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吸收能力维度构成及内涵分析

2017-05-12金丽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年9期
关键词:转化消化利用

金丽

[提要] 知识吸收能力是企业的重要能力之一,包括获取、转化、消化及利用等维度。其中,知识获取能力是指企业搜寻、识别以及获得外部新知识的能力;知识消化能力是指企业解释、分析以及理解外部新知识的能力;知识转化能力是指企业将外部新知识与内部现有知识进行融合的能力;知识利用能力是指企业将知识应用于实际运作中并产生商业化成果的能力。

关键词:知识吸收能力;获取;消化;转化;利用

基金项目:沈阳师范大学博士与引进人才科研项目:“基于知识吸收能力的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9日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知识吸收能力的维度划分和界定,在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知识吸收能力是一个多维度变量。

Cohen和Levinthal(1989)通过分析企业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提出知识吸收能力具有三个维度:识别能力、消化能力和利用能力。Cohen和Levinthal(1990)在Cohen和Levinthal(1989)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提出评估能力、消化能力和应用能力三个维度。Lane和Lubatkin(1998)沿用了Cohen和Levinthal(1990)的三维度观点,并将其应用到合资企业的研究中。他们认为评估知识是指“是什么”的知识,消化知识是指“怎么样”的知识,而应用知识是指“为什么”的知识。Van等(2001)分析了知识吸收能力的深度和广度。认为知识吸收能力的深度是同知识吸收的有效性联系在一起的,能够促进在相关知识领域中积极的吸收外部新知识;而知识吸收能力的广度是同知识吸收的范围联系在一起的,有助于在非相关知识领域中积极地吸收外部新知识。Lane等(2001)进一步完善了知识吸收能力的三个维度,指出评估知识能力依靠的是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程度、文化融合程度以及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消化知识能力依靠的是组织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管理水平以及组织目标;应用知识能力是和绩效联系在一起的。

Zahra和George(2002)扩展了知识吸收能力的维度,引入知识转化能力这个新维度,他们认为内部知识转化是知识吸收能力的重要维度,企业除了需要关注外部新知识的获取和消化之外,还应关注这些外部新知识在企业内部的转化和利用。因此,他们认为知识吸收能力包括获取、消化、转化以及利用四个维度,知识获取能力和知识消化能力构成潜在知识吸收能力,知识转化能力和知识利用能力构成现实吸收能力。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二者相互独立、相互补充,企业只有通过获取和消化外部新知识,才能进一步有效地转化和利用外部新知识,进而为企业创造价值,提高企业绩效,因此,知识吸收能力的四个维度都是必不可少的,潜在吸收能力不能直接带来竞争优势,但它是企业利用外部知识的前提,现实吸收能力是知识吸收能力的关键。Jansen等(2005)、César Camisón and Beatriz Forés(2010)赞同Zahra和George(2002)的四维度观点。

Liao等(2003)指出企业中获取外部知识的成员不一定是应用这些外部知识的成员,因此他们在Zahra和George(2002)定义的基础上,扩展了潜在吸收能力的定义。认为潜在吸收能力是包括获取、传播和消化外部知识和信息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能力,并提出了潜在知识吸收能力模型,该模型包括两个独立的部分:跨越企业边界获得外部知识、企业内部知识消化和扩散。Nieto和Quevedo(2005)赞同Zahra和George(2002)的四维度观点,并从组织与外部环境沟通、组织内部知識和经验水平、知识结构多样性和重叠程度、战略定位等四个方面来测量知识吸收能力的各维度。Ma del Carmen Haro-Dominguez等(2007)采用了Zahra和George(2002)的四维度观点,并在Cohen和Levinthal(1990)观点的基础上,重新定义了利用能力:一种基于惯例的组织能力,能够促使企业提高和扩展现有能力和技术进而创造新产品,整合并转化已获取的知识进而提升商品生产率和资本利用率。他们在分析知识吸收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时,根据各个维度作用方式的不同,把消化能力和转化能力进行了合并。Andrawina等(2008)在分析知识吸收能力、知识共享能力和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时,也是采用了Zahra和George(2002)的四维度观点,其中,获取能力关注的是与外部顾客和其他组织的沟通程度;消化能力关注的是员工参与程度和先验知识运用;转化能力关注的是储存外部新知识并在评估现有经营活动中采用这些新知识;利用能力关注的是是否用新知识改进现有工作惯例和流程。Lichtenthaler(2009)认为知识吸收能力包括知识探索、转化和利用三个维度。Darshana(2010)指出知识吸收能力包括四个维度:知识创造、保留、转化和应用。

