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林业主体地位 推进生态辽宁建设
2017-05-12赵伟魏亚伟
赵伟 魏亚伟
生态文明是将生态理念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全过程的伟大创举。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森林兴则生态兴,生态兴才能经济兴。因此,“十三五”期间,在奋力开创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新局面的进程中,必须推进生态辽宁建设,充分发挥林业的重要作用和主体地位。
1 依托林业,发展生态辽宁的重要意义
1.1 林业的重要作用决定必须是生态辽宁建设的主体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生物量占陆地生态系统总量的90%以上。而且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吸碳放氧、防风固沙、改善气候、净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荒漠化等多重功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因此,林业在生态辽宁建设中具有主体作用和基础地位,承担着保护辽宁自然生态系统的重大职责。
1.2 林业作为生态辽宁建设的主体符合时代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示: “森林关系国家生态安全,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指出:“辽宁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通过实施重大林业生态工程,营造生态宜居美丽家园。” 因此,林业应当成为生态辽宁建设重要依托,是生态辽宁的内涵之义。
2 依托林业,发展生态辽宁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地位问题
推进生态辽宁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林业、环保、国土、海洋等众多部门。但是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属于弱质产业,而林业部门相对于其他部门也是弱势部门。以环保部门与林业部门为例,环保重在節能减排、防止污染,做的是减法,是治标;林业重在建设、保护森林资源,管理、恢复生态系统,维护发展生物多样性,做的是加法,是治本。但在实际工作中,各级领导对环保的重视程度远远强于林业。
2.2 观念问题
林业与生态辽宁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些地方政府甚至主要领导都是以林业的产值来评价林业的地位,以林业的经济贡献来评判林业的作用。而林业周期长,出政绩慢,林业工作难以走到前台。
2.3 定位问题
长期以来,林业仅仅被定位在经济门类,其重大的生态价值、重要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功能被忽视。很多领导存在着重眼前、轻长远,重经济、轻生态的思想意识,对林业的定位出现偏差,重视不够。
3 依托林业,发展生态辽宁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要坚守林地红线,把森林资源保护放在生态辽宁建设的首要位置。严格林地用途管制,严禁擅自改变林地用途,严格执行林地定额管理,从严控制经营性开发项目地。要提高占用林地的成本,用市场机制引导节约集约使用林地。必须遵守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和凭证采伐制度,严禁以森林抚育为名伐木取材,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确保不出现乱砍滥伐现象。
3.2 推进林权制度改革
依托辽宁产权制度改革推动生态辽宁建设。通过林权流转,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林区人民对森林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依托东北林业产权交易中心,促进林权林产品流转,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林业,促进森林资源保护,增加农民收入。做好林权抵押、森林保险、林权入股等工作,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生态辽宁建设。
3.3 加快生态补偿
健全辽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利用东北林业产权交易中心森林碳汇交易模块,开展森林碳汇交易,使森林生态效益得到社会认可,实现森林生态效益货币化及区域协调发展。完善林木良种、造林、森林抚育的补贴政策,以及生态产业贴息贷款、保险保费补贴、税收优惠和减免等政策。
3.4 完善林业信息化建设
依托“互联网+”林业,加强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林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辽宁林业信息化水平。主要包括:一是信息采集系统。通过林区物联网的构建,建立起全方位的、立体的信息采集系统,实现林业各类数据信息实时采集。二是信息处理系统。通过建立现代化信息数据处理中心,及时分析识别、准确研判战略性、苗头性和潜在性问题。三是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制定预防应对方案,以信息采集和处理为依据,自动化、智能化分析预判林业各种情况和趋势,提高林业重大决策的科学性、预见性、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