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改革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探析

2017-05-12康智明罗炜强毛丹丹戴雅静于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6期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成效意义

康智明+罗炜强+毛丹丹+戴雅静+于峰

摘要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进入新阶段。目前来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仍存在培育对象缺乏广泛性、培育模式缺乏多样性和培育跟踪缺乏接续性等问题。本文在借鉴福建省龙岩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应深入开展培育对象的调查摸底工作,通过协商的方式精准开展教育培训、规范认定管理办法和程序、有效落实扶持相关政策等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意义;成效;问题;建议;福建龙岩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007-5739(2017)06-0283-02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数量急剧上升和城乡居民饮食消费结构的转变,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供需平衡面临严峻的考验。同时,我国又属于人均耕地少和水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简单地依靠自然资源成本的投入来促进农业发展已难以持续。唯有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借助于现代农业的力量,才能突破农业自然资源的瓶颈,从而守住粮食安全的底线,保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许多现实困境,如农业比较效益低,农产品的市场高需求与现实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的矛盾日益凸显;同时由于农民社会地位较低,大量农村青少年不愿意继续从事农业生产,从而导致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为促进现代农业有序发展,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迫在眉睫。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从国家层面做出了“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决定。农业部从2012年开始在各个省份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构建职业农民队伍”。由此可见,我国已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近年来,福建省耕地抛荒趋势愈加明显,约有9.33万hm2弃耕2年以上的抛荒田,占总耕地面积的7.0%左右,粮食自给率不足40.0%。因此,福建省于2013年开始实施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工程,通过提升农民学历水平,促进其文化程度提高,从而使其更好地学习先进的农业科学知识,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新型职业农民,以促进农民实现职业化,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4年来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其中,2012年龙岩市的漳平市、永定县和长汀县被农业部列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试点县”;2015年,龙岩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入选全国十大典型培育模式,被誉为“龙岩模式”。因此,对在农业现代化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势在必行。

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当前福建省龙岩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际案例,分析其在农业现代化战略下的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旨在为将来实施更完善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从而推动福建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现代农业的健康、绿色发展。

1 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

目前,学术界对于新型职业农民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不同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见解。其中比较有代表性有如下几种:原农业部人事劳动司曾一春司长认为新型职业农民是主要生活在农村地区,专门从事农业生产,并具有高素质、有技能、善管理的劳动群体[1];上海市委农办邵林初主任指出新型职业农民是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并将从事现代农业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劳动者[2];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副校长郭智奇认为新型职业农民除了应具备基本的综合职业素质,还应兼具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3];中国农业大学朱启臻教授认为新型职业农民应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具备社会责任感与现代观念,同时职业稳定性较强[4]。综上,新型职业农民的定义可以概述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将农业作为主业,具备基本文化素质及职业技能,有一定社会地位与稳定的经济收入,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新型经营主体。

2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义

2.1 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有效途径

随着城乡长期不协调发展的加剧,“三农”问题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阻力。应有效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从而化解“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矛盾问题。我国通过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从而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水平,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2.2 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有效途径

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势必要求提高农业科技转换效率,转变粗放型的农业发展方式。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业从业者,承载着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和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使命。

2.3 为促进农民增收提供有效途径

由于农民收入普遍较低,农村生活环境较差,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或从事其他产业,导致农业发展劳动力大量流失,不利于现代农业发展。通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能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让高素质的青壮年劳动力愿意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从而解决农业生产中劳动力流失的问题。

3 龙岩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

龙岩市位于福建省西部,属于红色革命老区,通常被称为“闽西”。全市总人口297.8万人,农村人口206.7万人,农村劳动力147.6万人,耕地面积16.47万hm2。但是,城市工厂劳动力需求激增,全市约有100万农村劳动力从农业转向非农业,导致留在农村务农的多为老人和妇女,农业生产发展后继乏人,农田抛荒现象严重。

为突破农业生产的现实困境,龙岩市2005年开始实施“核心农户示范工程”,采取核心农户“1户带10户”模式,培养了一批农业技能熟练、综合素质过硬的新型农民。然而,“核心农户示范工程”的实施虽然对提高农户技能、解决种养技术难题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农业生产发展后继乏人形势依然严峻,农忙时劳动力严重不足等问题突出。

龙岩市2011年开始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2012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2014年龙岩市被农业部列入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市推进示范市。多年来,龙岩市坚持“三位一体”和“三类协同”相结合,开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龙岩模式”,做到该模式可学习、可探索、可复制。通过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升,龙岩市创建了“六个一”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在2015年,该模式被农业部评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十大模式之一。

猜你喜欢

新型职业农民成效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长效机制初探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