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子包衣剂对水稻盘育秧生长的影响

2017-05-11张志敏邓亮许炜孙志贵张运波

江苏农业科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药肥生理指标水稻

张志敏++邓亮+许炜++孙志贵++张运波++卢碧林

摘要:为了探讨种子包衣剂对水稻盘育秧秧苗生长效果的影响,以生产上常用的3种种子包衣剂为例,研究种子包衣对水稻盘育秧出苗、秧苗素质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包衣处理的出苗时间排序为霉灵>咪鲜·吡虫啉=CK>咪鲜胺;种子包衣剂防病效果排序为咪鲜胺>咪鲜·吡虫啉>霉灵>CK;3种包衣剂处理的盘育秧秧苗丙二醛(MDA)含量降低、叶绿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高,且提高了秧苗综合素质,表现在叶龄、最长根长、根数、叶长、叶宽、百株鲜质量、百株干质量等相对较高,其中咪鲜·吡虫啉包衣剂处理的秧苗,百株鲜质量、地上部百株干质量、百株干质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5.03%、33.33%、19.13%;咪鲜胺包衣处理秧苗在底土为半基质、全基质的处理中,叶绿素含量均显著提高,通过半基质处理,百株干质量提高了19.64%,并明显促进秧苗根系发育,秧苗的过氧化氢酶(CAT)、SOD活性分别提高了45.50%、5.17%,MDA含量降低了37.11%,从而提高了秧苗综合素质。由结果总体可以看出,霉灵处理的秧苗出苗时间较长,且对秧苗整齐度有一定影响;咪鲜·吡虫啉处理能明显增加秧苗光合干物质积累量;咪鲜胺处理可减少秧苗出苗时间,提升对苗病的防治效果;咪鲜胺包衣半基质处理的秧苗根系发达,干物质积累能力强。

关键词:水稻;种子包衣剂;盘育秧;秧苗生长;生理指标;药肥;秧苗素质

中图分类号: S351.1;S511.0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7)06-0052-0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成为我国水稻生产的主要途径[1]。在机插稻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盘育壮秧是关键。工厂化盘育秧具有省工省时、节约成本等生产特点,但受气候、苗床水分控制等因素影响,立枯病等苗病时常发生,导致秧苗素质不强甚至缺苗,从而影响机插质量[2-3]。包衣剂具有防治病虫害、减少环境污染[4]、种子消毒、缓慢释放药肥、提高作物抗逆性等作用,是实现水稻播种标准化、精量化、栽培管理轻型化及农业生产增收的重要途径[5-7]。

在传统湿润育苗过程中,水稻包衣剂具有增强秧苗抗逆性、抗病性,防治稻蓟马,促进秧苗根系生长与地上部干物质积累,提高秧苗综合素质和成秧率,增加有效穗数及产量等作用[8-11]。研究表明,不同水稻包衣剂对水稻生理生化过程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12],具体主要体现在丙二醛(MDA)含量的积累上。刘西莉等研究表明,药种质量比1 ∶40~1 ∶60的浸种型种衣剂处理的秧苗体内MDA的积累量显著低于对照处理,种衣剂处理能有效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13];张浩等研究表明,2.5%吡·咪、3%·咪等几种种衣剂均不能通过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来减缓自由基损害,成苗期2.5%吡·咪、3%·咪(悬浮种衣剂,药种质量比1 ∶50)会造成处理组叶片的MDA含量上升,从而产生自由基损害[14]。但是,以上2个研究在植物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方面的结果一致,种衣剂的使用对SOD、POD、CAT活性的增强有促进作用,可以保护膜结构免受活性氧伤害,维持其稳定性[13-14]。

机插盘育秧秧苗与传统湿润育秧相比,在生长环境、生长时间、水分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水稻包衣剂在工厂化盘育秧研究中报道的较少,水稻种子包衣剂对盘育秧的出苗、防病效果和生长生理过程的影响须要进一步明确。本研究以生产上应用的3种典型种子包衣剂为例,研究包衣剂对盘育秧出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探讨种衣剂包衣下盘育秧的病害防治及育秧效果,以期为包衣剂在工厂化育秧中的安全高效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试剂

