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新机制完善张江科学城城市配套打造世界最好科学城

2017-05-12■文/陈

张江科技评论 2017年2期
关键词:张江科学城医疗

■文 /陈 炜

陈炜,上海浦东新区张江平台经济研究院院长,首席研究员。

张江科学城建设围绕创新、健康、绿色,以需求导向和机制创新优化城市十大配套。

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上海要建设“令人向往的卓越的全球城市”,着力打造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张江科学城作为上海未来5年城市建设的亮点,将实现从园到城、从技术到科学、从产业集聚区到市级公共中心、从国家级示范区到世界级科创中心增长极的产城融合功能升级。

张江科学城空间规划“一心一核、多圈多点、森林绕城”:“一心”就是以张江北部为载体、以科创为特色的市级城市副中心;“一核”就是以张江南部国际医学园区为载体的南部城市公共活动核心区;“多圈”就是以轨道交通站点为依托的城市商圈和城市生活圈;“多点”就是把所有的办公楼宇、旧厂房都改造布局成众创空间;“森林绕城”就是在张江科学城内部板块之间以楔形绿地和绿带间隔,在南部形成绕城林带。

目前,科学城范围内已集聚了一批高校、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双创”人才、众创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生物医药、信息技术、通信等主导产业优势突出。张江科学城的创新驱动模式在上海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都可以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但距全球领先的科学城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一是技术创新有待于提升到科学创新,未来以产学研合作形成基础创新、技术创新、应用创新的高端创新链;二是城市功能配套不足,城市更新和产城融合有待大力推进;三是人才居住和综合交通有待加强,要让人留得住、车流得动;四是城市品质内涵和创新创业人文环境有待提升。

张江科学城建设要以发展愿景和空间规划引领功能,以功能引领形态,以改革引领建设;以人才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增强获得感和满意度;对照国际标准,补齐城市化配套的“短板”,搭建创新平台,体现集中度和显示度;精心组织、政企联动,实现城市公共服务配套全面提升。

科学城新定位:创新新城、健康新城、绿色新城

经过25年的聚焦发展,张江在以坚实的基础迈向世界最好的科学城。张江科学城是以世界级科学大设施、大平台、大机构为支撑的创新新城,以中国“医谷”和“药谷”联动为支撑的健康新城,以森林绕城、绿色经济和人与自然和谐为支撑的绿色新城。

●创新新城聚焦国家大科学中心和人才“双创”

落实“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战略目标,需以国家实验室片区为空间载体,集聚国家大科学设施、高水平创新型大学、科研机构和跨国研发企业中心以及全球顶尖创新人才,突出科技商务文化等创新要素复合(TBC),使张江科学城发展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之地,新产业的培育之地,并最终形成“四个汇聚”的创新创业集聚效应:汇聚最有活力的战略人才、领军人才和年轻俊才“双创”团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汇聚最前沿、最高端的科学大设施、研发大平台、科研大机构,带动支撑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智能制造、量子通信、商务飞机等创新成果的研发、转化和示范应用;汇聚最具成长性的创新企业主体,培育一批引擎企业;汇聚投贷孵结合的科技金融,以资本的力量促进优势产业创新创业和集聚发展。

●健康新城聚焦国际医学园区

“十三五”期间,上海将规划推进亚洲医学中心城市建设和健康城市建设,张江科学城作为上海市级城市副中心,将重点突出全球科创中心以及亚太医学中心和医疗服务中心的功能,与中心城区的金融、贸易、商业中心功能优势互补。张江科学城将被打造成代表中国医学创新发展最高水准的健康新城,成为上海医学研究中心、医疗服务中心、健康城市核心示范区、国内外高端医疗科创资源和服务机构集聚地。

国际医学园区将成为张江科学城的“城中城”,实施集“医、教、研、创、产”为一体的产城融合、创城融合战略,围绕“生命卫士、健康家园”的主题,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进一步优化国际医院区、国际康复区、医学院校区、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产业区、医学研发区和国际商务区的功能社区规划建设,发挥质子重离子医院、国际医学中心等的引领作用。园区还将引进、集聚德舟国际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荷美尔肿瘤研究院、中美骨科医院、国际眼视光医院等一批国际一流医疗机构,打造一批精准医疗、智慧医疗、临床转化医疗的功能性创新服务平台,培育一批康复中心、健身中心、美容中心,建设一批环境优美、健身医疗设施配套的人才居住健康社区,配套国际生命健康会展中心、生命健康科技馆和博物馆、健康商业中心,展现张江科学城生物医药产业升级方向和产城融合健康新貌。

●绿色新城突出森林绕城

“绿色”是指以科学城绕城林带为特色,打造生态最优美、景观最宜人、环境最优质的绿色新城,使之成为花园式城区、水乡式社区,成为低碳环保、宜居宜业的东方威尼斯。张江北部要围绕生态绿地、川杨河和张家浜等各级水系、道路绿带建设水绿生态系统;张江南部依托现有保存完好的“多纵多横多网”水系网络、占地三分之二的绿地等自然肌理,以及绕城林带,保护水清树绿的自然生态。按照低碳环保、宜居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张江将提升绿化、清洁水系、完善教育、活跃文化、健全医疗、便利健身、便捷交通、改善停车、配套环保、加强消防,建设适宜的居住社区、舒适的生活空间、完善的公共服务和优质的生态环境,构建步行、骑行绿道网络,满足人们健身、休憩、社交、户外活动和慢行需求,打造生态优美、宜业宜居的绿色新城。

