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历史文化彰显文化名城
2017-05-11邹峰毅
邹峰毅
摘 要: 科学挖掘、保护和利用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有效切入点。历史文化名城淮安,文化遗产底蕴丰厚,彰显着“运河之都”运河文化的内函特质;挖掘开发文化遗产资源,是夯实城市文化建设的基础;科学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切实加强城市文化建设,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特质,彰显文化名城,有效推进城市社会文化大发展。
关键词:传承 文化遗产 保护和利用 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1-0389-02
文化是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体现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显著标志,是城市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城市文化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是时间和实践的积淀,是生生不息的发展过程。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不可能割断历史,也不可能脱离时代,必须继承和发扬历史留下的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城市建设的新要求,结合大众文化生活的新需要,加以继承、发展和创新。“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是关系广大发展中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1]。在文化建设的战略导向下,大小城市在各自的发展规划中都把城市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和内容纳入其中,而最能被接受、认可的,莫过于一个城市独具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它是彰显城市特色、城市文化、城市品牌的基础。依托丰厚的城市文化遗产底蕴,科学地挖掘、保护和利用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切实加强城市文化建设的一条显而易见的捷径和抓手,这也将是当前和今后城市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有效切入点和显著走向。
一、淮安文化遗产的特质与“运河之都”的内涵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文化遗产是城市历史文化的支点,区域个性化文化的根本所在。淮安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的美誉。
淮安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通邗沟,为大运河最早的河段之一。隋朝大运河全线贯通,淮安作为“江船达扬州入淮,汴船自清口达河阴”的中转站,地位重要,商旅辐辏,城市繁荣。元代以后,淮安的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凸显。明清时期,确立以内河为主的漕粮运输制度,设立统管全国漕运的理漕长官,驻节淮安府。据光绪《淮安府志.漕运》记载:凡湖广、江西、浙江、江南之粮艘,衔尾而至山阳,经漕督盘查,以次出运河。漕政通乎七省,而山阳实咽喉要地也。负责督运的漕运总兵官驻节于此,与漕运总督并称文、武二院。明朝在淮安建立全国规模最大的漕船制造厂,在清江浦建有规模宏大的漕粮转搬仓“淮安常盈仓”,刑部派有专官驻淮,称漕运理刑刑部。清代漕、河管理机构分设,河道总督初设山东济宁,康熙十六年,始迁于淮安清江浦。
明清的淮安,已成为当时大运河沿线的漕运指挥中心、河道治理中心、漕船制造中心、粮食储备中心、淮北食盐集散中心。淮安古城“俨如省会”,繁华的商业经济、发达的交通、集聚的文化中心,日益彰显出“运河之都”这一璀璨明珠丰富多样、个性鲜明的内函,构画出“运河之都”城市文化的亮丽景观和历史年轮。
“运河之都”淮安有近千处历史文化遗存,周恩来故居、明祖陵、淮安府衙、苏皖边区政府旧址和洪湖大堤5处文化遗存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9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41处,国有馆藏珍贵文物近2000件。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杭大运河保护范围的有16处文化遗存,有:漕运总督署遗址、古末口遗址、河下古镇、楚州西北运河东岸石堤、裴荫森故居、淮安钞关遗址、清江大闸、丰济仓、清晏园、清江浦楼、清真寺、码头三闸、乾隆阅河诗碑、御制重修惠济祠碑、古清口、竹络坝。非遗传承项目众多,有:淮海戏、淮剧(西路淮剧的代表)、十番锣鼓、渔鼓舞、清淮调、马头舞、补缸担、蛋雕、撕纸画等,其中,淮海戏、淮剧(西路淮剧的代表)、十番锣鼓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人故居中有:一代伟人周恩来故居、大军事家韩信故居、《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故居、京剧“通天教主”王瑶卿故居、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周信芳故居等。与大运河有关的遗迹有:清江大闸与码头“三闸”遗址、清江督造船厂和淮安常盈仓遗址、潜运总督署与河道总督署遗址、古末口与古清口遗址、淮安钞关遗址、陈潘二公祠、清江浦楼、西坝盐商遗迹、杨庄正泰浴室、河下古镇、码头古镇等。
2006年5月,“运河之都”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淮安市召开。同年,淮安市委、市政府将“运河之都”列为淮安五大城市名片之一。2008年中国大运河第四届文化节上,中国古都学会授予淮安市“运河之都”铜牌。
二、挖掘开发文化遗产资源,夯实城市文化建设基础
对于城市文化建设来说,个性和特点就是资源,就是优势。越是个性化的,越具有典型性。每个地域、每个城市因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宗教、民风和民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都会产生区域特征的文化表现形式,留下宝贵的物质的或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形成别具个性、明显区域特色的文化烙印。
追溯城市文化根源,无不把基础奠定在一个城市文化遗产资源的挖掘上,保护和开发利用城市文化遗产资源,在独有的文化遗产和美学积淀的基石上打造具有纵深感和立体感的城市文化品牌。
近年来,淮安市对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工作极其重视。在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启动《淮安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工程》,全面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市、县区分别成立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文物普查工作队和工作组;漕运博物馆于2007年12月正式兴建;完成陈潘二公祠移址复建工程;面向全国广泛征集数千条大运河楹联馆的橄联;淮安名人馆正式对外开放;完成淮安府用房及仪门、润州会馆、岔河石桥、淮安钞关南段、洪泽左家楼、清江大闸等十多个维修保护工程。同时,地下文物抢救有序开展,先后完成夹河明清墓群、范家港遗址、翔宇花园唐代古墓葬、金城桥明代墓葬、南阳汉墓、营东清代诰命夫人墓葬等的发掘和保护。在全市范围内,由点到面,文物保护、维修和抢救性保护维修工程有序開展。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2003年淮安淮扬菜美食文化节举办首届“民间艺术节”,整理出许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飘曳出古朴淮海气息的民间传统特色文艺形式,如“十番锣鼓”,它是楚州区特有的民间艺术奇葩,源于官艇后传入民间,既有江南音乐的阴柔之美,又有北方音乐的粗犷和阳刚之气,是南北艺术融汇和重塑的产物。