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值得关注的学校
2017-05-12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面对高职教育转型发展和陕西高职“双一流”建设,2016年,学校提出在“十三五”期间,以“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为核心,以构建一流的人才培养、一流的专业发展、一流的人才和人事管理、一流的支撑和保障等体系为支柱的发展举措,推动优质院校建设。推进实施“通识课(含行为养成课)+专业课+个性发展课+创新创业课”的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人成才。实施以产业技术进步为驱动的课程和教学改革,推进以学分为导向的因材施教、分类教学改革,施行教考分离、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改革。持续推进专业服务产业能力项目、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和国家、省、院三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引企入校,共建实训基地和协同创新中心。投入1000万元设立人才基金,招聘、引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构建融教育文化、职业文化、企业文化和行业文化于一体的新型校园文化。
温州市鸥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
学校探索“德育银行”新模式,将现实银行中的存、支、贷等业务功能,形象地用在学生对自己行为的养成和管理上。在“德育银行”实施过程中,学校结合职校特点,将德育评价内容细化为学校、企业、家庭、社区四方面十大板块。学校还研发出一套客观、保密并且能够掌握学生和班级德育状态的动态评价软件。学校所有教师、家长和企业负责人等,可根据授权采集学生、班级信息,录入“德育银行”软件,使其自动量化为分数。“德育银行”数据库面向师生、家长、企业,甚至社区开放,招工企业可以经授权登录“德育银行”,查阅学生在校学习、在岗实习的动态表现。2016年,学校对“德育银行”运行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7.5%的学生认为“德育银行”内容切合实际,94%的企业认为通过“德育银行”可以选择到合适的毕业生。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坚持政行校企合作,深度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全面提升产学研合作的功能、层次及可持续性,牵头组建江苏现代农业校企(园区)合作联盟,逐步形成“人才培养、科技服务、师资锻炼、岗位实践、就业创业”的五位一体办学模式。目前联盟成员单位已经发展到200多家,巩固了“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2016年,由学校牵头,联合国内近40家有代表性的农业高职院校、农业龙头企业、相关科研院所等,成立中国智慧农业教学联盟,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合攻关、服务教学为重点,致力于加快智慧农业人才培养,以信息技术改造农业,以信息手段服务农民,更好地服务江苏农业现代化建设。
龙岗职业技术学校
学校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终身发展为目标,贴近岗位实际,对接职业标准,深化课程改革,围绕“重素养、重实践、双证书+特色发展”的课程建设思路,构建完善“厚基础、活模块、强实践”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各专业按照专业课程对接职业技能、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的要求,在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等各方面积极探索创新,通过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理实一体、模块化教学、岗位教学等创新教学方式,形成“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增强了教学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2016 年,物流服务与管理、会计电算化2个专业通过市级品牌专业建设项目资格评审,《仓储管理基础》《网络设备配置技术》和《数控铣床操作与加工》3门课程通过市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资格评审。学校紧抓特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契机,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校企合作为动力,在专业建设各方面深入探索与创新的做法为“龙岗智造”增添了新动力。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不断深化“季节(作物生产季节)轮训”、“院(学院)园(创业孵化园)融合”、“前校后厂(农机校办工厂)、校企轮训”等多样化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了杂交水稻生产示范、都市花乡园艺生产等集教学、培训、科研、生产、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产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创业创新实践基地,构建了“基础+核心+综合+岗位+创业创新”能力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组建了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农村电商等创业指导团队;以大学生创业街、创业孵化园、创业学院为平台,强化学生创业创新实践,全面推进以培育青年农场主为主要目标的创业创新人才培养。近3年毕业生当年自主创业率达2.48%。2016年的“生机创客工作室”获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一等奖。
江苏省盐城高级职业学校
学校针对学生实际特点,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实施信心教育工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营造具有浓郁校园特色、人文氛围的生活学习环境。学校深入市场调研,了解人才需求变化态势,积极对接盐城新特产业的发展,加大专业链的延伸建设,科学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学校还积极与苏南、上海等发达地区知名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并在企业建立学生实习基地,为专业课教师参加实践、提高技能提供条件和机会;聘请企业技师、高级技师进校讲课,传授新的企业生产技术,促使学校理实一体化教学与市场和现代企业需求相接轨。目前,学校已建成电子、服装、计算机、机电、工艺美术5大江苏省品牌专业。
山东英才学院
学校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和国内外著名企业共建行业学院,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教材、共建专业教师队伍、共同搭建实训平台,实现校企协同育人。2015年6月,学校与中兴通讯集团联合成立中兴通讯信息学院。双方共投入1500万元,混编教师队伍,营造职业场景,共同培养通信工程和云计算两个专业方向的应用型人才。2016年8月,学校信息工程学院与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出资建设“教育部——曙光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成立“曙光大数据学院”,选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作为首批试点专业,共同建设适应应用型本科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
四川省档案学校
学校是我国唯一、专门的档案类中专学校。为培养更多合格档案管理人才和传承档案修裱技艺,学校针对不同民族和地区学生,先后争取到大小凉山彝区“9+3”政策、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授渔计划”、雅安市慈善总会“慈善助学”项目、学校教师捐贈“烛光爱心”基金等多项资助。近年来,学校发放各类助学金453万元,1985名学生受到资助。同时,学校积极做好就业衔接,多年来学校一次性就业率达100%,让学生学得一技之长并充分就业,切实阻断贫困家庭的代际传递。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学校立足实际,弘扬特色,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学校注重学生思想教育,通过“两课”教学和丰富的课外活动,在学生中树立“各民族一家亲”的理念。学校重视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人才引进、外出培训等渠道,培养双语教学教师,目前蒙汉双语师资超过50%。学校加大特色专业建设,增设蒙古语言文化与艺术学院、齐·宝力高国际马头琴学院等民族特色鲜明的教学单位,增设民族传统体育、音乐表演等专业。学校融民族文化教育于校园。在新校区布局与设计、建筑装饰、图书资料购置等方面突出民族文化元素和文化融合思想,实现环境育人。
福建省泉州市农业学校
2016年3月,泉州市农业学校与洪梅镇洪梅村开展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学校指导和帮助洪梅村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并为洪梅村提供农业生产、食品加工、乡村规划建设、企业生产管理等方面咨询和指导,选派技术人员到洪梅村进行指导。学校还在洪梅村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建立园林技术、农产品保鲜与加工教学实践基地,建立实习、培训、就业、科研基地,开展教学、科研及产学合作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为学校教师提供了实践场所,对学生提高动手能力有很大帮助,让师生的教与学能与村级农业生产项目相对接。
(执笔/张祺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