以制度创新优化十大城市配套

张江科学城已经启动科学设施、公共配套、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四个一批”项目建设,建议进一步以制度创新加快建设居住、教育、交通、医疗、商业、文化、体育、生态、金融、网络等10个方面配套设施,使之成为“科研要素更集聚、创新创业更活跃、生活服务更完善、交通出行更便捷、生态环境更优美、文化氛围更浓厚”的世界一流科学城,成为以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和青年创新人才为主,以科创为特色,集创业工作、生活学习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新型宜居城区和市级公共中心。

●配套一:以租赁房机制提升居住功能

科学城应率先探索租赁房的土地改革和税制改革,增加居住用地,新增住宅全部用作租赁房,提高研发、工业用地的人才公寓和宿舍配套比例,同时以税费改革降低住宅建设和供应成本,支持企事业单位利用存量用地建设员工宿舍,满足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高标准、个性化的居住需求,为各类人才在科学城居住提供经济适用、性价比高的公租房。

●配套二:以市场化机制优化优质教育配套功能

科学城应大力推进高水准公立学校建设,引入重点和知名品牌学校分校,以“民办公助”机制支持建设国际学校和民办学校,同时,试点凭工作证解决人才子女入学问题,破解科学城人才子女的入托难、入园难、入学难的问题。科学城还可引进研究型大学和创业学院,鼓励外资兴办职业学校,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创业和职业人才培训。

●配套三:以中心城标准完善便捷交通功能

科学城应以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作为便捷交通的支柱,轨道交通站点覆盖率达到中心城平均水平,轨交要整体加强短驳功能,公交车要按功能街区、上下班高峰动态调整配套,实现与城市中心45分钟快速便捷轨交联系。要完善科学城交通,还应优化地面交通系统,分区域、分类型加密道路网及慢行通道,特别是地铁站周边道路要通畅,外部衔接要通达,加强公共停车场和充电桩停车位建设,鼓励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系统,以新机制支持员工使用拼车、共享单车、网约车平台等共享交通。

●配套四:以国际化机制打造亚太医疗服务中心功能

科学城应推进医疗服务先行先试,改革医疗服务用地制度,率先探索以土地划拨和地价补贴、用地性质弹性机制等方式,引进三甲医院和国内外高端医疗机构。同时,科学城应构建以三甲医院为龙头,专科医院、社区医院和第三方检测平台、养老康复、精准医疗、远程医疗相配套的多层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科学城还应全力发挥“一心一核”区域的高端综合性临床服务功能,在科创和产业集聚区设立医务室、基础医疗诊断治疗室,在健康社区设立社区医院,全面推广家庭医生制度,在办公楼宇设立医疗工作站、口腔护理工作室。

●配套五:以地铁站商圈化和便利化打造商业生活中心功能

参照张江核心区长泰广场的做法,科学城应在地铁站和园区中心位置规划布局商圈和生活圈,引进知名品牌,建立商业、交通、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商业综合体。同时,科学城还应探索以弹性用房政策和补贴政策,加强办公楼宇商业设施配套,配套公共食堂、餐饮店、24小时连锁品牌便利店、咖啡厅等,探索给予免租金和财税优惠等支持,以市场化推进打造“商办住”一体的创业商业街区。

●配套六:以创新模式打造科技文化活动中心功能

科学城应以政府引导、官助民办等新模式,塑造具有科学城地域特色的文化格局,加快建设科学会堂、综合图书馆、医疗数字图书馆、博物馆,建设文化街区和社区文化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儿童游乐场所,拓展建设文化创意园,鼓励支持企业开展面向社会的企业科技节、产业论坛、企业文化节等文化活动。营造丰富的文化交往空间,保护老街古镇。

●配套七:以全民健身导向优化体育配套功能

科学城应建设综合体育馆、健身中心、水上运动场所、室外体育场所,并配套游泳、羽毛球、品牌健身、乒乓球、骑行绿道、健身步道等设施;鼓励支持高校、中小学等的体育场所对公众开放;发展智慧体育,组织开展科技体育节、国际电子竞技比赛、虚拟跑步节等。

●配套八:以水绿生态导向提升绿色生态功能

科学城建设要突显水、绿等自然生态肌理特色,打造科学城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态环境,构建“点、线、面、廊”相结合的城市绿化系统,以街心花园、社区花园、绿色建筑为“点”,以周祝公路、康新公路等路网为“线”,以主题公园、未来公园等集中绿化的大型公园为“面”,以森林绕城和外环绿带为“廊”,营造风景宜人、绿色清新的开放空间和生活环境。科学城应按照国际标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完善园区危废收集系统,加强园区消防及污水管网建设,建立生态环境大数据监测系统。

●配套九:围绕创新链打造科技金融配套链功能

科学城需重视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配套,建设张江科技金融大厦和科技金融街区,围绕创新链搭建资金链,集聚天使投资、创业投资(VC)、产业投资(PE)、股权融资、小贷公司、融资担保、科技银行、征信机构、证券公司、科技保险、跨境融资服务机构、融资租赁、商业保理、金融安全保障机构、货币兑换等金融机构。

●配套十:以大数据应用提升科学城信息网络功能

科学城应充分发挥大数据对科学城建设的科学规划、实时监测、精准治理、高效服务4个方面重要作用,推进科学城建设和产业升级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以大数据优化基础设施规划,加大新一代基础通信设施建设,公共场所实现Wi-Fi全覆盖,整体提升通信基础设施和高品质信息化服务。科学城还应建立“大数据+互联网+各类行业创新”的“科创云”平台,大力发挥大数据在建设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园区、智慧城区、智慧商圈、智慧社区、智慧家庭、智慧楼宇等综合信息服务和精准检测上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张江科学城医疗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南沙未来15年最重要规划出炉!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
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干细胞转化医学产业基地简介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张江:不断迭代升级的科创之城
北京怀柔科学城创新小镇投用
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广州科学城
神秘的科学城
起马转中炮对屏风马布局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