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巩乃斯地区植物病害及防治措施

2017-05-13王艳之

中国绿色画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病害防治森林

王艳之

摘要:随着国家基础建设的需要电力、通讯、矿业不断在巩乃斯林区进行建设,对山区森林资源安全形成了威胁,加之山区森林,林种单一、极易受害,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的建设迫在眉睫。为充分发挥巩乃斯林场资源优势,建设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促进林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森林;病害 ;防治

1、基本情况

1、1地理

巩乃斯林场位于巴州西北部,地理坐标东经84°12'-84°54',北纬43°06'-43°27',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约32公里;东靠艾肯达板,西与新源县新源林场相连,南邻巴音布鲁克艾什克孜山,北与尼勒克县接壤。巩乃斯林区地处天山山脉的腹部。区内地势嶙峋多变,山势陡峭艰险。最高海拔3042米位于东部的艾肯达板,最低点海拔1629米位于西部的敦德拜尔克沟口,相对高差一般在250-300米之间,平均坡度35°。林区内的主要河流是巩乃斯河,呈东西贯穿整个林区,长50多公里;林区内汇入巩乃斯河的主要支流有:察汗乌苏河、铁莫斯台河、阿尔先河、扎哈拜尔克河、洪加里克河、敦德拜尔克河等六大支河。

1、2气候

巩乃斯林场地处天山腹地,属大陆高寒山地气候类型,冬季漫长寒冷多雪,夏季较短,雨量充沛,多东南风。年平均气温1.27℃,最高日平均气温在七月13.5℃,最低日平均气温在一月14.6℃,年降水量900毫米以上,最大降水量为1139.7毫米(1970年),年最大积雪深度120厘米,稳定积雪天数134.6天,最大风力可达8级,无霜期150天左右,早霜出现在九月末,晚霜出现在5月初,植物生长期为150天左右。

1、3地形

巩乃斯林场地势东高西低,东部艾肯达坂,海拔3050米,西部窝日塔买日克沟口,海拔1629米。山势由西向东,逐渐升高,蜿蜒汇集鸟特艾肯乌勒山,形成以巩乃斯河为主体的一系列纵横交错的深沟峡谷。地形多变,山势陡峭,相对高差一般在250—300米之间,坡度20—40度。

1、4土壤类型

巩乃斯林场以山地淋溶灰褐色森林土为主,土层一般为中厚,机械组成为轻壤,中壤等。同时,由于枯枝落叶的分解而产生大量的有机质,对林木生长特别有利。另外,山地黑钙土主要分布在阴坡、半阴坡的宜林地灌木林地上,山地粟钙主要分布在阳坡的宜林地灌木林地上,其它还有山地生草灰褐色森林

1、5森林资源情况

巩乃斯国有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总面积136.04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73.01万亩,非林业用地面积63.04万亩。现有有林地32.67万亩,疏林地2.13万亩,灌木林地24.74万亩,苗圃地0.038万亩,宜林地13.42万亩。林区内的森林植物资源主要划分为:⑴山地森林和灌木草原带,海拔1629-19 00米之间,由草类-灌木-针阔混交林组成。植被多为天山云杉、天山桦、山杨、冬野蔷薇、茶镳子、悬钩子、早熟禾、高山羊角芹等。⑵山地森林草原带,海拔1900-2800米之间,主要分布有草类和天山云杉,阴坡、半阴坡主要是天山云杉,草类分布在阳坡,海拔2800米以上基本没有针阔树种,且植被稀少。

2、巩乃斯林区植物病害体系建设现状

2、1建设现状

现已建立巴州巩乃斯林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中心,监测中心配备手持放大镜、GPS、台式电脑、数码照相机、高倍望远镜、数码摄像机、笔记本电脑、林区调查专用车。现主要负责对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观测点数据的收集整理、文字档案建设、疫情处理等。加大对专职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专职人员业务素质。主要负责林区内有害生物疫情的观测、数据收集上报、内外交流检查等。将来也能起到预防和治理有害生物灾害的发生作用。

2、2病害现状

通过普查确定病害有:主要是云杉雪霉病、云杉雪枯病、云杉叶锈病、球果锈病、根腐病。

3、巩乃斯林区植物病害情况

雪枯病

3.1.1分布危害

国外分布在北美、北欧及中亚地区,为害欧洲云杉(Picea abies)、白云杉(P.glauca)、黑云杉(P.mariana)等。在我国分布在天山、阿尔泰山、准噶尔西部山地和昆仑山。为害雪岭云杉(P.schrenkiana)、西伯利亚云杉(P.obovata)、青海云杉(P.crassifolia)和四川云杉(P.balfouria 7la)。50年代后期,营林活动刚开始时,此病仅在天然林中零星发生。现在该病在连作苗圃中已普遍发生,有些地区且爆发成灾,更新幼林中也广泛传播,有发展蔓延之势。各地人工更新幼林平均发病率10%~43%,严重时高达88%。巩乃斯林区主要危害分布在南沟沟系。