又如“打莲湘”原名莲响,又称咔拉机,相传于元朝时期,经过历代艺人的传承变革,形成不同的风格流派,可谓:梅开五福地,花绽七彩虹,乡韵曲之本,莲湘舞之魂。再如金湖的“闵桥秧歌”、“闵桥剪纸”、洪泽的“渔鼓舞”、楚州的“南闸民歌”等等。2008年就启动《淮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由政府组织实施对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民间文学、传统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美术、民间手工技艺、人生礼仪、民间信仰、民间知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保护。全面普查、摸底,开展非遗项目整理、保护和申报工作,制定长远的保护工程总体规划,分阶段、有重点、逐步实施。传统节日期间,集中开展非遗项目的宣传、推介活动。市政府公布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如今“淮海戏”、“十番锣鼓”等,现已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有效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挖掘文化遗产,开发历史文化的精髓,依据现代社会的发展特点,运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打造具有代表性特色的文化品牌,并赋予时代的内涵,发挥其现代价值和意义。“韩信城”的开发利用、“里运河历史文化风貌带”的建设开发等等,都是继承于原有的生动鲜活、充满区域气息的文化遗产之神韵,发扬历史文化特色和精华,进行创新发展。
三、科学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切实加强城市文化建设
文化遗产保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文化建设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文化遗产作为城市文化发展平台的基础支柱,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纵深认识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地位和作用,唤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视,切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实现其在城市文化建设中自身的宝贵价值。
以人为本,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上,就是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地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把挖掘、保护、繁荣和发展文化遗产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工作。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更是提出人、社会与自然资源要持久协调发展的新思想。以可持续发展观念指导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从现实需要和长远需要出发,可最大限度地拓宽文化遗产的发展空间,发挥城市文化遗产的效能,为城市文化建设服务。
因此,城市文化建设不能舍弃区域历史、人类文化遗产,否则,城市文化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基之厦。
四、依托丰厚的文化遗产底蕴,推进城市社会文化大发展
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化遗产本身就是城市社会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动力。文化遗产理应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相结合,形成地方特色文化产业,追求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文化事业,一部分是文化产业。群众文化工作属于文化事业范畴,但是,群众文化的发展,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人民群众文化消费需求的扩大和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则会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提供重要的支撑和动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但可以在群众文化建设上找到很好的结合点,而且可以形成良性互动”[2]。
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和城市特色文化产业在文化建设中既相互区分又相互依赖、相互补充。抓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公益性,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发展城市文化产业,让文化遗产的优势深入到旅游、餐饮、文化产业等多项城市社会事业中,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特色文化服务,使文化遗产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一股强大动力,真正为社会发展服务,为建设和谐、小康社会服务。
实践证明,淮安淮扬菜美食文化节、盱眙龙虾节、金湖荷花节等活动的举办、清江浦的开发利用、里运河历史文化风貌带的工程建设等等,对淮安市的招商引资,对整合资源、扩大就业、造就文化型主导产业推动全市经济发展,对塑造城市文化品牌、创建城市特色文化名片,都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无不体现出文化遗产的自身价值,为推进淮安“运河之都”城市文化建设服务,为淮安的社会文化大发展服务,达到文化遗产保护的预期目标和效能。
可见,文化遗产是当代人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重要资源,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根基,是对城市文化内涵解释、归属和推证的重大支柱,它不可复制、不可再生。我们有责任守护好这一资源,最终归属于我们的子孙后代。文化遗产能否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能否得以全面发展,取决于文化遗产保护能否溶进文化建设的大环境中,能否社会化、能否调动起社会各方面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
总之,文化遗产保护要开疆拓土,从挖掘走向利用,从家门走向社会,从小环境走向大环境,科学整合宝贵的文化遗产资源,通过拓展文化遗产的空间,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常青、蓬勃发展的生态环境。依托“运河之都”丰厚的文化遗产底蕴,挖掘、保护、开发和利用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特质,科学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不断提升历史文化名城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以独具的文化遗产拓展城市文化建设,彰显文化名城,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文化大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江泽民文选第三卷》第400页
[2]戴珩,散谈群众文化,《文化新世纪》第37期,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