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恩格斯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

2017-05-13常婷玉

学理论·下 2017年4期
关键词:资产阶级恩格斯

常婷玉

摘 要:在谈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时候,或是说马克思对于此观点的阐述,或是说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一观点的共同阐述意见。但是在马克思过世后,实际上恩格斯也有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单独的发展和阐述。其中包括了其对意识形态独立性、同上层建筑的关系、在历史中的作用以及用合力论的解释方法强调了意识形态。

关键词:恩格斯;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资产阶级;上层建筑

中图分类号:A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4-0037-02

在19世纪末期的30年中,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社会中的广泛传播引起了资产阶级统治者的恐慌。他们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种种歪曲和污蔑,以期对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进行歪曲。由于意识形态的建构一直是统治阶级所要迫切占据的战略要地,因此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精髓进行曲解抹黑的手段和程度更加剧烈。与此同时,党内的一些同志也因为资产阶级的迷惑进入了一种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初步建构思想条件中,对马克思主义本身产生了或多或少错误的解读。他们这样的曲解将马克思主义置于一个比较不利的地位。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晚年的恩格斯承担起扶正经典马克思主义表达意义,批判资本主义急速发展条件下机会主义泛滥猖獗现象的责任。同时他的这种阐述也是为了回答工人来信中的一些问题——在工人运动和意识形态理论学习中的种种困惑。

一、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成果

1.对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文本考察

正如我们熟知的那样,在马克思还在世的时候,对于意识形态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二人就已经取得可观的发展和成果,在二人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恩二人就已经详细阐述了意识形态的整个运动状况,包括概念的使用和其在社会中是如何产生发展并且如何消亡的过程。同时《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经典地将意识形态作用方式比作照相机效应的表述也是非常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

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这样阐释的:“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简而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1]412-413。在这一经典表述中,马克思立足于新唯物主义,将意识形态理论概括成是一种社会上层建筑,其包含了法律、政治、宗教、艺术、哲学等方面。

虽然马克思在前期的这些作品,和后期包括《神圣家族》《共产党宣言》《资本论》中都多次使用了意识形态这一表述方式,但是他很少单独使用这个词本身,而经常同一些前置定语连用起来,比方说“共和国的”“资产阶级的”等等,或者将意识形态同一些别的理论联系在一起比方说“意识形态的企图”“意识形态的歪曲”等等。这一系列文本上的做法使得很多人在看完这些事实之后开始认为恩格斯对于意识形态理论的阐述更为系统和有规定性。还有在文本上早期马克思还将异化和拜物教同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比方说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就提出社会意识形态是为统治阶级服务,是保守的虚假的这样的词句。我们在具体的语境中需要考量其具体的意思。就如同社会意识那样,上层建筑或许都或多或少带有阶级性,但是不能因为其现实中的特性磨灭了其本真意味。主流社会意识造就了意识形态,这样的主流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稳定性,致使意识形态改变难度的提高,但是不能说因此其就是具有贬义意味。

2.对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概括论述

第一种概括性论述是:意识形态是一种“虚假意识”,是被人工和阶级改造的产物。在这种意义上理解意识形态必然是持一种贬义的态度。实际上不仅仅是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893年就在《恩格斯致弗·梅林》中批判了意识形态。但是在这里恩格斯所主要批判的对象在翻译中主要体现在了意识形态,实际上他所主要想批判的更多是关于唯心史观那种直接从精神层面出发、忽略了其根本来源是存在的虚假意识。名词意识来源于存在,从本质上说又是能被意识到的存在。而唯心史观脱离了这个基础,仅仅从思维的角度去理解意识形态。这显然是有悖于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意识形态理论的理解。

第二种概括性论述是: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的一种统治手段。这种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观念,从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都存在着,我们将它称之为意识形态。并且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和统治者为了更好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更看重此方面的建设和维护,因而更加根深蒂固,更加让民众也即工人和无产阶级受到迫害。实际上我们在这个意义上谈到意识形态问题就已经是一个中性的问题了,因为马克思不避讳谈到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同资产阶级一样有着自身的利益属性,但是无产阶级的诉求不是为了单纯的自身利益的增加,而是应该为了全人类的解放。并且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无产阶级对于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的意识形态更为了解其来龙去脉,这种认识是更具客观性的,因此对于扬弃其中阶级性方面的努力是向着正确方向进行的。

第三种概括性论述是:意识形态是社会意识中的一种。社会意识的形成归根结底也是因为社会存在的种种影响或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按照高低层次的不同,我们可以将社会意识分为高低不同的两种形式:一种比较低级的是社会生活的感性认识,它的特点带有自发性、不系统性和不定型性。另外一种比较高级的是社会生活的理性认识,是一种思想体系和系统理论。按照经济基础的关系我们又可以将社会意识分为两种不同的种类:一种是不为特定社会基础服务的,没有阶级性的,包括自然科学、语言学和普通逻辑学。另外一种是直接为占统治地位生产关系服务的,带有阶级性的,其内容包括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哲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识形态,在上面的排列中越靠前的项目受意识形态影响越明显,越靠后的项目越抽象,但是对人的影响却愈加潜移默化。