3.1.2疾病症状

发病初期在雪下面针叶呈暗灰绿色,水烫状,表面产生污白到浅褐色菌丝或菌膜,并可见许多深褐色到红褐色的小菌核,经月余,在针叶两面可见近1mm,中央呈暗褐色的隆肿斑,有时溢泌污白色胶滴或卷须。后期病叶沿气孔线出现暗褐色线点,后来连接成线段,由凹陷变平展,进而隆起,外观泡状、稻草色,前一年的老病叶为灰褐色,皮层多处断续破裂。

3.1.3疾病病原

病原菌为北方顶裂盘菌(Lophtphacodium hyperboreum Lagerb)。子座叶背面生或周生,以背面较多,前期埋生,分散到群集,500~1000μm×200~500μm,常常几个子座融合,长度达数毫米,有些几乎与针叶等长。直观气孔线呈断续的黑点或线段。子座皮层内生,成熟后隆起。子囊盘纵长,泡状,稻草色,顶部或侧方纵向开裂。假盘被是由寄主和真菌组织共同组成的覆盖层。外层为褐色,球形的拟薄壁细胞,内层近无色。内侧上缘生不规则分枝的拟周丝,40μm×2.5~4μm。壁光滑,有隔膜,顶部中央具暗褐色、紧密的球形细胞组成的核状结构,40~150μm×20~50μm。子实层草黄色,含胶质。子囊棒状,89~22μm×14~19μm,含8个孢子,双列,顶部孔口遇碘液变蓝。子囊孢子长卵圆形到纺锤形,直或略弯,常常一边肿大,含2~3个油滴,14~21μm×5~7μm,近无色。侧丝多,线形,90~130μm,2~4个隔膜,有时分枝。无性阶段属座壳孢属(Apostrasseria)。分生孢子器的子座,叶背面生或周生,多数在叶背面,分散,有时群集。常与有性子座连生,埋生针叶皮层内。成熟时顶部微隆起,200~500μm×130~220μm,近球形到扁球形,或底部凹人,呈不規则形。单腔室,或呈迷宫状的假多腔室,器壁由褐色拟薄壁细胞组成,15~20μm,富含胶质,有时向外溢泌白色胶滴或卷须。产孢细胞葫芦形到近筒形,无色,壁光滑,9~15μm×2~3μm,瓶梗产孢。分生孢子浸没在胶质中,不易分散,无色,单细胞,纺锤形到椭圆形,2.5~40μm×1~1.5μm,长宽比2.5~2.7:1,顶端有不规则的胶质附属物。表生的絮状菌丝或菌膜中,含生黑褐色小菌核,多在叶正面。直立单生,有时群集,每个针叶10~25个,融雪后易脱落。小菌核长形、粒状,顶端或基部略弯,表面粗糙,由褐色纵长、具隔膜的厚壁菌丝集结成束状,轻压易散开,80~320μm×40~120μm。

3.1.4发生规律

病原菌,危害云杉属植物。冬季长期保持稳定的积雪(40~50cm以上)是发病的主导生态条件,对引种栽培在乌鲁木齐市内的天山云杉进行人工堆雪接种,也能发病,由于感病的寄主雪岭云杉和西伯利亚云杉是新疆山地森林中的广布种,使病原菌在生态和寄主两个方面都具有适存和适生性,因而云杉雪枯病在新疆成为广泛分布的多发病。凡障碍物多、低洼背风的谷地、积雪深厚、融雪晚,融雪期长的地区发病重。云杉雪枯病和雪霉病经常在同一地区和同一植株上同时发生,雪霉病多在植株下部发生。

根腐病

3.2.1病源

根腐病是由真菌、线虫、细菌引起的植物病害。被害植株根部腐烂甚至坏死,病株枯死。真菌如腐霉(Pythium)、疫霉(Phytophthora)、 丝核菌(Rhizoctonia)、镰刀菌(Fusarium) 、核盘菌(Sclerotinia)等为主要病原物。致病线虫主要是短体线虫属(Pratylenchus)。专致根腐病的细菌极少。

3.2.2危害状

主要危害幼苗,成株期也能发病。发病初期,仅仅是个别支根和须根感病,并逐渐向主根扩展,主根感病后,早期植株不表现症状,后随着根部腐烂程度的加剧,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逐渐减弱,地上部分因养分供不应求,新叶首先发黄,在中午前后光照强、蒸发量大时,植株上部叶片才出现萎蔫,但夜间又能恢复。病情严重时,萎蔫状况夜间也不能再恢复,整株叶片发黄、枯萎。此时,根皮变褐,并与髓部分离,最后全株死亡。在巩乃斯林区苗圃多有发生。

