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64—2013年连南县降水量及雨日变化特征分析

2017-05-12何斌段吟红王杰鹏魏睿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6期
关键词:南县日数降水量

何斌+段吟红+王杰鹏+魏睿

摘要 利用连南县三江站1964—2013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趋势系数、滑动平均等方法,研究了连南县年、季、月降水量和雨日的多年平均变化特征和趋势。结果表明:连南县年降水量平均每10年增加41.9 mm,雨日平均每10年减少4.6 d。多年平均降水量与雨日的时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近50年来,连南县年降水量的变化总体不是太大,但年雨日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减少趋势。总体来说,月雨日呈减少趋势。

關键词 雨日;降水量;变化特征;广东连南;1964—2013年

中图分类号 P426.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6-0212-02

对于降水的研究,由过去单一地对降水量的研究转向对降水量、雨日(雨日是指达到了规定的降水量界限后的降水日数,是降水气候变化中一个重要的部分[1])、雨强的综合研究,因为只有综合研究雨日和降水量才能更好地体现降水强度的变化[2]。目前,国内对降水的气候变化研究涉及各个方面,主要有年际、年代际变化、时空变化特征;海温、海冰对降水的影响,其中包括ENSO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变化与降水的相关分析、降水的气候区划以及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极端降水变化分析等,都取得了丰硕成果[3]。如王大钧等对中国降水量、雨日变化的分析表明,我国夏季强降水日的频数最大值位于西南地区的西部,最小值位于南疆地区,“强降水”日数与降水日数一样对夏季降水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4]。陈 勇等对长沙雨日及降水量的气候变化研究表明,我国雨日明显减少主要是因为气候变暖造成降雪的日数减少[5]。

1 连南县年降水量与年雨日的长期变化特征和趋势

计算了连南县年总降水量和年总雨日的趋势系数,表示连南县1964—2013年间年降水量和年雨日的长期趋势变化情况。从图1可以看出,连南县年降水量在近50年的变化基本不是很大。在1976—2000年间,年降水量的变化基本在平均线附近波动,在2000年之后有所上升。在1975年出现了近50年最大的年降水量,为2 399.7 mm,之后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年降水量在近50年的总趋势是增长的,趋势系数是0.19,可见增长幅度不大,未通过0.1显著性水平检验,回归系数是4.19。连南县年雨日数在近50年的变化趋势也不是很大,在平均值上下波动。最大的年雨日数出现在1970年,为213 d。年雨日数的近50年总趋势是减少的,趋势系数为-0.38,相对于年降水量的变化幅度要大得多。年雨日数的趋势系数通过了0.1显著性水平检验,回归系数是-0.46,通过对比年降水量和年雨日数的趋势系数不难发现,连南县年雨日数的减少比降水量的增加更为明显。因此,每次降水的平均雨量必然会有所减少。年降水量与年雨日数的长期变化特征总体比较一致,而且最大值和最小值都出现在很接近的年份。

2 连南县季降水量与季雨日的长期变化特征和趋势

从图2可以看出,1964—2013年连南县夏季、秋季和冬季降水量都呈增加趋势,其中夏季增加幅度最大。而春季呈减少趋势,但是减少幅度很小;春季与夏季、秋季与冬季的降水量情况分别相似,近50年春季、夏季的降水量平均值比较接近,而秋季和冬季的降水量平均值更加接近。在近50年,春季的降水量在1974年之前都在平均值附近波动;但是在1974年之后急剧上升,在1975年达到最大;之后大幅度下降,到了1976年后有所回升;之后趋于平稳,总体呈现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夏季有所不同,在1975年之前和1992年之后各有2次比较大的波动,中间处于一个低谷,总体呈现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趋势。相对于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降水量比较稳定,基本在平均值上下波动。

从图3可以看出,1964—2013年连南县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都呈减少趋势,其中秋季的雨日数减少幅度最大,其他3个季节减少幅度较小。春季与夏季、秋季与冬季的雨日数也非常相似,近50年春季与夏季之间的雨日数平均值、秋季与冬季的雨日数之间平均值都比较接近。在近50年,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雨日数都在平均值上下波动,很稳定,没有出现过较为剧烈的波动[6]。

对比图2、3中春季、夏季的降水量和雨日数可以发现,春季、夏季的降水量和雨日总体分布比较一致。在1976年附近明显看到春季降水量和雨日数处于近50年的最大值,各年间的波动比较相似;夏季降水量和雨日的趋势都是两边高、中间低的形势,但是降水量呈增加的趋势而雨日呈减少趋势,在1994年之后,两者表现则明显不一致。

3 结论

(1)近50年来连南县年降水量的变化总体较小,但年雨日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减少趋势,趋势系数为-0.38,通过了0.01显著性水平检验,回归系数是-4.6 d/10年。

(2)全年有9个月的降水量呈正趋势,其中6月最明显;有8个月的雨日趋势呈负趋势,其中8月和10月最明显。总体来说,连南县月降水量呈增加趋势,月雨日呈减少趋势。

(3)自20世界80年代末以来,连南县雨日呈明显减少趋势,该减少趋势为突变现象,而降水量也有突变现象,开始于1970年。

4 参考文献

[1] 张国宏,李智才,宋燕,等.中国降水量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与东亚夏季风[J].干旱区地理,2011,34(1):34-42.

[2] 王世杰,杨莲梅,史玉光.乌鲁木齐1991—2010年降雨特征分析[J].中国沙漠,2012,32(2):509-516.

[3] 王绍武,蔡静宁,朱锦红.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年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J].气象学报,2002,60(5):637-639.

[4] 王大钧,陈列,丁裕国.近40年来中国降水量、雨日变化趋势及与全球温度变化的关系[J].热带气象学报,2006,22(3):283-289.

[5] 陈勇,范昱,钟金莲.近60年长沙雨日及降水量的气候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2):7265-7268.

[6] 杨霞,赵逸舟,王莹,等.近30年新疆降水量及雨日的变化特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8):82-87.

猜你喜欢

南县日数降水量
南方多地9月热到破纪录
皮山县沙尘天气统计分析及影响
欢天喜地过大年
1961—2018年高密市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1961—2015年水城县雨凇日数变化特征分析
南县:“青骄·第二课堂”开课啦
1987—2016年丰镇市降水演变特征分析
1956—2014年铁岭县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1961—2014年济南市霾日数变化特征分析
1970—2016年吕梁市离石区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