二、恩格斯對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恩格斯在肃清当时人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曲解和攻击的过程中,阐述和发展了之前二人共同的研究成果,并且单独做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还有若干的书信通信中都有对此问题的论述。他通过批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中的国家、哲学和宗教学说来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且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了发展。

1. 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

恩格斯在《致弗兰茨·梅林》的信中指出“历史思想家在每一科学部门都有一定的材料,这些材料是从以前的各代人的思维中独立形成的,并且在你这些时代相继的人们的头脑中经过了自己的独立的发展道路。”[2]727在这里,恩格斯指出了意识形态的形成过程,其不单单是之前指出的那种客观的外界因素造成的,同时根据唯物史观的原则也是在一辈一辈的人脑中所留存的遗留产物,这样在起源上就能够更加深刻把握意识形态。恩格斯本着这样的原则批判了唯心主义那种认为意识形态仅仅是在人脑中独立发展的片面理解,并且批判了他们没有看到各个时代的人们的意识形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存在的反映。

恩格斯在《致康·施密特》的信中又论述了宗教、哲学和经济基础的关系。这一方面印证了之前马克思对于社会意识的分析,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反对当时保尔·巴尔特当时提出的宗教决定经济的见解。恩格斯在此强调了宗教和哲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他们同属意识形态当中的一部分,但是他们不同于政治和法律,他们与人的生活更加的密切相关,虽然比较远离经济基础,但是却与物质条件息息相关。任何时代的人都会承袭前代人的意识形态,并且生活在当今的生活条件下,受当今社会条件的影响,意识形态产生或多或少的改变。因此意识形态本身就是一个错综的综合体,是受物质条件制约的,不能说宗教决定了经济,而是经济影响了物质条件的进展,进而影响了意识形态的改变。

2. 指出了意识形态同政治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提出“国家是第一个支配人的意识形态力量出现在我们面前。社会创立一个机关来保护自己的共同利益,免遭内部和外部的侵犯。这种机关就是国家政权”[3]308。其表明了政治同意识形态息息相关的联系。即便是上文中强调了哲学和宗教和意识形态之间的联系,实际上政治才是同其相关联最密切的。而意识形态对于那些方面的作用,不仅仅是通过物质世界进行的,更是通过政治、法律等这些最直接与意识形态相关联的部分分层次的对哲学和宗教进行影响的。以前黑格尔哲学认为国家决定市民社会的经济生活,而我们现在通过唯物史观反转了对这个顺序的看法。而意识形态虽然从属于上层建筑,但是也可以独立地将其看作一种运转形式,恩格斯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三方面的作用关系恰恰表明了恩格斯对于三方面关系的看法。

3.指出了意识形态在历史中的作用

恩格斯晚年经常使用的表述方式是:社会意识的历史作用。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也就将社会意识的历史作用等同于意识形态的历史作用。为方便表述,在下文的阐述中,我们就将恩格斯所说的那种社会意识表述为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历史作用只有放在其对社会存在和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上才能够得以体现。通常有两个方面:第一,先进的意识形态会成为社会变革的中间力量。很多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都明确地表述过意识形态的这方面作用,最典型的就是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和无产阶级意识理论。他们能够为社会变革提供相当重要的领导作用。第二,落后的意识形态。在古代表现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建构方式,在现当代则表现为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妄图建构的那种意识形态。他们会阻碍历史的发展,延缓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步伐。

无论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我们都明确看到了意识形态对于社会存在的作用。如何将意识形态理论用于解放工人和无产阶级还需要历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的辛勤研究。

4.用合力论强调了意识形态的功能和作用

恩格斯在《致约·布洛赫》的信中提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4]592恩格斯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合力论思想,充分肯定了意识形态的巨大能动作用,是推动许多下级学科萌发和走向的重要作用力,并且它能够直接间接地影响整个人的成长。在这个观点下恩格斯有效抨击了那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简单地理解为“经济决定论”的思想和人。简而言之就是,经济同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共同作为一个有机的复合体促进了社会的整体向前发展。不但维护了马克思去世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先进方面,并且对于自身观点进行了有力阐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2]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资产阶级恩格斯
德国多种活动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论易卜生戏剧《玩偶之家》
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自然
对时代观视阈下《共产党宣言》的思考
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理论基本框架形成的考察
1920—1927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知及影响
伟人的友谊也有风波
母亲永远只有一个
母亲永远只有一个
恩格斯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