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商视域的学生教育模式构建
2017-05-12辛红伟
【摘 要】 本文探讨了情商教育与学生教育管理之间的逻辑关联,分析了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的局限和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筑以情商教育为基础的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革新理念,高度重视情商教育;健全机制,完善情商教育科学体系;创新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情商;独立学院;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
与重点高校学生相比,独立学院的生源不仅仅存在着分数上差距,在分数差距背后更蕴含着许许多多非智力因素上的差距,即“情商差距”。革新传统教育管理模式,构筑以情商教育为基础的新的教育管理模式不仅是独立学院破解学生教育管理难题的有效之策,而且是适应社会和时代要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理性选择。
一、情商教育与学生教育管理的逻辑关联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又称情绪智力,简称EQ,是与“智商(Intelli- gence Quotient,簡称IQ)”相对的一个心理学概念,属于人的非智力因素范畴。1990年,美国耶鲁大学彼得·塞拉斯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琼·梅耶两位心理学家首次探求情商问题。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情感智商》一书,将情商理论推向高潮。戈尔曼认为,情商就是情感智商,包括五个核心要素:即自我情绪控制、自我认知、自我激励、认知他人和人际交往。同时,他认为:“情商是个体最重要的生存能力,真正决定一个人成功的是EQ能力,而不是IQ能力。因此,我们应用EQ来教育下一代,帮助他们发挥与生俱来的潜能。”[1]
当前在学生教育管理中发现学生自身存在突出问题如情绪起伏波动大,自我情绪控制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脆弱,人际关系不和谐;缺乏爱心和责任感;环境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差;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缺乏社交锻炼和社会实践等等,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学生情商发展与智商发展的不平衡问题。而情商的缺失严重的制约着学生的健康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高校学生出现的自杀、抑郁、暴力倾向、伤害他人等等一些极端现象屡见报端,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的是学生情商发展的失衡,情商教育的滞后,情商教育的缺失,这导致学生管理难度愈来愈大。因而,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急需革新,需要构建以情商教育为根基的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与时俱进,才能符合学生发展实际。
对学生情商教育培养既是学生教育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破解教育管理难题的理性选择。通过对学生情商的培养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可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责任意识、敬畏意识和服务他人、关心集体的良好品质;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满足国家和社会对新时代人才的新要求;同时可以提升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以及促使学生树立起报效国家、服务社会的强烈责任感。这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的局限和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当前,学生教育管理普遍面临着诸多难题,如学生旷课、课堂睡觉、玩手机、宿舍玩游戏、打牌、作业抄袭等现象较为严重;特别是近年来学生因心理健康问题而产生的自杀、自残、抑郁、伤害他人等现象更加突出,不良现象在不断升级,而这些现象产生的背后是学校对学生情商教育的缺失。在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下,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
1、学生教育管理理念需要革新
虽然每个独立学院都宣称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学生教育管理语境和话语体系中也将“做人做事”排在了“做学问”的前面,以彰显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但在实际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当中却存在着情商教育与智商教育的严重失衡。大部分学校都是以学风建设为主线和核心,这不是错误的选择,毕竟学习成绩和学生的专业技能是衡量学生成长成才的非常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在实际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过程中,所有的措施几乎都是服务于学生的智育教育和智育提升,学风问题、学习成绩问题是学校自上而下全员高度重视的问题。一提到学风问题,诸多枪口要么对准学生,认为现在的学生无药可救;要么对准学生管理的职能部门,认为学生教育管理的职能部门缺乏措施,无所作为。总之,学生产生的问题和自己无关,全员育人落于一旁,学生的全面发展被学习问题所替代,学习好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
2、学生教育管理体系需要完善
当前,在学生教育管理当中缺乏系统性的顶层设计,在诸多解决学生教育管理难题的药方当中却存在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
即使在非常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格、情商教育的部分独立学院,设计了许许多多主题类教育活动和载体,但和文化课相比起来,既无体系化科学化的推进措施,更无最终的科学化的效果衡量与考核评比,大多活动是在自娱自乐,甚至以满足活动策划者追求业绩的自我需求。历经多次自娱自乐式的所谓学生情商教育活动之后,不仅活动策划者产生了疲劳感,对学生的情商发展更没有实质性的推动和提升,反而成了学生负担,甚至干扰了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
3、学生教育管理措施需要与时俱进
