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条件下的应用型财会人才培养
2017-05-11赵润华
赵润华
[提要] 新经济的出现对财会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然而,目前的培养模式没有适应新经济发展的应用型要求。本文在分析目前财会人才培养模式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在新经济条件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新经济;应用型;财会人员;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17日
“新经济”一词源于美国。1991年以来,美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而通货膨胀率在不断下降。美国《商业周刊》认为,这种现象的动力主要源自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新经济”一词由此诞生。由此可见,“新经济”是建立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制度创新基础上的经济持续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并存,经济周期的阶段性特征明显淡化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传统经济依靠传统工业,以自然资源为依托,新经济以高技术产业为支柱,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和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在新经济条件下,应用型财会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面临新的课堂。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自高校扩招以后,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而生产一线缺乏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目前的培养模式和质量不能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为了减轻就业压力、为了优化人才培养結构、为了实施国家的人才战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文,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实现转型发展。人才的培养,不能与社会的新经济发展需要脱节。要依据新经济发展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专业适应能力。这样,学生也能很好的就业,国家也得到了合适的就业人才。
生存与发展是人类面临的两大主题。个人也不例外,发展是人的最终目标,但生存是人的首要目标。没有生存,就谈不上发展。学生毕业以后首要的问题,就是能找到令自己比较满意的工作,然后成立家庭,结婚生子。人首先要能养活自己和家庭,如果连自己都不能养活,那他的生活是艰难的,也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进步。至于发展,那是建立在生存的基础之上。并且,不是每个人都是有很高的发展愿望的,有的人就心甘情愿过小日子。对于那些有很高志向的人,应用型的培养会不会耽误他的前程呢?实践证明,不会。现实中有很多出身贫寒,或人生开局不顺的人,但他们志向远大,最终都成就了一番事业。
二、目前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一)人才培养的同质化。翻开不同学校的财会类人才培养方案,你会感到是大同小异。基本都是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选修课,很少有学校列出企业实践课、社会实践课。专业内容也大都是涉及财务会计(做账)、财务成本管理(理财)、审计(查账)等方面。大学阶段学习的知识内容基本相同。
(二)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差。学生在校期间,除了会计电算化、会计手工模拟实训以外,基本上就没有关于专业方面的实习实训,更不要说结合企业的实践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理解教科书上的有关理论,缺乏动手能力,以至在找工作时,只能去做销售等一些与财会专业关系不大的工作,造成了某种程度的浪费。
三、对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人才培养,教师是关键。很多年轻教师是从校门到校门,课堂上照本宣科。双师型教师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作用,是一般年轻教师不能比的。他们可以理论结合实践讲授相关知识,教学充满趣味性,教出来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但现在的双师型教师是稀缺资源。学校要通过全职引进、柔性引进、兼职等多种措施,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比例,这样才能让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到实处。
(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校企协调育人。应用型人才培养不是空对空,要以某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公司或产业的生产经营模式为目标进行人才培养。这就要求相关高校和企业结对,进行校企合作,使应用型人才培养有的放矢。从企业工作一线聘请专家进校给学生讲授有关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之余到企业一线定岗实习,参与企业会计人员的各项实践工作,规定学生要在企业实习的学时数和学分数,让学生的培养在学校和企业同时进行。
(三)对现有课程教学侧重点进行重新调整
1、改进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强化实践、弱化理论。目前,有的学校把中级财务会计开两个学期,每周四节课;有的学校把中级财务会计开一个学期,每周六节课,都是理论课。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该门课是财会专业的核心课,对将来的工作十分重要。其实,这里面存在着误区。会计准则必须遵守,作为应用型财会人才的培养,不必讲授太深。另外,中级财务会计这门课里面的很多知识是将来很少用到的,比如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债券这些知识,学生毕业后很长时间运用不到,甚至可能一生都使用不到,只是在毕业后的职称考试上才能用到。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知识都会慢慢的遗忘。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看,要适当减少学时数,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实践工作经常用到的知识点上,比如存货、固定资产、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与费用、利润与所得税、财务报告等内容都是今后经常使用的,都应该是讲授的重点章节,而对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等内容则不必要花费太多的学时。
2、突出管理成本会计课程的地位。目前的教学大多是讲授一些主要知识点,比如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本量利分析、责任中心、三种主要的成本计算方法等主要内容,至于案例教学,也多是些零散的不同企业的案例,并且有的案例也比较陈旧,而没有结合具体的某些企业或行业来进行连续的案例分析。随着国家对管理会计服务生产经营的重视,要以《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做好应用型财会人才培养。要以某企业或某行业的采购、生产、销售、回款整个过程作为案例来进行教学,让学生真正深入到有关企业的一线,和企业的工作人员一起工作,真正把书本知识与实际运用结合起来。
3、开设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目前,财会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主要是毕业后能记账、简单的算账,没有培养学生从战略的角度为公司理财的能力。财务会计算的是现在的账,数的是现在的钱。作为一个要持续经营的企业,不仅要数好现在的钱,更要能挣得将来的钱。这就要求财会人员具有战略眼光,把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与既定的企业战略密切结合起来。财会专业要开设企业战略管理这门课,让学生掌握战略管理的过程,特别是要掌握对于不同的企业、行业,实施不同的筹资战略和投资战略等。
4、开设财会英语课程。目前,对英语教学的认识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一部分人认为,教英语、学英语是很难的事,是高大上的事。其实不然。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不断发展,外资企业逐渐增加,涉外业务也在逐渐增多。为了满足涉外企业的业务核算需要、为了满足财会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需要,建议应用型财会专业开设财会英语课程,这样会更好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涉外工作的适应性。
5、突出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2016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制定发布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对《2006-2020年国际信息化发展战略》进行了调整和发展,规范和指导未来十年国际信息化发展。财政部发布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三五”时期会计信息化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推动会计信息化创新,助力会计工作转型升级。当今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会计行业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发展如火如荼,信息技术的发展倒逼会计信息化向更高的水平和领域拓展,会计信息化倒逼会计行业不断升级和转型。所以,应用型财会人才的培养,要突出信息课程的教学,除了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以外,还要开设互联网课程,要让大数据、云计算这些新知识进入课堂。
四、结语
新经济时代的来临,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财会工作也同样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作为培养新一代财会人才的高等学校,要积极做好准备,勇敢面对,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等方面进行改革,使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主要参考文献:
[1]陈锋.加快探索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道路[N].中国教育报,2015.11.30.
[2]潘懋元.我对高等职教的看法[J].职业教育技术,2004.18.
[3]鲁昕.转型发展试点高校须积极主动拥抱变革[N].中国教育报,2015.4.17.
[4]方庆,陈玲芳.合并升格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探讨[J].九江学院学报,2007.4.
[5]居燕,余华凌.论高校优秀人才的素质及其培养——以高校优秀教师为例[J].理论导报,2009.10.
[6]林晨.新时期高校教师素质的探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10.
[7]郭遂成,劉荣志.高专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1.11.
[8]竺辉.抓好教师培训推进职业生涯教育实践[J].石油教育,2005.5.
[9]安徽省应用型本科联盟.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联盟第七届年会交流材料.2016.12.
[10]王喜文.中国制造2025解读[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5.
[11](美)比尔·施玛泽.大数据——从概念到运营[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6.8.
[12]朱加麟.新经济,新金融[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