氤氲的古典时光,诗意的节气中国
2017-05-12夫子
夫子
童年的午后,祖父轻摇蒲扇,半梦半醒之间,我听到他轻轻地哼唱:“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在漫长的岁月里,这些节气深藏着多少亲人的关心与呵护,它们不仅准确地诉说着天候,在经历千年后,早已融入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故而它们更是一种情结、一种温情、一种属于我们的文明。二零一六年十一月三十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个中华民族的古老智慧终于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头戴桂冠,翩翩起舞。
二十四节气始于农耕,顺应天时,重温节气不仅仅是追忆逝去的田园牧歌,更是温故知新的寻根感悟之旅。今天,就让我们感知天地时节,重温我国古老的智慧与诗意的时光。
惊蛰打小人的习俗由来
惊蛰行雷,雷声会惊动蛰伏于地下的蛇虫鼠蚁,也会惊醒山中的老虎,老虎下山会袭击村里的牲畜。在古代,人们无法与猛兽搏斗,唯有求神佛保佑。人们相信,用猪肉祭白虎可以减少灾难,于是家家户户在屋前摆放猪肉。
余村长的伯父为人自私又爱贪小便宜,半夜时分,他假扮白虎,把家家户户门前的猪肉都偷走了,第二天拿到市场上出售。某年惊蛰之夜,一群白虎见村民没有放猪肉,十分生气,就将村里的牲畜吃了个精光。
第二天,村民知道了余村长伯父的行为后很愤怒,拿着锄头要打他。但他是村长的伯父,村民奈何不得他,只好把他改叫“白虎”,用草鞋拍打纸“白虎”。惊蛰打小人的习俗由此形成,后来人们以此驱赶霉运。
清明吃冷食缅怀圣人先贤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因国家内乱而流亡在外。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重耳又累又饿,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一点吃的也没找到。
正在大家焦急万分之际,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重耳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他得知实情后流下了眼泪,并许诺自己将来发达了一定会重重封赏他。
在外流亡十九年后,重耳终于返回晋国并当上了国君,也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重重封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却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但介子推最鄙视那些邀功讨赏的人,同时他也为晋文公的薄情寡义而伤心。于是介子推打好行装,带着老母亲到绵山隐居。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只留一面不烧,以此逼出介子推。大火烧了整整三天,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
火熄灭后,人们进山搜寻,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被烧死。晋文公见状,失声痛哭。装殓时,人们从树洞里发现一封血书,上面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在这一天不能动火,只能吃冷食,谓之“寒食节”。寒食节在清明的前一天,后来很多地方将其合二为一,于是便有了清明吃冷食的习俗。
立夏称人称出好运气
据说孟获归顺蜀国后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诸葛亮临终嘱托他每年都要看望蜀主刘禅一次。嘱托之日正好是那年立夏,孟獲当即去拜刘禅。之后每年立夏,孟获都会来蜀拜望。
过了数年,晋武帝司马炎灭蜀,掳走刘禅。每年立夏,孟获仍带兵去洛阳看望刘禅,每次去都要称刘禅的体重,以验证他是否被晋武帝亏待。晋武帝为了迁就孟获,就在每年立夏这天用糯米加豌豆煮饭给刘禅吃。刘禅见豌豆糯米饭(后称“立夏饭”)又糯又香,就加倍吃下。所以孟获每次来称体重,刘禅都比上一年重。刘禅虽然没什么本事,但有孟获立夏称人之举,晋武帝也不敢怠慢,所以他的日子过得清净安乐、福寿双全。
此事传开后,民间效仿,于是便有了立夏称人的习俗,表达了人们称出好运气、安然度夏的美好愿望。
立夏称人,到立秋再称,看经过苦夏瘦了多少。称人时,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个凳子,大家轮流坐到上面称一下。司称的人在称人的时候还要说一些吉利话,如称老人时要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称姑娘时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称小孩时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
冬至吃饺子的由来
之所以冬至要吃饺子,相传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广济乡民,后来他辞官回乡时正值冬季,天气寒冷,途中很多人的耳朵都冻伤了。张仲景让弟子搭起医棚,支起大锅,把羊肉和驱寒的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再放到锅中煮熟,这就是祛寒娇耳汤。张仲景向前来求药的人每人发两只娇耳、一碗热汤,人们吃了后两耳发热,冻伤也渐渐好了。
此后人们学着娇耳的样子,包食物(即现在的饺子,有些地方叫“扁食”或“烫面饺”)在冬至这天食用。虽然祛寒娇耳汤现在已很少有人喝了,但人们在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流传了下来,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