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原胶的生产及应用探讨
2017-05-11王良仓
王良仓
摘 要: 综述了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黄原胶的生产过程,黄原胶的主要性能及其在食品、化工等行业中的应用,不断提高其经济价值。
關键词:淀粉 黄原胶 生产 应用
中图分类号:TS2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1-0107-01
黄原胶,又称黄胶、汉生胶、黄单细胞多糖,是人类研究最深、商业化应用程度最高、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原料,用野油菜黄单胞杆菌,经微生物有氧发酵制取的胞外多糖。由于其独特的剪切稀释性质,良好的增稠性,理想的乳化稳定性,对酸、碱、热、反复冻融的高度稳定性以及对人体的完全无毒害等许多优越的特性,而在食品、石油、医药、日用化工等十几个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一、黄原胶的生产
1.培养基
黄单孢杆菌产生黄原胶常用的培养基是:以葡萄糖、蔗糖或玉米淀粉等为碳源,以蛋白质、鱼粉、豆粉或硝酸盐为氮源,加KH2PO4、MgSO4、CaCO3等无机盐和Fe2+、Mn2+、Zn2+等微量元素,以及生成促进剂谷氨酸、柠檬酸等合成。
2.生产工艺
①发酵液处理:通过使用离心、过滤、酶处理、次氯酸盐氧化、过滤及超滤浓缩等方法进行处理,除去黄原胶中的杂质与活性菌体。②沉淀反应:用钙盐、铝盐、季铵盐或酸沉淀法制取。③过滤沉淀物并进行洗涤。④干燥、粉碎、筛分、成品包装。
2.1工业级黄原胶的生产
提取工业级黄原胶,首先要经过灭菌处理,对活菌细胞灭杀,然后直接干燥,主要采用喷雾或滚筒干燥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会由于发酵液中水分含量高而加大能量的消耗,且降低成品的颜色与纯度,还增加成本;此外,还可以使用沉淀法,用钙盐、铵盐等使黄原胶发酵慢慢沉淀,见图1。
10%NaOH水溶液 2%GaCI2水溶液 ↓ ↓ 发酵液→调PH值→盐析→过滤→干燥→粉碎→包装→成品
图1钙盐沉淀法生产流程因其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用受到限制,因此国内一般发展食品级黄原胶。
2.2食品级黄原胶的生产
提取食用级的黄原胶,主要采用沉淀法,通常选用醇类作为沉淀剂,比如有甲醇、乙醇、异丙醇等低级醇。但由于醇的成本高,且可能对后期的生产与应用有影响,进而研究出采用非醇类法生产黄原胶,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且降低了生产成本,具体见图2。
菌种→种子罐→分级培养→接种→发酵罐(30℃、通气、搅拌、48-60h)→放罐→用稀盐酸调pH值为2→沉淀→脱水干燥→粉碎→黄色成品。
图2非醇法生产流程
二、黄原胶的应用
1.黄原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在食品工业中主要作为增稠剂、悬浮剂、乳化剂和稳定剂,尤其是稳定性非常强,即使在pH值为3-9,温度80-130℃的苛刻条件,也可以达到它基本稳定状况。此外,在食品工业中还可以应用于奶制品、果汁饮料、点心馅以及一些副食品的加工中,通过添加黄原胶并对其进行预处理,可以有效避免加工制成的成品出现失水现象。
2.黄原胶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
在石油工业中,通过使用黄原胶,明显提升石油的开采效率,因为黄原胶拥有较强的增粘、增稠、抗盐、抗污染能力。特别是在海洋、海滩、高卤层和永冻土层等艰险之地进行钻井作业,可以有效避免井喷事件的发生,且效果非常明显,此外低浓度的黄原胶水溶液就可保持水基井液的粘度、使钻井液有好的悬浮性能,这可防止井壁坍塌、抑制地层井喷、便于将切削下的碎石排出井外,其性能远远超过聚丙烯酰胺。黄原胶的磨阻特性相对较小,可以实现节能减耗的目标;再加上黄原胶具有较高的抗盐、耐高温性,从而提升油田的采油率,大约能提高10%以上。
3.黄原胶在其它工业中的应用
黄原胶也被广泛用于其他行业,可以用作釉浆悬浮剂和粘结剂,在陶瓷工业发挥重大作用,已经被作为一项重大技术革新;作为原料生产的凝胶泡沫灭火剂,主要针对森林、有机溶剂及其它化学品的灭火中,效果非常明显。在农业方面,可以充当灭虫剂以及肥料悬浮剂,促进作物生长,通过控制药物以及肥料的粘附,进而延长其有效期限;还可作为水基油墨和乳化油墨、胶体炸药、水溶性涂料、工业擦亮剂、除锈剂、湿法冶金的增稠剂,药物、化妆品的润滑剂,牙膏增稠剂,印染工业的载色剂等。
三、展望
黄原胶的生产增长很快,投资收益率比较高。在黄原胶生产成本中,电和蒸气成本约占总成本的40%,因此自备热电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随着热电企业逐渐介入黄原胶生产的趋势,以及我国黄原胶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黄原胶生产成本逐渐降低,我国黄原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比较强的竞争力,中国的黄原胶将会对国际市场造成很大影响,国际市场份额将会不断扩大。 另外,黄原胶在生产中所需的培养基,玉米淀粉占有很大的比例,这也给种植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商机,为促进农民增收,加快“三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齐艳玲,王凤梅.食品添加剂[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4.7
[2]杨玉红,陈淑范.食品微生物学[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1
[3]董义珍,袁仲.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