供试水稻品种为全两优681,由湖北荃银种业有限公司提供。主要试剂为咪鲜·吡虫啉(2.5%悬浮种衣剂,湖南农大海特农化有限公司);霉灵(2.5%水剂,临朐华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咪鲜胺(45%微乳剂,陕西标正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1.2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5年5月5日在长江大学试验农场育秧大棚进行,采用工厂化育秧使用的塑料硬盘育秧试验,盘长 58 cm、宽28 cm。水稻种子晒后浸种36h后用咪鲜·呲虫啉水稻专用包衣剂(药种质量比1 ∶50)、咪鲜胺(药种质量比 1 ∶1 000)分别进行包衣处理;霉灵(药种质量比1 ∶50)在催芽至破口后包衣;以不进行包衣处理的种子为对照(CK)。催芽至破口后播种,每个处理设置4次重复。暗化出苗后,选择出苗情况较好的种子包衣剂进行进一步盘育秧营养土、半基質(40%基质+60%自然土)、全基质育苗对比试验。每盘用水稻精量播种器播种75g,播种后再覆4mm营养土。标记播种盘号后,叠放暗化处理2~3d,移至育秧棚中进行正常的育秧管理。

1.3测定分析方法

种子出苗率的调查。暗化处理出苗后在秧盘中取样调查种子的出苗率,计算方法如下:

出苗率=出苗数/种子数×100%。(1)

秧苗病害调查。苗期调查各处理苗期恶苗病和立枯病的发病情况并记录发病率,计算方法如下:

发病率=发病苗数/出苗数×100%。(2)

秧苗素质调查。播后15d每盘取40株考查秧苗素质,测定苗高、主茎叶龄、叶长、叶宽、叶鞘长、最长根长、根数(5 mm以上不定根数)。另取100株秧苗,测定植株百株鲜质量,地上部百株干质量、地下部百株干质量之后一起包好,于105 ℃杀青0.5 h,80 ℃连续烘至恒质量,干燥后冷却至室温,称质量,测定百株干物质质量。

生理指标的测定。每盘另选取10株秧苗,取功能叶片,去除叶脉部分,分别测定其叶绿素含量(鲜质量,下同)、过氧化氢酶活性(鲜质量,下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鲜质量,下同)、丙二醛含量(鲜质量,下同),3次重复。叶绿素含量采用丙酮乙醇混合提取法测定[15];CAT活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16];SOD活性采用氮蓝四唑光化学还原法测定;MDA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17]。

数据分析处理使用Excel 2010、DPS9.5。

2结果与分析

2.1种子包衣剂对水稻出苗的影响

由表1可见,与未经包衣剂处理的种子相比,咪鲜·吡虫啉、咪鲜胺包衣的种子在出苗时间、出苗率和整齐度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但霉灵处理的种子出苗时间较长,比对照出苗时间延迟24h,出苗率比对照降低2.69%,且出苗整齐度降低。由结果可以看出,不同包衣剂对盘育秧种子出苗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咪鲜·吡虫啉、咪鲜胺包衣处理基本不影响种子出苗,但霉灵包衣处理对出苗时间有一定的延长作用。

2.2种子包衣剂对盘育秧病害防治效果

由表2可见,种子包衣处理后,恶苗病的发病率为0,立枯病的发病率在1%~9%之间,其中以咪鲜胺发病率最低(1%),咪鲜·吡虫啉发病率次之(2%),而未经过种子包衣处理的秧苗发病率高达17%。由结果可见,种子包衣可明显降低恶苗病、立枯病的发病率。

2.3种子包衣剂对秧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叶绿素的含量直接影响叶片光合速率,由图1-a可见,种子包衣处理的秧苗均比CK秧苗叶绿素含量高,其中种子用霉灵、咪鲜·吡虫啉包衣处理的秧苗叶绿素含量与对照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CAT能消除植株细胞内过多的H2O2,使其保持在较低水平,从而保护膜细胞的结构,由图1-b可见,种子经过包衣处理的秧苗CAT活性高于对照,咪鲜胺、咪鲜·吡虫啉包衣处理的秧苗CAT活性与对照差异显著,分别高出对照144.63%、108.24%,说明咪鲜胺、咪鲜·吡虫啉包衣处理种子后,在秧苗生长过程中提高了CAT的活性,对细胞中水分的调控有一定的影响。MDA浓度可以用来表征脂质过氧化强度和膜系统伤害程度,是逆境生理指标,由图1-c可见,种子种衣剂处理的秧苗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其中种子经霉灵包衣处理的秧苗MDA的含量最低,为 0.84 μmol/g,比对照低59.02%,表明经过种衣剂处理的秧苗显著降低了脂质过氧化强度,使衰老过程中自由基对膜造成的伤害减少,膜系统的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SOD能防护氧自由基对细胞膜系统的伤害,由图1-d可见,种子包衣剂处理的秧苗SOD活性均比种子未包衣处理的秧苗SOD活性高,其中种子经咪鲜胺处理的秧苗SOD活性最高,比对照高5.5%,且差异显著。

