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讨

2017-05-11彭俊杰

价值工程 2017年14期
关键词: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应用型

彭俊杰

摘要: 分析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和培养路径,结合黄淮学院教育教学实践,提出了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措施,对其他同类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ultivating applied talents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raining path, and combined with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Huanghuai University, puts forward training target, training mode, curriculum system, teaching methods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reform measures in the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which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on training applied talents for other similar institutions.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

Key words: application-oriented;personnel training;reform and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4-0177-03

0 引言

目前我国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各类人才尤其是应用型人才极为紧缺。相关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造就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特别是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河南省加快人才大省建设,实施“科教兴豫”战略,实现“三化”协调发展,驻马店市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契机,强力打造“一城两区四基地”,实施高端产业发展战略。黄淮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本科高校,在为国家尤其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地方本科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内涵

应用型人才是将科学原理转化成工程原理进而再转化成产品的人才,主要从事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密相关且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工作。应用型人才根据理论水平、技术能力工作性质的不同又分为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工程型人才处于研发、规划、设计、决策等环节,技术型人才处于操作环节中的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技能型人才处于生产、建设、服务等实际操作一线环节[1]。

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立足地方,面向地方,服务地方,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首先,要遵循本科人才培养的自身规律,同时突出实践,强化应用,既不能因为培养本科层次人才,而沿袭普通本科的教学模式,办成了研究型本科,同时,也不能因为突出应用而消弱基础理论的教学。地方性本科高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技术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

2 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

2.1 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人才的设计蓝图,为学生提供的课程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规格,是专业培养方案的核心。由于应用型高校肩负着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使命,因此其课程的设置应当按照不同专业所面对的职业岗位要求来进行改革,形成应用型的课程体系。

2.2 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要进一步完善“学程分段、方向分流、培养分类”的人才培养思路,根据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专业分别采用灵活多樣的教育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和实施多样化、特色化,尤其是“产学一体”、“工学交替”、“项目化教学”、“订单式培养”等教育教学改革,使学生的课程学习渗透企业行业的职业素养培养与技能培训,实习过程渗透课堂教学。积极探索政府、学校、企业(行业)三方联动,合作育人新机制。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2.3 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理论课教学以理论必需、够用为原则,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努力增加与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需求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拒绝固步自封,积极推广和采用新型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在实践教学中必须坚持实际、实地、实岗、实效的“四实”理念,着力加强和改进实验、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等关键环节,按照系统性、层次性与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地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2.4 搭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创新平台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仅仅依靠校内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是不够的,还应加强高校与知名企业、兄弟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培训基地等多种形式的合作,特别要争取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提供充足的实习实践岗位或与他们共建开放式、多功能、多元化的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实习实训。聘请企业人员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积极推进校企融合模式、校企服务模式、专家咨询模式、实习合作模式等,建立学校与企业(行业)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长效机制[2]。

2.5 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既强调具有扎实理论基础,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决定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积累等职业素质外,还应该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因此,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

3 黄淮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3.1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

应用型本科人才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性特征。地方本科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要面向基层、面向工程一线,为地方、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备工程勘测、设计、施工、管理等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实践组织能力和应用研究能力,能在房屋建筑、道路与桥梁等工程领域从事工程勘测、设计、施工、管理、试验、检测等工作;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并且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2 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采用“2+1+1”三段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前2年“重基础”,即重点完成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中间的1年“精方向”,即使学生能在特定的专业方向进行深入学习,最后的1年“强工程”,即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通过项目实训模块、企业实训模块和毕业设计模块等工程实践环节,强化学生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技术能力,坚持专业能力培养4年不断线,将工程项目教学法贯穿整个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3.3 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土木工程专业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结合地方土建行业的社会需求,构建了“两平台、两方向、三模块”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结构体系。两平台是指校级通识课平台和学科基础课平台,两方向是指“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两个专业方向,三模块是指按照完整工程项目链构成的专业课程模块,如图1所示。另外课程体系还融入了注册工程师基础考试内容和行业规范,如建设工程经济、建设工程法规、工程项目管理。

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把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三大模块,如图2所示。实践教学要实现“四个层次”的培养目标,即实践基础层(专业认知、基础课实验、社会实践活动),能力提高层(专业实训、专业课实验、各类课程设计),综合创新层(专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项目、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学科研究层(产学研项目、学生研究计划)[3]。

3.4 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从完善课程大纲入手,对课程内容进行系统优化。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注重“一个素养三个能力”的培养,即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体现推动三个“基于”的学习,即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例如通过《公路施工组织与概预算》课程的学习需要掌握两个实际技能,技能之一是掌握公路工程造价的完整编制过程,即项目划分—定额套用—概预算文件编制—招投标文件编制;技能之二是掌握公路施工组织设计的完整编制过程,即项目划分—定额套用—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实施过程中施工进度计划的监测与调整。

3.5 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以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意思维、创业本领、创造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目的,着力构建“六个融入”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即:融入人才培养顶层设计、融入课程教学体系,融入学科专业建设,融入课外实践活动,融入实践创新基地建设,融入学生发展评价体系。

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创新创意基础》、《大学生职业规划》、《创业基础》等课程,运用先进的慕课、微课等教学手段,构建“课程+教材+案例+视频+网络”的立体化教学平台,通过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互动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4]。教学效果在各种省级比赛中得到了体现。

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入融合。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创新教育内容,如“趣味力学项目、土木工程创新实验项目、受力构件创新设计”等,以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和科技孵化基地为载体,针对“挑战杯”科技竞赛、“结构设计大赛”和“BIM技能竞赛”等内容,开展创新训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积极申报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积极参与校企合作项目,近年来,黄淮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培养的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学科专业技能竞赛中多次获奖,学校也进行了表彰和奖励。

4 结语

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教学改革始终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总框架下进行的,符合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通过不断改革,使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得到提升,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体现了以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的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余忠.应用型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大学教育,2013(6):7-8.

[2]孙家国,谷艳玲.基于创新创业能力的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6,25(4):126-129.

[3]李丽娟,刘勇健.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土木工程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4):169-173.

[4]宣卫红,李明惠,刘志峰,戴军.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以金陵科技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0(1):77-79.

猜你喜欢

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高校网球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浅析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