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地区烟蚜茧蜂本地繁育技术及释放效果研究
2017-05-12曾惠宇伍绍龙詹良范才银李建华张
曾惠宇+伍绍龙+詹良+范才银+李建华+张卓+杨会超+李天艺+安然+刘亮+颜勋锐+罗井清
摘要 为了探索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有效性,2015年湖南地区采用3级不同繁蚜方法,且繁蚜以后采用接种僵蚜苗的方法进行接蜂繁蜂效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繁蚜速率方面,一级扩繁15 d后,单株蚜量达到1 800头以上;二级扩繁17 d后,单株蚜量达到300头以上;三级扩繁21 d后,单株蚜量达到251头,扩繁蚜速率一级最大、二级居中、三级最低。扩繁僵蚜数量方面,一、二级在接蜂15 d以后快速增加,而三级则在接蜂13 d后快速增加。在扩繁接蜂17 d单株僵蚜量,一级达936.6头,二级达72.1头,三级达97.1头。放蜂后蚜虫增长速率降低,放蜂5、10、15 d后的防治效果分别为36.23%、51.80%、75.12%,烟蚜防治效果较显著,虽然烟田蚜虫数量还是呈现出增长趋势,但是蚜虫的增长速率显著低于未放蜂区。
关键词 蚜虫;烟蚜茧蜂;本地繁育;僵蚜;释放效果;湖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4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6-0122-02
烟蚜是烟叶生产的重要害虫之一,在烟草整个生育期都有发生,其刺吸烟草汁液,导致烟叶品质降低,所分泌的蜜露能诱发煤污病从而造成损失。现已证明,蚜虫可以传播的病毒涉及到14个属的病毒种类[1-2]。烟蚜茧蜂是烟蚜最主要的寄生性天敌,对烟蚜的自然寄生率为20%~60%,最高可达89.16%,化学防治措施虽然能有效降低烟蚜数量,但烟蚜茧蜂防治措施下烟田蚜传病毒病的防控效果最好[3]。应用烟蚜茧蜂防治烟蚜,可减少防治烟蚜所需农药量的50%左右,连续多次释放烟蚜茧蜂可有效防治烟蚜[4-6]。在烟蚜发生期持续释放烟蚜茧蜂,增加自然界茧蜂存量,可有效控制烟蚜的发生,使其数量保持在防治水平以下[7]。鉴于此,湖南烟草公司于2015年开始,在湘西和永州地区引进烟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并在永州地区探索本地扩繁技术。虽然云南地区在烟蚜茧蜂繁殖技术上已经有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技术方案,但是由于地理环境引起的气候差异,相比云南地区,湖南烟蚜茧蜂繁殖期间的低温高湿和高温高湿使得云南地区的经验和技术并不完全适合湖南地区实情。因此,将烟蚜茧蜂繁育技术本地化,探索适合湖南地区的烟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对湖南地区该技术工作的落实和推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2016年湖南烟草全面引进烟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在全省烟区100%推广烟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并推广辐射大农业应用面积50%以上。本文研究了湖南地区烟蚜茧蜂本地繁育技术及基释放效果,以指导当地烟叶生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烤烟品种为云烟203,采用漂浮育苗,待烟苗长至6叶1心后,移栽到直径为30 cm的花钵中,记录其长至第11片真叶的时间。试验在烟蚜保种室寄主培育室进行,整个生育期控制温度在17~27 ℃之间、湿度在50%~80%之间。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3个处理,即采用3级繁蚜繁蜂。一级扩繁:采用温室玻璃大棚成株法于2月22日成株叶龄9叶左右成苗时开始接蚜,每株接种20头蚜虫,共接种186株,接种第2天对死蚜不足20头的烟株补接;并于3月9日接僵蚜(当日蚜量 810头/株)。二级扩繁:采用温室玻璃大棚漂浮煙苗法,于3月3日烟苗6叶1心每株接蚜1头,共接种152盘,并于3月22日接僵蚜(当日蚜量298.2头/株)。三级扩繁:采用育苗工场塑料大棚漂浮烟苗法,第1批于3月22日每株接蚜1头,共接种6 900盘,并于4月11日接僵蚜(当日蚜量184头/株)。3次重复,繁蚜以后,每个处理随机调查5株繁蚜量。
1.3 测定项目
1.3.1 僵蚜量调查。接蜂后每隔2 d各处理随机调查5株,测定僵蚜量。
1.3.2 蚜量与寄生蚜量调查。放蜂前每个处理选取3个点,每点选5株有蚜株进行标记,定点定株定时调查烟株上蚜茧蜂的寄生情况,放蜂第5、10、15天后,分别调查株蚜量和寄生蚜量。
1.3.3 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计算。选1个未放蜂大面积区域,选择3个调查点,每点调查5株,与上述试验同一时间调查田间蚜虫基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计算公式如下:
寄生率(%)=寄生蚜数量(僵蚜数量)/总蚜虫数量×100;
虫口减退率(%)=(处理前虫口数-处理后虫口数)/处理前虫口数×100;
防治效果(%)=(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1.4 数据处理
采用 Excel 2003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 DPS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烟苗生长发育情况
由表1可知,二级漂浮繁蜂烟苗自播种到繁蜂在温室大棚进行,自播种到出苗期需21 d,到小十字期需46 d,长至大十字期需56 d,到5叶1心、6叶1心和7叶1心的时间分别为65、71、78 d。即播种约64 d(3月3日,6叶1心)可接蚜进行二级繁蚜,播种约91 d(3月22日)可接蜂进行二级繁蜂。由表2可知,三级漂浮繁蜂烟苗自播种到繁蜂在育苗工场大棚进行,自播种到出苗期需21 d,到小十字期需48 d,到大十字期需62 d,到5叶1心、6叶1心和7叶1心的时间分别为69、77、82 d。即播种约83 d(3月22日,7叶1心)可接蚜进行三级繁蚜,由于接蚜之后连续阴雨,烟苗有很多露水,湿度大,繁蚜速度慢,3月29日补接1次烟蚜,4月11日开始进行接蜂繁蜂。由表3可知,在烟苗移栽至盆栽钵以后,长至9叶1心需近35 d,即移栽约34 d(2月22日,9叶1心)可接蚜进行成株扩繁。
2.2 繁蚜速率
接种烟蚜后,因受不可抗拒的因素影响,常会出现死蚜现象,接蚜后1~2 d需对接种烟株或苗盘补接种蚜。接蚜3~4 d后,各级扩繁的蚜量开始稳步上升,具体见图1、2。可以看出,一级扩繁在15 d后,单株蚜量达到1 800头以上;17 d后,单株蚜量达到300头以上;二级扩繁在21 d后,单株蚜量达到251头。其中,各级扩繁均呈现出指数增长,扩繁蚜虫增长速率一级扩繁最大,二级扩繁次之,三级扩繁最低。
2.3 繁蜂速率
由图2可知,各级扩繁接蜂后,僵蚜数量稳步提升,接蜂15 d以后,一级扩繁与二级扩繁的僵蚜数量快速提升,接蜂13 d后,三级扩繁的僵蚜数量快速提升,一级扩繁与二级扩繁第15天僵蚜数量均超过第13天的2倍,三级扩繁第13天僵蚜数量接近第11天的2倍。一级扩繁前9 d繁蜂速度较慢,第9天后繁蜂速率快速增加,比二级扩繁与三级扩繁繁蜂速度要快,三级扩繁前9 d繁蜂速度比一级扩繁与二级扩繁前9 d要快,而且整个繁蜂过程中繁蜂速度较均匀,二级扩繁与三级扩繁僵蚜量较少。一级扩繁接蜂第17天,单株僵蚜量达到936.6头;二级扩繁接蜂第17天,单株僵蚜量达到72.1头;三级扩繁接蜂第17天,单株僵蚜量达到97.1头。
2.4 放蜂后的寄生率和防治效果
由表4可知,与不放蜂的对照相比,放蜂后蚜虫增长速率降低,放蜂5、10、15 d后的防治效果分别为36.23%、51.80%、75.12%,烟蚜防治效果较显著。放蜂后,虽然烟田蚜蟲数量还是呈现出增长趋势,但增长速率显著低于未放蜂区。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烟蚜茧蜂对烟蚜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放蜂15 d后烟田蚜虫的防治效果达到75%以上,但是在放蜂的15 d内,烟蚜茧蜂并不能完全抑制蚜虫的增长,只会显著延缓蚜虫的增长速率。二、三级接蚜在5叶1心时就可以进行接蚜。蚜虫喜食嫩叶,接蚜太迟,烟苗老化,影响繁蚜速度,容易形成有翅蚜;而且,烟苗生长后期会形成高脚苗,容易倒伏,也容易发生蚜霉病。三级蚜虫扩繁速度较慢。接蚜之后连续阴雨,烟苗有很多露水,湿度大,繁蚜速度慢,要安装排湿系统,以加强排湿。
4 参考文献
[1] 高崇,崔昌范,高玉亮,等.龙井烟田蚜虫及其天敌发生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12,34(4):339-343.
[2] 杨旭光,罗大全,车海彦.蚜传植物病毒传播复合体形成机理[J].热带农业科学,2005,3(25):76-79.
[3] 母少东,廖勇,刁朝强,等.烟蚜茧蜂防控烟蚜技术效果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5(33):211-213.
[4] 陈家骅,官宝斌,张玉珍.烟蚜茧蜂与烟蚜的相互关系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1996,3(1):8-12.
[5] 李明福,张承华,王秀忠.烟蚜茧蜂繁育及对烟蚜的防治效果探索[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3):343-346.
[6] 黄继梅,邓建华,龚道新,等.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散放次数及其田间防治效果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0):437-441.
[7] 赵万源,丁垂平,懂大志,等.烟蚜茧蜂生物学及其应用研究[J].动物学研究,1980,1(3):405-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