3.2.3发病特点

此病可由腐霉、镰刀菌、疫霉等多种病原侵染引起。病菌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主要初侵染源,病菌从根茎部或根部伤口侵入,通过雨水或灌溉水进行传播和蔓延。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田间积水、连作及棚内滴水漏水、植株根部受伤的田块发病严重。年度间春季多雨、梅雨期间多雨的年份发病严重。

3.3叶锈病

由真菌中的锈菌寄生引起的一类植物病害。危害植物的叶、茎和果实。锈菌一般只引起局部侵染,受害部位可因孢子积集而产生不同颜色的小疱点或疱状、杯状、毛状物,有的还可在枝干上引起肿瘤、粗皮、丛枝、曲枝等症状,或造成落叶、焦梢、生长不良等。严重时孢子堆密集成片,植株因体内水分大量蒸发而迅速枯死。锈菌具有形态上的多型性、生理上的专化性和变异性等特点,并有转主寄生、夏孢子远距离传播等现象,其生活史在真菌中是最为复杂的。锈菌的多型性指锈菌有多种不同类型的孢子。典型的产生5种,即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和担孢子。由它们引起植物受害部产生的小疱点,有的为黄色至铁锈色(夏孢子堆),有的为黑色(冬孢子堆),有的为白色或黄色(性孢子器),有的则为黄色的疱状、杯状或毛状物(锈孢子器)。这5种孢子发生在同一寄主植物上的称同宗寄主,如菜豆锈病菌。5种孢子发生在分类地位极不相近的两种植物上才能完成生活史的称转主寄主。有些锈菌的夏孢子可借气流远距离传播,这在锈病循环上有重要作用。

4、防治

4.1雪枯病防治方法

1.严禁用病苗换床移植、出圃造林和将其调运到外地。

2.铲除发病中心,于6—7月份及时清除病株。重病株全部拔除,轻病株剪除病枝。其他各项营林防治和化学防治技术见“云杉雪霉病”。

4.2根腐病的防治

1.精选品种:选好并整好育苗地块。选择优质品种,并对种子进行浸种+ 种衣剂处理,并适期播种。

2.种子、插穗消毒:播种前,种子可用种子重量0.3 %的退菌特或种子重量0.1%的粉锈宁拌种,或用80%的402抗菌剂乳油2000倍液浸种5小时;插穗基部也可用同样浓度药液浸1小时后扦插。

3.苗床土壤消毒,可使用甲霜恶霉灵、多菌灵等进行土壤消毒,且可兼治立枯病。

4.田间管理:①精耕细整土地,悉心培育壮苗,在移植时尽量不伤根,精心整理,保证不积水沤根,施足基肥。②定植后要根据气温变化,适时适量浇水,防止地上水分蒸发、苗体水分蒸腾,隔绝病毒感染。③分别在花蕾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喷施磷肥,增强植株营养匹配功能,使果蒂增粗,促植株健康生长,增强抗病能力。

5.药剂防治。可使用铜制剂或甲霜恶霉灵进行防治。发病时:可用甲霜恶霉灵或铜制剂进行灌根。

6.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和线虫的危害。

7、严重病区实行植物检疫。

4.3叶锈病的防治

1、药剂防治:波尔多液、百菌清、50%多菌灵500倍液,80%代森锌500倍液,50%托布津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50%退菌特500倍液,波美0.3度石硫合剂,敌锈钠200-500倍液,粉锈宁1 500倍液等,防治本病都有比较好的效果。

2、选育抗锈病树种。

5、巩乃斯林区植物病害发生情况及防治结果

5.1巩乃斯林区植物病害发生情况

巩乃斯国有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总面积136.04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73.01万亩,非林业用地面积63.04万亩。现有有林地32.67万亩,疏林地2.13万亩,灌木林地24.74万亩,苗圃地0.038万亩,宜林地13.42万亩。在南沟系管护区域有雪枯病,西草滩地段有根腐病,其他病害主要以场区为基点以扇形分布。在其他地方未发现病害情况。

5.2巩乃斯林区植物病害防治结果

巩乃斯林区渐已形成植物病虫害防治体系,設有专人管理病虫害防治工作,目前林区内现有的防治技术及设备还不健全。因此林区内目前的防治主要是加强了植物检疫工作,以及对部分危害植物进行了清理。病虫害情况已得到了控制。

6、巩乃斯林区植物病害发展趋势

随着巴州巩乃斯林场林业有害生物种类调查项目实施,林区每年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物力等进行研究。进一步了解了巩乃斯林场、巴州巩乃斯国家森林公园以及周边林、牧场的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促进了过道217、218绿色通道的建设;为巴州巩乃斯林场产生森林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造福自治区人民提供了保障。

猜你喜欢

病害防治森林
桥梁病害分析及加固处治设计研究
某道路病害原因及维修改造方案探讨
蔬菜病害田间诊断依据
哈Q森林
哈Q森林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哈Q森林
土传病害防治技术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