当前,独立学院面对学生教育管理难题采取的普遍性思路和措施是“强管理”,甚至认为独立学院学生所有的问题都源于管理的弱化和缺失,而对学生的教育特别是情商教育和培养重视远远不够,忽视了“独立学院学生难教育、难管理”的背后是学生情商教育的缺失,是学生自我潜力的未发掘。由此陷入了“学生出现各类问题——学校加强管理——各方疲于应付——无效果”的境地,甚至有人认为独立学院学生教育管理问题是个无解的命题,听天由命,消极应对。传统教育管理模式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教育管理难题无法破解,尽管各方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情绪控制和为人处世的能力依然难以提高,进而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上产生出了诸多难以破解的甚至让管理者和教育者深感无解的命题。
三、构筑以情商教育为基础的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
情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发展和未来事业是否顺利,它是靠后天的学习、培养和熏陶逐渐养成的。只有加强对学生情商的培养,才能把学生塑造成社会需要的人,也才能化解学生教育管理中的诸多难题。缩小“情商差距”,强化情商培育,构筑以情商教育为基础的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是独立学院进行学生教育管理和人才培养需要解决的刻不容缓的新命题。
1、革新理念,高度重视情商教育
大学是育人,非“制器”。[3]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情商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决定个体的发展前景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对于一个人成功的影响远远高于智商。而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一切落脚点在于学习,在于应试。只重视智力的培养,知识的灌输,却忽视了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升,忽视了个性的培养,做人的教育,造就了大批“高智商、低情商”的学生。
因此,学校的教育管理理念急需与时俱进。高度重视学生情商教育,将学生教育管理的基础和重心转变到人格教育、情商培养,唯此,才能培养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2、健全机制,完善情商教育科学体系
大学生情商培养是事关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大事,不仅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而且组织上要有保障,机制上要更加完善。
首先,院系各单位都要高度重视对学生情商的培养教育工作,在全院范围内营造良好的情商教育氛围,真正实现全员育人。
其次,切实加强和提升学生工作队伍在学生情商培养教育方面的主力军作用。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特别是辅导员队伍,他们是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开拓人生道路关键时期的重要引导者,在督促学生完成学业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在心理、生理成长方面给予学生积极地引导,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以说,辅导员是学生“情商”培养的引导者和主要承担者。因此,要提升独立学院学生情商教育水平,就要提升和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培养,使他们能够真正成长为学生发展的引路人。
最后,大胆创新,可以尝试设立“情商奖学金”,对评选出的“自强之星”、“实践之星”、“公益之星”、“创业之星”、“干部之星”、“党员之星”等情商奖项加大宣传和表彰力度,树立学生全面发展的典型,促进学生对自身情商发展的重视和培养。
3、创新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大学生情商培养是一门科学,而载体的运用是增强大學生情商培养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首先,充分利用好第一课堂,完善和优化《大学生公关礼仪》《思想道德修养》《心理学》等课程教学;在日常专业课程的教育中也应渗透情商培养的内容,普及情商教育理念;还可请专家为学生开设个人修养课程,通过讲授和讨论等方法,使大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
其次,在学生教育管理方面不仅要“强管理”,更要“重教育、重服务”,两手抓,将学生情商教育寓于学生管理、学生教育和学生服务等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使情商培养、情商教育无处不在。
再次,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情商现状和“特色”,要大力推行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挖掘学生潜力,倡导和鼓励学生自治组织的发展,不断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逐步实现从他律向自律转化。
最后,要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环境,创新学生情商培育载体。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文艺活动、社团实践活动、科技活动和学术活动,开拓学生创新思路,挖掘学生创新潜能,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促进学生自我激励、自我发展,在各类活动中培育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各类活动参与中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等情商品质。
大学生情商教育和情商培养工作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和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开展,各方面重视,特别是独立学院更应高度重视学生情商的培养,要不断探索学生情商培养的方式方法和载体,有效化解学生教育管理难题,促进学生智商与情商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
【注 释】
[1] [美]丹尼尔·戈尔曼.情感智商[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97.
[2] 王琴,张卫民.当代大学生情商教育初探[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
[3] 董雪.新时期大学生情商培养探析[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
【作者简介】
辛红伟(981-)男,陕西大荔人,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学生中心主任助理,研究方向: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