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投资驱动增长与经济产能过剩的内在逻辑关联探讨

2017-05-13刘梁炜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8期
关键词:产能过剩宏观经济

刘梁炜

内容摘要:本文从促进经济增长“三驾马车”对于GDP增速贡献率以及资本形成率的历史数据对我国经济增长强烈依赖投资驱动的典型事实进行了说明,基于市场、政府以及信用三个层面分析了投资驱动型经济的形成機制,对当前产能过剩与投资驱动的内在关联进行了梳理总结,投资驱动型经济在规模与结构两方面对产能过剩局面发挥作用。

关键词:投资驱动 产能过剩 宏观经济

投资驱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典型事实

自1992年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投资作为既能作用于供给端、同时又能有效刺激需求端的经济增长驱动工具在我国得到了突出发展。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中国作为在金融危机中受损最小的市场经济国家,迅速迎来了新世纪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国际上称之为“中国奇迹”。“黄金十年”为我国经济发展“十二五”既提供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又因一路高歌猛进而使得“十二五”期间的后续增长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经济高速发展形成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亟待解决,传统经济刺激乏力,转型下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尚未形成,产能过剩、产业调整成为中国经济在这一阶段的关键词。

从“黄金十年”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三驾马车投资、消费以及净出口对GDP增长贡献的历史数据来看(见图1),2000年以来,最终消费支出对于GDP贡献比率始终较为稳定,说明我国内需消费始终较为平稳,国内消费变革更多通过结构进行,消费体量占GDP比重并未实现大幅波动;净出口刺激GDP增速效果经历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下的断崖下跌,此后虽有反弹,对GDP刺激效果微乎其微;只有投资不仅作为我国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反周期武器,而且在“黄金十年”中始终保持了对于GDP增长的高效贡献,并贯穿“十二五”整个期间持续提振GDP,实为经济发展的“肱骨”。

从同时期我国GDP增速相对投资增速的变动情况来看(见图2),我国资本形成总额同比增速相对GDP增速持续高位偏离的年份包括2000-2005年、2008-2011年两个区间,其中2000-2005年以制造业投资构成资本形成的主要内容,2008-2011年则着重以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作为资本形成的主要内容,这也与我国产业经济发展带动城市综合面貌更新的经验事实相符。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之后的历史数据反映的我国经济增长乏力和投资效率降低的客观事实也得到应验,国家层面继而持续推出“PPP”、“供给侧改革”等新经济政策,将下一轮投资定位于改善民生与去产能。

投资推手:市场化、政府与信用扩张

从我国投资驱动型经济产生和形成的推手因素来看,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推进、政府行为以及金融信用扩张共同推动了投资总量的快速膨胀,具体而言: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推进

我国处在计划经济时期时,投资完全由政府主导,企业作为市场的参与者,在投资行为中只是扮演执行者的角色。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后,企业由投资执行者的单一角色变为投资决策与执行并重,经济人追逐利益的本性使得企业家不断将经营利润再次投入生产,形成资本。在自有竞争的市场化经济格局下,企业的“资本再形成”组织模式具有自发性与循环性特征,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使得企业均具有获得规模经济优势的内在动力,总结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即为“资本人格化的资本家在价值增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下持续的使剩余价值资本化——即投资”。

(二)政府行为

我国的市场化经济体制目前发育的并不充分,政府在经济行为中仍然扮演较为重要的调控甚至主导角色,这既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思想残余有关,又与我国对于政府及官员政绩考核单纯追求GDP增长的落后行政管理机制有关。一方面,我国巨量社会资本集中于国有企业,其中地方性国有企业往往是地方性政府的主要投资载体,地方性政府具有注资和激励国企将利润转化为资本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是日常工作重中之重,从十二五期间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发建设的“经济开发区”到“土地财政”等经济现象,天量资本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并直接推升了地区经济总量。

(三)信用扩张

我国全社会信用扩张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货币供应量M2从2000年时的超过12万亿元扩张到2016年时的近150万亿元水平,经济货币化程度全面超越美国和日本等国。其二是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从2000年时的9.4万亿元扩张到2016年时超过100万亿元水平,借贷资本的增加导致全社会利率下降,投资机会成本降低,利润空间扩大,因此也造成了大量的生息资本转化为职能资本,助推了我国社会投资力度的加大。2008年,为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波及,我国政府出台“四万亿投资刺激计划”,该计划旨在改善民生,刺激经济,却导致我国货币金融体系进一步陷入流动性陷阱。2011年之后,全社会投资效率迟步不前。

投资驱动增长与产能过剩的内在关联

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政府行为以及全社会信用扩张的综合作用下,我国经济供给端持续发力,在最终消费率始终保持平稳并且落后供给增长速度的情况下,产能过剩逐步从制造业向第三产业延伸。