2.4种子包衣剂对盘育秧秧苗素质的影响

由表3可知,霉靈处理的秧苗生长最快,秧苗最矮,苗高约比对照低10.0%,最长根长显著长于对照;咪鲜胺处理的秧苗叶长、叶宽、最长根长均比对照大,表明叶面积大,此外根数比对照多7.9%,差异显著;咪鲜·吡虫啉处理的秧苗叶长、最长根长、根数均高于对照,且叶宽比对照高22.5%,表明叶面积相对较大。由结果可知,经过包衣剂处理的秧苗都有一定的矮化现象,未经包衣剂浸种处理的秧苗细长、秧龄小、生长慢,包衣剂处理的秧苗根数均比对照秧苗多,且根系普遍较长、粗壮、发达,种子包衣剂处理的秧苗叶鞘长与对照差异不明显。

由表4可见,种子包衣剂处理的盘育秧在百株鲜质量、地上部百株干质量和百株干质量方面均高于对照,地下部百株干质量与对照差异不明显。咪鲜·吡虫啉包衣剂处理的秧苗百株鲜质量、地上部百株干质量、百株干质量达最大值,其中百株鲜质量高出对照25.03%,地上部百株干质量高出对照33.33%,百株干质量高出对照19.13%,并且与对照差异显著,表明经过该种衣剂处理的秧苗能增加光合干物质积累量。

2.5咪鲜胺种子包衣对不同基质配比秧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由图2-a可见,以全基质、半基质为底土的秧苗叶绿素含量表现为全基质>半基质>自然土(CK),与自然土差异达显著水平,分别高32.97%、25.81%。由图2-b、图2-c、图2-d可见, 以半基质为底土的秧苗CAT、 SOD活性达到最大

值,其中CAT活性高出对照45.50%,SOD活性高出对照517%,与其他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表明半基质处理对秧苗植株的细胞保护作用强,且秧苗MDA含量比对照低3711%,差异显著,表明其秧苗植株细胞膜系统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

2.6咪鲜胺种子包衣对不同基质配比水稻盘育秧秧苗素质的影响

由表5可见,在咪鲜胺种子包衣剂处理下,全基质为底土时秧苗苗高、叶龄、叶长、根数等指标均高于自然土(对照)处理,其中叶长高于对照17.24%,根数多于对照20.34%,并且差异均显著;以半基质为底土时,苗高、叶龄、叶长、最长根长和根数等指标均高于对照,其中叶长高于对照20.88%,根数多于对照15.25%,差异均显著,说明2种基质配比都能不同程度地增强秧苗和根的生长。此外,由表5可见,3种底土处理秧苗之间的叶宽、叶鞘长差异均不明显。

由表6可见,以全基质、半基质为底土的秧苗百株鲜质量、地上部百株干质量及百株干质量均高于自然土,且差异明显。其中全基质处理秧苗百株鲜质量最大,高于对照4126%;半基质为底土的秧苗百株干质量最大,高于对照19.64%,表明其光合干物质积累能力强。综合比较可知,3种底土处理的秧苗之间地下部百株干质量差异均不明显。

3结论与讨论

种子包衣剂对盘育秧生理过程产生了显著影响,种子包衣剂处理的盘育秧均比未经包衣剂处理的盘育秧叶绿素含量、SOD活性高,MDA含量低。可见种子包衣剂处理的盘育

秧光合能力强,可显著降低脂质过氧化强度,使衰老过程中自由基对膜造成的伤害减少,膜系统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如霉灵处理的秧苗叶绿素含量得到显著提高,秧苗MDA含量显著降低,这与刘西莉等用浸种专用水稻种衣剂包衣处理,对水稻秧苗生长、抗病性相关酶活性及内源激素影响的试验结果[13]一致。