国内方面,吴海滨等(2004)、龚毅等(2004)都认为知识吸收能力包括评价、同化、应用三个维度。徐二明和张晗(2008)认为知识吸收能力包括转化和创新两个维度。阎海峰、陈利萍和沈锦杰(2009)、徐金发和林枫(2009)、李俊和赵立龙(2010)认为知识吸收能力包括识别、消化和利用三个维度。胡士强和彭纪生(2010)认为知识吸收能力包括识别、消化吸收、应用三个维度。王国顺和杨昆(2011)认为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包括识别、获取、共享和应用四个维度。何永清和张庆普(2012)认为知识吸收能力包括获取、消化、转化、利用和清除五个维度,其中最后一个维度是指清除掉那些与组织自身文化不相容或难以消化的外部知识。

二、知识吸收能力维度的内涵

根据以往文献可以看出,Zahra和George(2002)完善了知识吸收能力内涵的界定,他们提出的知识吸收能力维度划分方法及相关研究成果得到了理论界的普遍认可和广泛使用,尤其在实证研究中,学者们多采用他们的四维度观点。因此,本文将借鉴Zahra和George(2002)的四维度观点,根据知识吸收过程来划分知识吸收能力的维度,认为知识吸收能力包括获取、消化、转化和利用四个维度。

(一)知识获取能力。Hamel(1991)认为从外部获取的新知识是组织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的动因。Liao等(2001)认为知识获取能力是组织所需知识的产生者。Zahra和George(2002)认为知识获取能力是组织识别和获得有利的外部知识的能力,组织的努力和资源强度、方向以及速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知识获取能力的高低。因此,本文把知识获取能力界定为:企业通过对外部环境变化积极做出反应,进而搜寻、识别以及获得外部新知识的能力。知识获取能力的高低会受到组织与外部顾客、其他组织进行沟通和联系程度的影响。

(二)知识消化能力。Gilbert和Gordey(1996)认为消化过程并不是静态地,它必须通过不断的动态学习才能达到目标。消化是组织进行累积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团队以及组织的变化是通过态度、认知以及行为体现出来的。Lane和Lubatkin(1998)认为知识消化能力是组织通过知识处理系统来分析以及贮存外部新知识的能力。Zahra和George(2002)认为知识消化能力是组织对外部新知识和新信息进行分析、處理、解释和理解的能力。Liao等(2003)扩大了消化能力的范围,与内部知识扩散相联系起来。Nemanich(2005)指出消化能力由以下不可分割的部分构成:新知识获取能力、新知识处理能力以及与现有知识的整合能力。因此,本文把知识消化能力界定为:企业对外部新知识进行解释、分析和理解的能力。知识消化过程与组织知识水平和新知识的处理惯例有关。

(三)知识转化能力。Garvin(1993)认为个体之间的知识共享和知识理解是利用知识的前提条件。Cook和Brown(1999)认为通过个体从外部获取的新知识与企业现有知识的整合,能够创造更多的机会,产生对相同外部信息的不同理解,以及群体知识和个体知识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Crossan等(1999)认为个体可以识别、消化和应用知识,但贮存获得的知识并在企业层次进行利用则离不开员工共享过程。Zahra和George(2002)认为知识转化能力是组织外部新知识与内部现有知识相融合的能力,知识转化的过程是通过对外部新知识的重新编码来实现的。他们指出了社会化整合机制的重要作用,认为群体活动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基础之上的,而知识转化过程就是建立在组织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以及组织构架等共同作用下的组织关系中。因此,本文把知识转化能力界定为:企业将外部新知识与内部现有知识进行融合的能力。

(四)知识利用能力。知识利用能力与战略规划(Nieto & Quevedo,2005)、组织惯例和组织能力(Jansen et al,2005)密切相关,能够同时存在于个人层面和组织层面。Lane和Lubatkin(1995)认为知识利用能力描述了组织将外部获得的新知识商业化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Zahra和George(2002)指出知识利用能力是指组织将转化后的结构化知识系统性地融入组织运作中,通过扩展和提升现有组织产出来达到组织目的的能力。因此,本文把知识利用能力界定为:企业将知识应用于实际运作中并产生商业化成果的能力。

三、结论与展望

本文重点分析知识吸收能力的维度构成以及维度内涵。根据以往学者对知识吸收能力维度的分析,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研究都认为获取、消化、转化以及利用是知识吸收能力的基本维度。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对吸收能力机制做进一步的分析,着重分析吸收能力四个维度之间的关系。目前,虽然国内外学者对知识吸收能力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但尚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从知识的运作过程看,知识获取能力、知识消化能力、知识转化能力与知识利用能力是一个先后连续的环节,但这些能力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有待进一步解释。

主要参考文献:

[1]Zahra S.A.&George G.Absorptive Capacity:a Review,Reconceptualization and Extens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27.2.

[2]Lane P.J.&Lubatkin M.Relative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Inter Organizational Learning[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8.19.5.

[3]刘璐,杨蕙馨.中国企业吸收能力影响因素与作用的探索性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08.6.7.

[4]徐二明,张晗.基于知识转移理论模型的企业知识吸收能力构成维度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

猜你喜欢

转化消化利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食物是怎么消化的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胃为什么不会消化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