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户外运动风险评估研究
2017-05-12郭健
郭 健
(辽宁工业大学体育部,辽宁 锦州 121001)
登山户外运动风险评估研究
郭 健
(辽宁工业大学体育部,辽宁 锦州 121001)
本文通过专家技术评估法对辨识出来的50项登山户外运动风险因子进行评估,并利用风险评价指数矩阵对风险评估结果进行了定性分级,共评估出10项一级风险因子、32项二级风险因子和8项三级风险因子,以期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以保障登山户外运动安全、健康、可持续性地发展。
登山;户外运动;风险评估
户外运动是近几十年来在世界各地风行起来的在自然环境下进行的体育活动,尤其是登山户外运动与徒步穿越和徒步已成为大众最熟悉和最欢迎的三大户外运动项目。但在登山户外运动迅速发展的同时,安全问题也屡见不鲜。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共发生160起登山户外运动事故,事故总人数为689人,死亡和失踪的事故有55起,共造成63人死亡,更是创造了历史最高点 。我国登山户外运动意外事故频发,不仅暴露出我国登山户外运动安全保障体系、紧急救援体系等方面不够完善,更重要的暴露出登山者对登山户外运动风险管理能力的不足,而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对登山户外运动风险评估进行研究,以期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以保障登山户外运动安全、健康、可持续性地发展。
1 风险评估方法
风险评估的方法主要有风险坐标图法、层次分析法、关键风险指标法、关联图法和专家技术评估法等。根据登山户外运动的风险管理特点,本研究主要采用专家技术评估法来对登山户外运动进行风险评估。专家技术评估法是在进行风险辨识的基础上,让登山户外运动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评估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及其后果,确定风险等级及风险处理的优先顺序,是一种可靠而实用的风险评估手段。
2 风险评估标准
本研究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通过对相关户外专家的走访调查,将登山户外运动风险严重性分为灾难性的、严重的、轻度的和轻微的;其伤害程度分别为死亡或永久性残疾、骨折等住院治疗、扭伤刮伤等以及皮外伤、轻微伤等。将登山户外运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分为频繁、很可能、有时、极少和几乎不可能5个等级。
3 风险定性分级方法
风险严重性等级和风险概率等级的组合,用半定量打分法的思想,构成风险评价指数矩阵,如表1。应用表1中的数值对风险进行分级,这种方法称作评价指数矩阵法,是一种评价风险水平和确定风险的简单方法。
用矩阵中的指数的大小作为风险分级准则,即指数1~5为一级风险,是在登山户外运动中不能接受的,如死亡或永久性残疾等;6~9为二级风险,是不希望有的风险,如骨折等;10~17的是3级风险,是有条件接受的风险,如扭伤、刮伤等;18~20的是四级风险,是完全可以接受的风险,如皮外伤、轻微伤等。
表1 风险定性分级矩阵
4 登山户外运动风险的辨识
通过分析2010—2014年5年间国家体育总局登山中心发布的山难报告,辨识出造成登山户外运动风险的因子共有50项,再将其进行分类,最终确定将登山户外运动风险分为人的风险、装备风险、环境风险、团队风险和规则风险等5大风险源。
5 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根据风险评估标准编制了《登山户外运动风险评估调查表》,然后请登山户外运动相关专家学者及经常参加户外运动者,对登山户外运动中存在的风险的严重性和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评分。其中,将登山户外运动风险结果的严重性的4个等级分别赋予1分(灾难的)、2分(严重的)、3分(轻度的)和4分(轻微的);将登山户外运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的5个等级分别赋予1分(频繁)、2分(很可能)、3分(有时)、4分(极少)和5分(几乎不可能)。共发放问卷50份,最终得到的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登山户外运动风险评估结果表
5.1 人的风险
通过对登山户外运动中“人的风险”的评估可知,其中风险因素“身体突发疾病”和“迷路”排列前2位,都属于一级风险因素。这2种风险尽管发生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是发生后的后果却很严重,尤其是在登山过程中身体突发疾病,如果抢救不及时,就有很大的生命危险。对于“迷路”,尤其是在陌生的环境中迷路或者在登山过程中遇上天黑、雾、雪、雨等恶劣天气,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或装备物资不足的登山者很难自己找到回去的路可见,“迷路”也将对登山者造成极大的威胁。
