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视角下众创空间商业模式分析
2017-05-13徐进
徐进
内容摘要:本文阐述共享经济和众创空间的内涵及在二者融合基础上开创新商业模式的意义;然后揭示了影响共享经济条件下的众创空间运作效率的根本性问题;最后给出创新企业平台型众创空间、发展天使孵化型众创空间和打造垂直产业型众创空间等可行的商业模式建设路径。
关键词:共享经济 众创空间 商业模式
引言
随着我国“互联网+”战略在各行业企业的稳步推进,以优步、宜人贷、滴滴打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型互联网新业态开始迅速崛起,并凭借其独特的企业运作机制、创新的交易结构和有效整合市场各类资源的能力,对传统产业企业造成冲击,同时也在启迪着包括众创空间在内的创业产业拓展新的发展模式。共享经济是以第三方信息平台为支撑,将分散的闲置资源整合为一体,以闲置资源使用权的有限转让为手段,来有效提升闲置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引入共享经济的运营思维,众创空间可以将其自身打造成为支持小微型创业企业的共享平台,将众创空间原本提供各类创业服务转化为具有共享经济内蕴的多边市场交易机制,该交易机制的核心理念是资源共享、效益提升。它通过引导众创空间内各创业企业的闲置资源所有权人转让其使用权的方式来形成创业生态系统,使得众创空间不仅可以为创业企业提供创业办公场地及服务,还可为创业企业提供潜在市场空间,以共享理念来增强众创空间的整体市场竞争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有效促进包括众创空间在内的成员企业运营效益的全面提升。
共享经济视角下的众创空间运作问题分析
(一)资源问题分析
资源沉淀影响大众创业资源整合效力。通常而言,大众创业过程中所需利用的创业资源具有系统性特征,即创业资源需要在特定情境下进行有效整合方可发挥其整体效力;创业资源具有动态性特征,即创业资源的结构性分配决定其利用效率,而创业资源的分配结构则易于受到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创业环境变更的剧烈变动会影响该项资源的利用效率,故创业者需要密切关注外部创业环境动态信息;创业资源具有价值增值性特征,各项创业资源之间并非简单的单项资源的加总求和,而是基于特定平台之上的资源的有机整合。为此,大众创业战略需要建立以共享经济平台为支撑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以形成市场竞争合力。但考虑到多数创业企业在创业之初都面临着包括资金、人才、市场和技术资源短缺的问题,若要由单个企业独自备齐其运营所需的各项资源,不仅会加剧企业的负担,而且会造成稀缺创业资源的浪费。由众创空间通过对当前创业环境的分析来确定创业资源,并统筹配置创业企业运营所需的资源,将会增进这类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平台问题分析
其一,大众创业平台的云集共享性不足。众创空间是小微型创业企业的汇聚地,通过在地理空间上的汇聚来确保众创空间为创业企业提供集成化服务的能力。但当前多数众创空间未能与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有效对接,地方政府亦未能将众创空间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统一纳入到政府财政支持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体系中,这就导致了基于众创空间的创业平台的核心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再者,部分众创空间平台未能有效尽到积极收集市场信息并及时反馈给接受服务的小微型创业企业的责任,这使得平台内的小微型创业企业难以据企业实际需求来合理调配创业资源。
