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用标准化有助于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2017-05-12林竹盛

中国信用 2017年1期
关键词:诚信信用标准化

林竹盛

为了实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对信用标准化建立的目标,建立国家级社会信用标准体系,需要科学的社会信用理论和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完善的信用标准形成渠道,以及广泛的社会信用标准的应用场景和平台,才能有效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度重视。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明确指出,信用标准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依据之一,建立健全社会信用标准体系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至2020年我国应该基本建立社会信用基础性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一、社会信用标准化建设的现状

信,是价值理念,是行为指南。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诚信理念培养已经是我国目前社会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要“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让失信者寸步难行”。为了推进社会信用的进一步发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通过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曾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会中对信用工作概括为:“机遇难得,成效显著,任务艰巨”。

信用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它涉及到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人在社会中的定位等等。建设完善的社会信用标准体系,有助于对经济活动中的信用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有条不紊的运行,为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信用环境,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2016年7月,全国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主要负责社会信用领域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自此,我国社会信用标准体系建设有了规范化发展。

二、社会信用标准化建设中的问题

目前我国社会信用标准化建设还不能完全满足中央对社会信用标准的要求,社会信用标准体系建设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信用标准制定理论基础薄弱

我国缺少系统、完整的信用基础理论来规范和调整社会信用标准的各个层次以及不同维度的规则制定,导致信用标准制定的过程中往往出现缺乏理论支撑的困境。

(二)缺乏诚信价值观、诚信文化的评测技术

按照我国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而在社会信用标准的建立中,往往忽略了或者是没有理论与技术对价值观和诚信文化进行测量,这也大大降低了信用标准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三)信用标准形成的渠道规范问题

根据国际信用标准形成的经验,信用标准形成渠道之一是征信机构的信用管理技术发展形成的技术来源型标准。第二个渠道是行业协会通过行业发展的特点进行规范形成的行业信用来源型标准。但是现在两个渠道出现了并行发展的趋势,如何更好的将两者结合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四)社会信用标准的应用场景限制

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标准建设不仅仅是规范的制定,更要增强其在不同应用场景的适用性,才能更好的发挥社会信用标准的普及性并扩大其推广作用。

四、基于VCS技术的社会信用标准化建设

信用标准化建设是着眼于现在、服务于未来的实际工作,如何更好的发挥信用标准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作用,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规范的标准形成渠道,在更多的应用平台和场景中发挥信用标准的作用。

(一)VCS信用创新理论与信用管理技术

基于VCS(Value价值观—Competitiveness竞争力—Social responsibility社会责任)信用创新理论与信用管理技术(中大信安能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独自研发),可以增强社会信用标准的科学性和适用性。该技术突破性地增加了对诚信价值观的评测,对信用文化的间接评价。经过实践验证,VCS理论和技术更适用于社会信用标准的制定和使用,能够有效解决信用标准不统一、不规范的问题,完善国家级社会信用标准和健全的社会诚信制度。

VCS信用理论以诚信价值观为核心,V价值观、C竞争力以及S社会责任三个维度互为支撑。VCS理论中的V价值观,是信用主体的诚信价值观,在守信与失信之间的价值取向,通常以文化为体现,展现精神文明发展水平。C竞争力是信用主体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维持合规度的能力的体现,受到信用主体价值观文化的影响而展现的能力。S社会责任是信用主体在社会活动中承载社会关系中的责任和利益,以及对社会秩序的影响,是在价值观指引下,通过竞争力体现的,是诚信文化对社会关系的外化作用。

(二)社会信用标准形成渠道

社会信用标准形成渠道需要两个因素,企业实践中的信用管理技术与行业信用标准制度。中大信通过企业信用评价实践的不断验证,独创的VCS信用管理技术已经使用到国家信用标准的制定。同时,中大信积极开展与国家行业协会的合作,现已与50多家国家级行业协会建立合作关系,及时有效的获取行业规范标准的需求,将信用管理技术与行业协会规范制度有机结合,实现了标准形成渠道的完整性。

(三)社会信用国家标准的制定

基于以上条件,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与中大信合作,利用VCS理论和评价技术,制定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社会信用国家标准。包括:信用基础标准、信用技术标准、信用产品标准等等。

信用基础标准是社会信用标准体系建设基础,信用技术标准规定了涉及信用活动关键技术内容,信用产品标准是为规范信用产品的各项要求而定制的标准。目前发布的标准有《企业信用评价指标》(GB/T 23794-2015 )《 企 业信用评估报告编制指南》(GB/T 31953-2015)等等。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联合中大信,应用VCS信用管理技术,计划每年开发8套国家信用标准,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

(四)社会信用标准应用场景与平台

如何将信用标准应用到信用管理中,中大信在2016年10月1日建立了社会信用大数据在线征信综合服务平台泰州分平台。按照已经制定的国家信用体系规范标准,应用VCS信用管理技术,完成了覆盖泰州市全领域的信用信息大数据平台建设,以大数据平台的方式有效推广信用标准的应用。

社会信用标准化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通过坚实的信用理论和标准制定技术、标准制定的技术渠道,在“标准制定—意见反馈—标准修订”等环节中,对社会信用标准体系不断优化,制定开发科学有效的国家信用标准。通过标准的制定,既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好夯实的基础,也为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规范推广的途径和平台。

猜你喜欢

诚信信用标准化
标准化简述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信用中国网
信用中国网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信用消费有多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