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登山户外运动中,经验不足且缺乏专业技能的登山者大有人在,而由于经验/技能不足导致的户外事故也屡见不鲜。现在的登山户外运动,组织形式一般为多人团队行动。在团队登山中,如果不服从领队指挥,脱离团队冒险逞能或单独行动,或在登山过程中自我保护意识差或注意力分散都将产生严重的风险,因此在登山户外运动中我们要避免或控制这些风险的发生。
领队是一个登山团队的核心,应该具有较强的风险辨别和事故应变能力,以及丰富的户外经验、过硬的登山技能和强烈的责任感。通过风险评估可知,“风险辨别能力差”和“事故应变能力差”属于一级风险因素,“经验/技能不足”和“缺乏责任感”属于二级风险因素,而“活动策划不合理”属于三级风险因素。
5.2 装备风险
对登山户外运动中风险源“装备风险”进行评估后可知,风险源“装备准备”和“装备使用”中的风险因素均为二级风险因素。在进行登山户外运动前,必须要根据登山目标的不同准备合适的装备和充足的物资,如果装备和物资准备不充分、不适应活动的需要或装备性能差,都将加大户外风险的出现。比如,在登山户外运动中,用普通手电代替户外专用手电,用普通手机代替卫星电话,用普通绳索代替登山专业绳索等,均将大大增加户外风险的出现。而在装备使用方面,登山者应该对装备的操作流程熟练。
5.3 环境风险
由表2可知,“自然环境”风险源中“山体滑坡”“落石”“雷电袭击”“雪崩/冰崩”和“山洪/洪水”等风险因素均属于一级风险。登山户外运动是在野外进行的一项体育运动,难免会遇到恶劣的自然灾害,尽管上述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较小,但一旦发生将带来灾难性后果。因此,在登山户外运动中,必须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提前辨识,以优先防范或回避这些风险的发生。
通过评估,“恶劣天气”“复杂植被”“悬崖/裂缝”和“有毒植物”属于二级风险因素。在登山户外运动中,如果遇上这些风险因素,需做好充分准备,谨慎应对,以免意外事故的发生。此外,“陡坡”和“天黑”属于三级风险因素。
在“人文环境”风险源中,“救援不及时”为一级风险因素。由于登山户外运动在我国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存在着救援制度不够完善、救援队伍不够专业、救援系统不够全面等问题,如果在登山户外运动中需要紧急救援,救援及时与否将直接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性。风险因素“无有效保护措施”为二级风险因素,由于人为疏忽或山林管理不完善等因素,在一些危险路段或悬崖近处无保护围栏或警示提醒标志而导致的登山事故也屡见不鲜。
5.4 团队风险
通过对风险源“团队风险”的评估得知,风险因素“缺乏领队”“对个体缺少关注”“团队能力欠缺”“缺乏团队精神”“搞小团体”等均属于二级风险因素,“分工不明”“活动设计不合理”“目标不明确”等属于三级风险因素。由于很多的登山活动是通过网上论坛招募、QQ群组织及网络AA制形式进行组队的,通过这种方式组建的户外队伍,队友之间不熟悉,体能差异大,不了解对方的户外经验和技能熟悉程度,最终导致团队能力欠缺、缺乏团队精神、遇到困难搞小团体、缺少对不同个体的关注等,更谈不上目标清晰、分工明确、活动设计合理等,这就大大增加了登山户外活动的风险。
5.5 规则风险
通过风险评估后发现,风险源“规则风险”中风险因素均为二级风险因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登山户外运动而言更是如此。在攀登未开放的山林或未开发区域时必须要获得登山许可方可进山,在进山后要严格遵守山林管理规定,严谨私自攀登危险地段或踏入明令禁止的区域。此外,在进行登山户外运动时按行程规划前行和建立完善的救助系统(如随身携带急救药物或队医随行)等是登山户外运动的基本守则。但在实际的登山户外活动中,可能会因人为贪玩或天气突变等原因改变行程和路线,以致走不熟悉的路线或赶时间等,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6 结 语
登山户外运动的风险评估对登山户外运动的风险管理而言,是一项极其重要而复杂的工作。本研究是在专家技术评估法的基础上,利用风险评价指数矩阵对风险评估结果进行了分类并进行了初步探讨,期望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以保障登山户外运动安全、健康、可持续性的顺利发展。
[1]中国登山协会. 中国大陆登山户外运动事故报告书[R].北京:中国登山协会,登山户外运动事故调查研究小组, 2015.
[2]孙立新. 风险管理:原理、方法与应用[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106.
[3]薛科展.户外徒步运动事故统计及安全风险评估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3.
[4]罗云. 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28.
G826
A
1674-151X(2017)01-137-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2.071
投稿日期:2016-11-18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编号:W2015206)。
郭健(1981—),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户外运动理论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