其二,众创空间与小微型创业企业间缺乏有效的利益贡献机制。从服务创业产品消费者角度来看,众创空间与创业企业之间具有显著的利益一致性,二者合力可以共同增进消费者利益。但从利益层面分析,众创空间与创业企业共同分享创业企业所创造出的增值价值,二者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利益冲突关系。众创空间运营者试图利用小微型创业企业的弱势地位,通过谈判来侵占小微型创业企业的合理利益,压缩小微型创业企业的创意和技术出资占比,以提升平台的投资占比水平和未来分红率。在小微型创业企业远期收益水平确定情形下,该措施固然可有效提升众创空间运营者的分红比例。但是,对小微型创业企业的合理股权占比进行压制,势必降低创业者将其知识和技术全身心投入到创业项目中的积极性,由此将显著影响小微型创业企业的远期盈利能力。
(三)产业问题分析
其一,众创空间与政府协同推进创业产业的能力不足。创业企业的创业活动通常易于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地方政府通过确立产业政策支持方向的方式来直接影响创业企业的创业机会及其为获取必要的创业资源所需支付的代价。由此产生了众创空间、创业企业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三螺旋结构关系。但当前多数众创空间运营者未能在有效结合区域经济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来规划其园区内产业结构布局,由此导致众创空间难以获得来自地方政府产业政策的有力支持,由此增加了众创空间的基建成本负担。部分众创空间希冀通过多元化园区内产业结构来提升创业企业的市场生存能力,这一多元化政策不利于从产业集群角度来形成创业企业的整体市场竞争力,降低了创业企业借力园区内其他企业的关联业务来做大做强的几率。
其二,社会网络结构设置影响众创空间产业发展能力。众多的学者研究表明,社会网络结构直接影响创业企业的运营效率。但当前多数创业企业的创始人偏好于单打独斗的创业模式,缺乏行之有效的跨企业资源整合意愿,由此增加了创业企业的运作成本。在创业早期阶段,众创空间及创业企业运营过程中难免暴露出各类问题;若众创空间内的创业企业缺乏有效的社会资源来支持,将会显著削弱社会对创业企业失败结果的包容性,从而降低社会成员参与或支持创业的积极性,降低创业意识的形成。在创业中后期,众创空间若未能有效优化其社会网络,将会令创业企业难以找寻到新一轮合适的创业投资者和合作伙伴,增加其获得新一轮融资的资金成本,抬高创业企业与外部市场展开公平交易的制度成本。
共享经济视角下的众创空间商业模式探索
(一)创新企业平台型众创空间商业模式
其一,基于大企业技术迅速拓展创业企业市场空间。创新企业应当基于现存的先进技术资源或领先的商业模式,通过二度创新的方式来提升既有技术资源或商业模式的利用效率,从而攻占新的市场。通常而言,现存技术是经由市场长期交易而获得多数消费者认可的技术,这部分消费者习惯于既有技术的操作界面,从而形成对既有技术的“路径依赖”性。创业企业应当从满足消费者对成熟技术升级换代的需求角度出发,在既有技术上拓展技术创新空间,继而为本企业的创业空间拓展提供技术和市场支持。再者,部分掌握既有技术的大型科技企业受内部科技研发机制官僚化问题的制约,亟需来自外部的、新的技术创新力量的支持,它们并不追求初创企业立即为本企业带来技术創新成果乃至盈利,而希冀利用“外部智力”来提升本企业及其核心技术的市场竞争能力。众创空间可以直接与大型企业展开协商,与大型企业共同建立创新创业企业孵化器,就孵化器内部企业的创新成果收益分成比例进行协商,形成互惠共赢的技术创新机制。创业企业则可以众创空间为平台,与大型企业展开协商,获取来自大型企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此举有助于有效化解小微型创业企业的市场生存压力,使其专心于创新技术研发。
其二,与企业共同培育内部孵化机制。传统的众创空间运营者主要关注于为初创企业提供创业服务,这使得众创空间所服务的对象因缺乏必要的创业素质而呈现抵御创业风险能力弱的特点。部分众创空间试图用专业辅导方式来提升初创团队的市场生存能力,但天然的弱质性使得这一努力打了折扣。针对此,众创空间可在保留继续服务初创企业业务的同时,大力拓展企业内创业市场,以此来加强与大企业合作力度,以龙头企业带动初创企业的快速成长。内创业系指成熟企业内部具有创业意愿的员工发起的创业活动,扶植企业内创业有助于增强成熟企业克服“大企业病”,提升企业内部活力,改善企业内部利益分配机制,增强员工对企业绩效的关注度和主动奉献的意愿。但考虑到企业内部部门派系之间的制肘作用,大企业有必要与众创空间展开合作,在众创空间为内创业员工开辟独立工作室,为其提供专业化的创业服务。这一举措在提升员工创业积极性的同时,也为企业拉长产品线和培育企业新的价值增长点提供新机遇。
(二)发展天使孵化型众创空间商业模式
