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地震反演数据体约束三维地质建模中含油单砂体分布
——以JD油田为例
2017-05-12杨军冀琳娜杨楠赵乐义李昱东
杨军冀琳娜杨楠赵乐义李昱东
(1、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甘肃 酒泉 735019)
(2、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分公司老君庙采油厂,甘肃 酒泉 735019)
应用地震反演数据体约束三维地质建模中含油单砂体分布
——以JD油田为例
杨军1冀琳娜1杨楠2赵乐义1李昱东1
(1、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甘肃 酒泉 735019)
(2、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分公司老君庙采油厂,甘肃 酒泉 735019)
为了研究含油单砂体的分布状态,进一步明确油藏特征及分布范围,主要将地震反演数据体作为约束条件,采用确定性建模方法来约束储层孔隙度模型,将测井孔隙度的门限值和孔隙度模型相结合确定出有效单砂体的分布及形态,并结合录井、测井和试油等资料对其含油单砂体进行追踪解释,以确定出整个油田的油藏特征及分布范围。研究表明应用该方法更好的刻画了含油砂体的展布特征,含油砂体的展布与实际所钻探井吻合度较高,同时对油藏参数进行评价,为油藏开发方案的设计奠定可靠的地质基础。地震反演与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相结合,能更好的提高储层预测,为后期的油藏描述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反演数据体;孔隙度;地质模型;含油单砂体;油藏
在油藏开发阶段,含油砂体展布特征的预测是油藏地质研究的关键地质问题[1]。但在油藏开发阶段的早期由于井网密度较低,储层砂体预测主要依靠地震属性分析,特别是地震反演技术[2]应用比较普遍,但是由于地震资料的储层预测的分辨率往往达不到油藏开发的技术要求,为了解决这种现象,本文主要采用了三维地质建模技术。三维地质模型的计算方法有多种,最普遍的是随机模拟的方法,该方法简单、使用灵活,能够将地质学家的认识加入到模型中去,实现了复杂地质对象人机交互式的模拟过程[3],该方法主要用于预测有效砂体的分布,对于单砂体的预测效果并不明显。本文主要采用三维随机地质地质建模技术[4-7],在三维地质建模过程中可以将地震反演参数对建模进行控制,通过将地震反演与三维地质建模相结合,有效的提高储层纵向上的分辨率,使含油单砂体得展布更为清晰。
1 三维地质建模计算方法和建模目标
JD油田应用地震反演方法,可以有效预测出单砂体的分布,因此砂体的展布特征已经是确定的,采用确定性建模方法,应用地震反演数据体对三维地质建模进行约束,使地震反演数据体有效的与三维地质建模相结合。
将地震反演数据体与测井资料相结合,使两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首先选择与地震反演最为接近的测井解释参数作为模拟对象。JD油田选择孔隙度测井解释曲线作为模拟的第一步,建立孔隙度模型。
图1 JD油田地震波阻抗反演与孔隙度地质模型对比剖面图
孔隙度模型作为三维地质建模的基本模型,通过利用地震反演数据体作条件约束计算出了孔隙度模型,计算结果较好的反映了储层砂体展布,与地震反演体相对比,更能反映河道的展布特征。
从地震反演和地质模型的对比可以清楚的看出(图1),地震反演与地孔隙度模型分布基本一致,都能预测出砂体,但地质模型的准确性和分辨率较地震反演更高。
这一结果说明,通过反演数据约束,地质单元纵向上分辨率得到很大的提高,砂体展布更为清楚。单砂体和泥岩夹层的分布更为清晰,纵向分辨率有所提高,孔隙度模型与地震反演数据体具有较好的相似性和继承性,对砂体的刻画更为精确。
2 含油砂体的识别
JD油田储层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从孔隙度模型可以看出,砂体呈条带状分布。通过已钻井的资料,对这些含油单砂体进行追踪,刻画它们的展布。
在孔隙度模型的基础上以某个合理的孔隙度为下限值,对砂体进行识别和划分。在JD油田通过综合分析认为孔隙度为10%以上可以做为具有储集能力的砂体(图2a)。根据这一标准划分出的单砂体展布特征与沉积相带展布特征相一致。在划分出的砂体模型基础上,根据测井解释结论对含油砂体进行追踪,得到含油单砂体的三维形态(图2b)。
图2 JD油田砂体及含油砂体分布图
3 油藏范围
图3 JD油田油层解释成果图
在含油单砂体识别的基础上,根据JD油田的油水界面深度确定出JD5井区和JD4井区油藏的油水界面,可以准确的得到两个井区内含油单砂体的分布(图3),同时还可以得到一系列的油藏参数,并对目的层的地质储量进行估算,为油藏开发方案的设计奠定可靠的地质基础。
4 结语
将地震反演技术与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相结合,是提高储层预测的有效手段,为后期的油藏描述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1)在地震反演成果的基础上建立精细三维地质模型,使地震反演储层预测技术进一步提升。储层的纵向分辨率有所提高,对砂体的刻画更为精细。
(2)三维地质模型充分利用了钻井、测井资料,结合地震反演,其模型的准确度与钻井资料的吻合度更高,可以直接针对钻遇的含油单砂体进行预测,提供可靠的地质成果。
[1]陈凤喜,张吉,达世攀,等.苏里格气田砂体分布特征与规律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
[2]曹学良,曹延军.胡状集地区地震岩性反演与储层预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1,22(3):225—229.
杨军(1987-),男,甘肃兰州人,工程师,石油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