种子包衣剂处理可提高秧苗素质,减轻了苗病的发生。种子包衣剂处理的秧苗根数均比对照处理多,且根系普遍较长、粗壮、发达,在百株鲜质量、地上部百株干质量、百株干质量方面均得到有效的提高,且秧苗抗立枯病、恶苗病效果得到提高。未经包衣剂浸种处理的秧苗细长,秧龄小,生长慢。

不同种子包衣剂对盘育秧出苗产生不同的影响。与未经包衣剂处理的种子相比,咪鲜·吡虫啉、咪鲜胺包衣的种子在出苗时间、出苗率、整齐度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但是霉灵处理的种子出苗时间较长,且对出苗的整齐度有一定的影响,这与李伟群等的30%吡蚜酮悬浮种衣剂对水稻种子出苗有一定抑制作用,且其播后9d出苗率显著低于对照(P<0.05)的结果[18]有一定的相似度。

综合以上结果可知,种子包衣剂处理结合半基质育苗效果好,在咪鲜胺包衣剂拌种处理下,底土为自然土时叶绿素含量较低,且MDA含量较高,而以全基质、半基质为底土的秧苗叶绿素含量得到显著提升。以半基质为底土时,更能促进秧苗根系的生长、百株干质量的提高,以及SOD、POD活性的提高,同时显著降低MDA含量,从而明显提高秧苗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潘跃,吴子文.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分析与种植机械发展趋势[J]. 中国稻米,2008(3):21-22.

[2]王越涛,唐保军,尹海庆,等. 水稻机械化育秧及移栽技术要点[J]. 河南农业科学,2001,30(5):6.

[3]张丰转,赵广勤,潘春彦,等. 水稻苗床立枯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J]. 现代化农业,2012(10):66-68.

[4]刘爱芝,李素娟,韩松.吡虫啉拌种对小麦蚜虫的控制效果及增产作用研究初报[J]. 河南农业科学,2005(11):63-64.

[5]刘美玲. 两种种子包衣剂在水稻上的试验研究[J]. 南方农业,2014,8(36):1-2.

[6]刘海,曲海霞,曹海鑫,等. 不同种子包衣剂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5(16):124,129.

[7]Baker A M,Hatton W. Calcium peroxide as a seed coating material for padi rice. Ⅲ. Glasshouse trials[J]. Plant and Soil,1987,99(2):379-386.

[8]Rehman A U,Farooq M. Boron application through seed coating improves the water relations,panicle fertility,kernel yield,and biofortification of fine grain aromatic rice[J]. Acta Physiologiae Plantarum,2013,35(2):411-418.

[9]劉怀珍,黄庆,陆秀明,等. 种衣剂对水稻秧苗形态和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04(12):19-21.

[10]刘宏秋,高双红. 种子包衣剂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14(11):16-17.

[11]任灵芳,李安金,李宁生. 水稻种子不同营养包衣剂筛选实验[J]. 农业科学研究,2009,30(1):89-90.

[12]熊远福,邹应斌,文祝友,等. 水稻种衣剂对秧苗生长、酶活性及内源激素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11):1611-1615.

[13]刘西莉,李健强,刘鹏飞,等. 浸种专用型水稻种衣剂对水稻秧苗生长及抗病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 农药学学报,2000,2(2):41-46.

[14]张浩,高友丽,陈勇,等. 水稻种衣剂对秧苗生理生化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2015,35(2):315-321.

[15]张宪政. 植物叶绿素含量测定——丙酮乙醇混合液法[J]. 辽宁农业科学,1986(3):28-30.

[16]王春台,徐同,刘学群.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过氧化氢酶的活性[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87(1):80-84.

[17]李合生.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8]李伟群,刘晓亮,黄秀枝,等. 30%吡蚜酮悬浮种衣剂对水稻的安全性及对稻飞虱的防控效果[J]. 南方农业学报,2014,45(11):1976-1980.潘晓飚,谢留杰,黄善军,等. 杂交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的耐盐性及育种策略[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6):56-60.

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17.06.013

猜你喜欢

药肥生理指标水稻
《药肥产品标签标识规范》将出台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以“肥”杀虫 药肥两用 一举多得
关于药肥一体化的几点认识
神隆药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