其一,基于天使投资基金来拓展众创空间商业模式价值。天使投资基金支持创新创业模式下的创新创业企业所需的资金主要来自于私人资本。为确保投资项目的成功率,私人投资者希望以高校为主导来对备选项目进行初选,并以校方名义来落实各项目投资。天使投资基金对于创业项目的筛选更多地偏好于具有原创技术的企业或原创商业模式的企业,这一投资策略主要考虑到投资对象的高成长性可以为其带来丰厚的利润。由于天使投资基金的投资者多为行业翘楚或商业经营者,他们有能力凭借其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良好的商业关系来为其所投资的创业企业提供更多帮助。故此,天使投资基金不仅应当为众创空间及创业者提供企业运营所需资金,而且需要对处于创业萌芽期的创业企业提供商业、法律、市场、人才、技术等多元化支持,帮助其尽快度过创业初始阶段,有效形成得到市场消费者认可的主打产品,提升企业的市场价值。
其二,建立导师制度来提升众创空间运营绩效。考虑到多数创业者更多的具有专业技术能力而缺乏有效运作创业企业的经验,为切实提升创业企业的生存几率,天使投资基金会为创业企业引入富有行业经验或创业经验的专家来作为创业者的导师,指导创业者掌握运营创业企业的知识和技能,学会将初始技术创新转化为市场可接受的产业设计方案,并按照市场希冀的方式和渠道来推进该项产品向市场纵深发展。由天使投资基金所引进的导师制度可以提升创业企业有效应对创业风险的能力,增强天使投资基金人的项目投资成功水平,确保初创者和天使投资人的共赢。
(三)打造垂直产业型众创空间商业模式
其一,以产业链生态系统为导向来打造垂直产业型商业模式。众創空间的发展应当着力于一点,以特定的产业为切入口来着力吸引同类型的创业企业入驻园区,从而打造出相应的垂直型产业平台,使得各成员企业形成具有较强的产业间协同能力的创业企业集群。众创空间内的产业孵化器应当根据当前技术发展潮流来选定产业发展方向,并吸引同类型创业企业进入园区;产业平台可为该类创业企业提供定向孵化服务支持,利用园区既有创业企业的先进技术来为新入驻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服务支持和市场支持,使得创业企业在建立之初就可以拥有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有效提升初创企业的市场生存能力。再者,众创空间既有创业企业可在其发展过程中培育出庞大的人脉资源和为市场认可的市场品牌,众创空间运营者可以建立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专业公司运作,公共平台支持的创业企业产业集群,并以众多的创业企业来串联起支撑众创空间有效运作的产业链体系,由此形成的特定产业的创新生态系统有助于增强众创空间的整体市场竞争能力。
其二,强化众创空间融入地方政府产业发展规划的能力。众创空间的产业发展方向并非任意而为,而应当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来积极融入地方政府制定并实施的产业发展规划中。这是由于地方政府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的同时,为推进该规划的有效落地,还配套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众创空间需要以产业协会为中介来加强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沟通交流,借助地方政府的信用来招纳较为知名的专业人才。众创空间还应当充分了解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内容,利用其产业政策支持来重点发展特定产业,实现从产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到产业软实力的实质性提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2015
2.王节祥,田丰,盛亚.众创空间平台定位及其发展策略演进逻辑研究——以阿里百川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33(11)
3.李胜文,杨学儒,钟耿涛.产业升级过程中创新和创业的耦合效应[J].商业经济研究,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