从全社会产能利用率(实际产能/设计产能)的综合变动情况来看,2008年至今,产能利用率经历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尽管期间存在“四万亿投资计划”做背书,实际产能利用率降幅仍超过20%(见图3),说明巨大的投资并没有转化成以供求均衡为基础的实际经济发展,社会供求脱节严重,从制造业产品积压、工人失业到关乎国计民生的服务业劳动供给过剩,都是产能过剩在微观经济中的具体体现。

分析投资驱动型经济与产能过剩的内在关联,离不开对于经济流程中生产、流通以及消费的重点关注。一方面,大工业体系下的生产失衡是经济运行的常态,投资具备使得这种失衡状态加剧的特性,形成生产层面的结构化产能过剩。另一方面,精细投资造成的社会分工细化使得生产者越来越脱离市场前沿,流通业的发展加剧产销分离,生产企业容易形成盲目扩产,造成产品积压;在消费层面,贸易增加形成的进口替代、居民消费升级形成的淘汰落后产能趋势以及消费者日渐增强的消费理性也都使得生产与消费的匹配程度降低,落后于产业升级速度的产能出现滞销。

从投资驱动导致产能过剩的路径来看,又可以分为投资规模变动引致经济产能过剩、投资结构变动引致经济产能过剩两类情形。具体而言:

(一)投资规模变动引致产能过剩

见图4,2011年以后,伴随全社会投资效率的下降,民营投资主体逐渐收缩投资,在周期规律作用下更多选择持币观望。紧缩的投资规模直接造成全社会总需求下降,供求均衡价格持续降低,危机和萧条下的经济实际成交量下降,大量产品未形成最终消费,部分积压在仓库,折旧减值,部分则被淘汰出经济循环体系。该类产能过剩形成的直接体现是我国东北地区实体经济的持续萧条。自2004年我国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以来,尽管多方力量共同发力,在投资政策方面动作重重,东北三省经济仍然持续下滑,落后产能尾大不掉,人力资源持续外流,形成体系化的经济困局。

(二)投资结构变动引致产能过剩

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在我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从“十二五”期间制造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变革到“十三五”开端之年党中央对于“供给侧改革”经济政策的提出与实施,背后隐藏的都是国家对于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投资结构变化的引导。

见图5,传统加工制造业向以“工业4.0”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过程中,投资主体逐渐抛弃传统行业,转而向新兴战略行业转移注意力,这就造成了全社会需求结构变化,部分基础消费品需求稳定,而传统加工制造业产成品却出现滞销,同时先进制造业产品供不应求,宏观经济呈现“旱涝不齐”、“此轻彼重”的畸形发展格局。在我国沿海江苏、浙江、福建一带的传统来料加工制造业地区,投资结构变化引发的产能过剩体现的最为透彻,企业倒闭和转型轻资产行业贯穿了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当地经济发展进程。

结论

我国的投资驱动型经济贯穿了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至今的全面开放经济发展历程,在社会生产力较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也难以逃脱投资边际效率递减的经济发展规律,全社会投资在供求错节、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外贸出口環境出现新变化的综合作用下导致企业在供给端对市场出现误判,并持续为早期的扩大生产和淘汰落后产能买单,这是在消费不振、出口下滑的宏观全局下形成我国发展经济“唯投资可抓、唯投资能抓”的根源所在。

可以预见的是,在“十三五”经济发展过程中,投资依然为我国提振实体经济的重要武器,但是决策者也审时度势的提出了包括“供给侧改革”和“新常态”在内的多种辅助经济发展手段和发展思维,降低饱和产业投资力度,扶植新兴产业并给予投资优惠,通过结构化的“一减一增”达到去库存、去过剩产能以及保经济增长的多重目标,这不仅对我国经济是前所未有的考验,同时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从未有过的经济施政方针,是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具体体现,值得见证与期待。

参考文献:

1.张倩肖.渐进工业创新、产能建设周期与产能过剩——基于“新熊彼特”演化模型的模拟分析[J].经济学家,2014(10)

2.林超超.“大跃进”后的产能过剩与城市工业的增效改革[J].中共党史研究,2014(9)

3.杨光.中国设备利用率与资本存量的估算[J].金融研究,2012(8)

4.齐红倩.供给和需求冲击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与中国产能过剩[J].南京社会科学,2014(10)

5.韩国高.行业投资增长过快现象会因过剩产能的存在趋缓吗?——基于1999-2000年我国产能过剩行业数据的分析[J].投资研究,2013(8)

猜你喜欢

产能过剩宏观经济
即时经济:一场实时革命将颠覆宏观经济实践 精读
2021—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更新预测——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增速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全球宏观经济短期内的两条主线
从G20视角看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宏观经济形势与文化消费市场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研究
扩大需求:当前宏观经济政策最重要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