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与虚幻,麦克林与巴赫的抽象对望
2017-05-13雨葭广东美术馆
文:雨葭 图:广东美术馆
展场
单纯与虚幻,麦克林与巴赫的抽象对望
文:雨葭 图:广东美术馆
很多时候,中国观众面对西方抽象艺术,就像西方观众看中国书法一样一头雾水。抽象艺术不会像历史画一样给你讲故事,既然没有故事,你就需要去感受画中的精神。近期广东美术馆同时推出两个展览“歌之舞之——约翰·麦克林的抽象绘画”与“此时彼地——恩里科·巴赫的绘画”,以相对独立但存在深层联系和对话的联合形式展出两位艺术家90余件作品,力求完整地展现画者丰富、充盈的艺术语言与思想维度。
恩里科·巴赫,《无题》,2015年,布面油画,195cm×160 cm
恩里科·巴赫,《无题》,2015年,纸本综合材料,30 cm× 21 cm
恩里科·巴赫,《红》,2014年,布面油画,280cm×370 cm
“歌之舞之” 约翰·麦克林的声色剧场
1939年出生于英国利物浦的约翰·麦克林,近50年来,艺术家约翰·麦克林一直从事抽象绘画的创作。他的作品被伦敦泰特等全球多家博物馆收藏;艺术家本人更受到20世纪美国著名艺术评论家克莱蒙特·格林伯格,以及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绘画和雕塑部的杰出策展人约翰·埃尔德菲尔德等艺术评论家和策展人的关注与赏识。
色彩是麦克林所有绘画作品的根基。他在大幅的画布上用液体颜料无意识地作画,采用抽象的、有节奏的构图方式。麦克林经常提及马蒂斯和米罗的展览对他的创作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他们使他能够探索到“一种更为精深的运用造型的方式”。虽已到耄耋之年,但他的作品色彩非常单纯、明快,那些结构边线看似硬朗、刚劲,但富有感情、表情。在他的作品中能感受到温暖、优雅、坦率和简练利落。看似简单的几何与色彩的巧妙组合源自麦克林强大的自足自信的艺术定力。对麦克林的画作而言,画布就像舞台,经过精心编排的色彩成为台上翩翩起舞的舞者;又或者就像在空间中,色彩是一首精心谱写的乐曲,一段撼人心魄的音乐,这也是本次展览名称“歌之舞之”的由来。
约翰·麦克林,《雷鸟》, 1969年, 布面丙烯, 153cm×323cm
通过本次的“歌之舞之——约翰·麦克林的抽象绘画”展为我们提供的契机,当我们站在麦克林“会唱”“会跳”的大尺寸画作面前,你也许亦能体会到置身于声色齐鸣的剧场之感。
“此时彼地” 恩里科·巴赫的超现实空间
相比麦克林作品的童真色彩,青年艺术家恩里科·巴赫的作品反而显得更为含蓄、沉着。那种带有金属感和理性的色彩像潘多拉的盒子一样,有着无穷的吸引力。
首次在亚洲美术馆举行个展的德国青年艺术家恩里科·巴赫倾向于创建和玩弄某种虚幻空间。2010年以来,他举办过12次个展,参加过30余次群展,是德国年轻一代艺术家中的佼佼者,他的画作呈现的不仅是个人的艺术语汇,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德国当代的某些艺术导向。在形式上看,他把平面绘画和空间透视这两个看似矛盾的概念相融合。在处理画面的方式上看,他的画一方面仍然延续上世纪的视觉空间探索,利用光影的微妙变化以及肌理和笔触构成空间感。另一方面,这些光源和消失点的多重性又构成一种多视角空间,激发出与现实空间相悖的超现实空间体验。这种空间、时间的错置感正是展览名称“此时彼地”的由来。
巴赫作品的艺术语言以直角线条为主,棱角分明,技术精准。它们展示了由尺寸和比例确认的几何形式和几何图形世界。观者只有细细观察之后才会发现,无论是单个图形还是整体图像都蕴含深意,让人不禁联想起建筑立面、存储系统或盒子。巴赫用色彩赋予几何图形以艺术之美,他的画作一方面富有精准的科技感,一方面又和艺术微妙地结合,互为载体。
麦克林与巴赫风格的差异也恰好与人们对苏格兰和德国民族性格的印象相吻合。麦克林出生于利物浦,这是一个载歌载舞的民族。他很多作品的命名、内容都跟他儿时的记忆、童年的经历有关。而巴赫的作品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德国人的高冷形象,作品风格与德国人一贯严谨的形象一致。他的作品命名很简单,很多都是无题(Untitle)。把这两个一老一少艺术家放在一起引起大家的错觉,再到作品中寻找他们的差别,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编辑/雷焕昂)
约翰·麦克林,《ROSSO》, 1994年, 布面丙烯, 195cm×71cm
约翰·麦克林,《梦》, 2002年, 布面丙烯, 200cm×195cm
约翰·麦克林,《FLEETING》, 1993年, 布面丙烯, 111cm×82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