收购部门进行统一的管理(昭平、英兆梓,2015)。我国农村地区没有第三方物流中心,行政部门对于产品供应与消费有着严格的地域划分,因此,我国农村建设公共物流中心的进程缓慢,从供应方的角度分析,我国的物流设施基础配置不足,農村道路状况不佳且道路狭窄。这导致商品流通中,物流环节损耗时间过长,产品的额外损耗会增加,不利于农产品等生鲜产品的保鲜与运输。从物流角度分析,产品运输过程中,无形损耗的提升意味着产品成本提升,因此配套设施建设对于贸易流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完善的流通基础设施是流通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针对目前我国很多农村流通基础设施仍未完善的情况,需要不断加大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包括商业和商业配套设施建设、道路交通建设、能源供应、环保环卫等,以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促进农村商贸流通产业更好更快发展。例如在配套设施建设上可以建设农产品统一的运输中心。在农村市场选址建立物流中心,每一个物流中心的建立,都是流通体系中物流网点完善的过程。统一的运输中心意味着农产品的商贸流通不再由农民自主完成,这是实现商贸流通现代化的重要一步。物流中心可以作为产品信息采集与交流的中心,农民与采购商可以共同在物流中心实现对农产品价格的商榷,实现商品信息的对等分享,同时,区域间物流中心物流网络的建立,缩短了采购商采购产品的时间,统一的物流中心,实现了一个地区的产品的规模化贸易(邵平、荣兆梓,2015)。

加强农村商贸流通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包括消费市场信息化和商贸流通市场信息化。如加强农村电子商务、通信通讯建设以提高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强化商贸流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水平,降低商贸流通企业的物流成本。例如可以考虑设立消费市场和商贸流通市场信息共享平台,利用平台共享流通和消费服务资源,让农民、贸易商、政府等对农村农产品或消费品有供需求的人群都可利用平台来实现贸易流通。同时为了普及平台的使用,应加强对农民的知识培训,使农民能够通过信息平台了解信息,提高信息平台的服务覆盖范围,尽可能使更多的人受益。

3.运用电子商务系统。为顺应市场发展潮流,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必然要朝着电子商务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商贸流通发展已经逐步与电子商务相结合,城市商贸流通应用电子商务体系较为普遍,而农村地区首先需要建立起商贸流通的市场,并具有流通规模,随之再与电子商务进行结合,以电子商务来推进商贸流通的发展。

以农产品流通为例,农村商贸流通市场较之城市商贸流通市场,其流通环节过于繁杂、流通成本也过高。在农产品从种植到销售的一系列过程中,需要经过农民—采购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等一系列的环节,对一些异地种植和销售的农产品,经历的环节还要更多,增加了种植地批发商和销售地批发商环节,这样的流通环节花费的成本和时间都过长,导致了农副产品的新鲜程度受损、销售价格提高、竞争力下降。因此应在完善农村各项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农副产品的特点,运用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实现从采购直接到批发和零售的一站式发展模式。比如,商贸流通企业与某一片区的农户签订合作协议,企业直接向农民或农户收购农副产品,采购、运输和销售全部由企业完成,实现一站式服务,省略了很许多不必要的环节和过程,这种模式下批发和零售是可以同时进行的。如此,农民既不用再担心农产品“卖难”,一站式快捷服务也保证了农副产品的新鲜、有效的降低了成本,这也是实现商贸流通城乡一体化对接发展的有效模式之一。

4.优化政策发展。首先,政策上支持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政府应该出台和实施更多促进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政策,通过政策引导和政策优惠来吸引更多的投资商投资到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中来,对投资者给予税收、土地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在解决建设资金的同时,也拉动了农村消费,促进了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发展

其次,完善相关监管体系。农村商贸流通业目前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缺乏市场监管体系,造成假冒伪劣产品大量充斥农村市场,因此要建立起一套较为高效和完善的监管体制,由政府成立相关部门来对农村商贸流通市场进行统一领导与监督。在现有流通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对那些不法商贩给予法律制裁,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将产品安全风险降到最低。此外,还要对农村商贸流通市场体系的参与者进行一个较为明确的规定,明确交易过程中发生问题时,各个环节与个人应承担的责任,同时还要紧跟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步伐,不断更新相关技术与设备,为城市和农村商贸流通业的一体化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结论

我国农村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仍然有很多,但是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农村商贸流通业现代化发展前景大好。当前农村获取信息的渠道单一,主要是通过电视新闻的形式,网络等方式在一些经济尚不发达的地区普及程度较低。因此,可以加快推进农村地区通讯设施的建设,农村居民对市场交易信息的及时把握,有利于商贸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在农村地区建立统一的物流中心,提升商貿流通过程的运输效率,减少流通成本。同时与电子商务系统相结合,逐步普及适合农村的电子商务系统是我国农村流通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然之路。适合农村地区特点建立的商贸流通体系既符合农村商贸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也有利于城乡间商贸流通发展协调。本文提出的相关建议,对于农村商贸流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柏春.新型城镇化的主体维度分析:来自于政府与农民的考察[D].农业经济问题,2015(2)

2.刘云芬,陈砺.多元化、政府支持与公司绩效——基于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D].农业技术经济,2015(2)

3.邵平,荣兆梓.家庭农场财政补贴政策的效用研究——以上海松江模式为例[J].上海经济研究. 2015(9)

4.万梦娴,邱佳敏.土地集中与利益分化:土地流转的潜在风险——基于皖南溪村的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2014(9)

5.曹东勃.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渊源与政策变迁[J].农村经济,2014(7)

6.曹东勃.家庭农场:一种激活本土性资源的有益尝试——基于松江楠村的调查[J].社会科学研究,2014(1)

7.张莉.现代商贸流通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32)

猜你喜欢

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抉择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现代化之路:共和国70年特展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论中国大学治理现代化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中国新现代化论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