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鱼菜共生试验
2017-05-11张朝军
张朝军
摘 要:随着保山市隆阳区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渔业产业迅速发展,池塘养殖面积和产量不断的扩大和增加,截至2016年池塘种植面积达到280m2,产量达到17250t。为了使池塘空间能够得到更合理的利用,水体老化问题能够得到改善,从而发展“节水渔业”,我们进行鱼菜共生试验,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鱼菜共生;节水渔业
水体栽培技术和水产养殖技术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鱼菜共生是把这两种不同的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复合耕作体系,能够实现种菜不施肥而正常生长,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的生态共生效应。近年来,伴随着隆阳区池塘养殖面积和产量的不断扩大和增加,氨氮等指标超标、水体老化、水体污染严重等很多问题也随之而来。传统养殖模式,每千克鱼每天向水体中排入1-2g氨氮,消耗5-6g溶解氧(等同于1m2水面两天的自然复氧量),消耗4.5g生化耗氧量(BOD),污染1.5m3水体。此模式要得到高产出,就要以高污染、高耗能来换取,所以探索新型的立体养殖模式变得尤为重要。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时间和地点
试验时间:2015年4—12月。
试验地点:隆阳区河图镇青阳村
2.试验准备
(1)池塘和苗种。养殖池塘均南北长、东西宽,临近水源,面积都是43亩,水深2m。养殖池塘都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同时进水和排水方便,对它们进行清塘、消毒和暴晒后,分别为它们编号1、2、3备用。各池塘均安装型号和功率相同的投料机和增氧机各一台。本次试验的蔬菜选用香菜和空心菜,准备好一些空心菜苗备用。
(2)生物浮床设置。本次试验浮床选用网片和PVC材料来制作(3m×1m),网片北漂盘在上下衬网,漂盘用来种植空心菜,而下衬网则用来保护空心菜根系而不被鱼咬。
3.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6年4月开始。对照组为1号池塘,试验组为2、3号池塘。3个池塘分别投放5万尾规格为50g/尾的鲤鱼;600尾规格为65g/尾的鲤鱼苗;150尾规格为200g/尾的花鲢苗。
香菜、空心菜的移栽工作在鱼苗下塘后一个月进行。在池埂上进行空心菜种植工作,每株空心菜切成15cm左右的小段,漂盘网孔直径3.0cm,每个漂盘种空心菜15株,完成后把浮床布置在2、3号池塘中间,两池塘各放入漂盘280m2。
4.日常管理
饵料定时、定量、定质、定点投喂,每天早晚各一次,投喂量为池塘中所有鱼体重的2%。定期投喂药饵预防鱼病,当发现鱼感染病害时马上对其治疗,立即捞出病死鱼,防止其它鱼感染病害。
二、结果与分析
1.对水质指标的影响
各池塘水质指标监测:池塘下风口作为取水点,自空心菜移栽第1天起,每20天进行一次,监测时间为下午4时。检测结果显示:种植空心菜1个月后比较池塘氨氮含量,2、3号池塘明显下降而且较1号池塘低,继续监测氨氮含量,2、3号池塘一直较1号池塘低,说明空心菜的种植能够使水体中的氨氮含量下降,如表1。
3.鯉鱼产量
空心菜收完后,对3个池塘的罗非鱼进行测产,各池塘随机抽取罗非鱼10条进行称重,2、3号池塘平均体重依次为460g、462g,1号池塘平均体重452g,两个试验池塘罗非鱼的平均体重较1号池塘增长1.7%、2.2%。
三、分析与讨论
伴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渔业产业迅猛发展。伴随着不断增加的养殖密度,池塘富营养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日渐成为制约水产养殖的重要问题。以往人们调节水质主要靠成本很高的生物制剂,而如今的鱼菜共生系统,饲料既是鱼类营养源,也直接或间接的成为蔬菜的营养源。水体作为载体或介质,中间无污染环节。第一产出鱼类和第二产出的蔬菜,都拥有无公害品质,净化过程中自身增值。鱼菜共生系统的池塘空间能够得到更合理的利用,水体老化问题能够得到改善,从而发展“节水渔业”,非常适合在保山市大面积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德杰,郭贵良.池塘鱼菜共生养殖技术[J].吉林农业,2011,(03):260.
[2]丁永良,兰泽桥,张明华.工业化封闭式循环水养鱼污水资源化——生态循环经济的典范“鱼菜共生系统”[J].中国渔业经济,2010,(01):12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