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籍异动现状反思及管理对策分析
2017-05-11杨炳友都晓伟谢海龙夏永刚吕晨王
杨炳友+都晓伟+谢海龙+夏永刚+吕晨+王雪婷+刘源+韩雪燕
[摘要]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学业管理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籍异动学生的人数逐年攀升,给高校的教学管理带来了很大压力。本文根据高校学生具体的数据实例出发,系统分析了近几年高校学籍异动的现状、产生的原因,发现了在日常管理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得出健全制度、心理辅导、成绩预警、做好计划等方面的措施,为转变学籍异动的现状提供了理论研究基础。
[关键词] 学籍异动;成因;防范措施;现实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3(a)-0134-04
Current situation reflection of school register change and research of manage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YANG Bingyou1 DU Xiaowei1 XIE Hailong1 XIA Yonggang2 LU Chen1 WANG Xueting1 LIU Yuan1 HAN Xueyan3
1.College of Pharmacy,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rbin 150040,China; 2.Graduate School,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rbin 150040,China; 3.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rbin 150040,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expanding of university scales, the academic manag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s 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 The number of school register change students keeps increasing and this brings great pressure to the management of colleges. Based on the specific data of university stud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auses of school register change students, finds the problems which exist in the process of daily and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proposes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such as measures of perfect system, psychological service, performance warning, plan well and so on. This resear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situation of school register change.
[Key words] School register change; Cause; Preventive countermeasure; Realistic problem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逐步转变,各级各类高等教育院校招生规模也随之扩大,加之“学分制”教育管理模式不断推行,许多高校学籍异动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学籍管理是高校日常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务管理部门一项繁复且非常重要的常规性工作,包括对学生从入学注册到修业合格毕业整个过程的学习动态进行质量考核和管理[1]。其中,针对学籍异动学生的学籍管理又是学籍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所谓学籍异动,即学生在学籍管理层面进行的非程序化变动,主要包括转专业、休学、复学、留降级、退学、转学、提前毕业、延长学制、出国以及参军保留学籍等[2]。本文着重对学籍异动中的学生留降级、休学、复学、退学以及保留学籍等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在深入调研学生学籍异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查阅相关资料以及学生档案,对学生学习动态进行跟踪调查,总结出目前高校在学籍异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剖析学籍异动学生人数增多产生的原因,并以“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为出发点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与对策。
1 我校近几年学籍异动现状分析
为深入了解高等学校学生学籍异动人数逐年递增的原因,本文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我校”)近几年学生学籍异动的原始数据资料、相关材料为依据进行统计调查和分析。
1.1 2012~2016学年学生学籍异动概况
我校2012~2016学年中留降级的学生人数在学校整个学籍异动人数中占相当大比重,提示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留降级学生的问题不容忽视。见表1。
通过表1中的数据可以了解,我校2012~2016学年留降级学生人数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从微观层面上来看,各种类型的学籍异动学生人数也都有所提高。近4学年的学籍异动学生人数共计607人,其中2015~2016学年学籍异动人数更是高达195人。在学校年招生数逐年增加的情况下,2015~2016学年的异动率是2012~2013学年的近2倍。
另一方面,结合我校近4学年学生学籍异动情况也不难发现,虽然在2012~2013学年,因累计补考或重修的科目较多而留、降级学生人数占该学年学籍异动学生人数比例的38.4%,但在随后的各学年中,这一比例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一些学生因身体健康问题、出国留学深造、家庭因素不能按原计划完成学业选择休学、退学,一些因响应国家征兵号召参军入伍要求保留学籍等类型的学籍异动情况逐年增加。2012~2016学年,以上类型学籍异动情况在各学年整个学籍异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1.2 学生学籍异动时所处年级情况
对2012~2016学年226名学生学籍异动时所在年级进行分析,大学一年级占总人数的45.6%,大学二年级占总人数的31.4%,留降级学生人数较多,大学四年级留降级学生人数较少。见表2。
结合表2发现,由于新生刚入学对大学的学习生活、学习方式不能适应,加之对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不够了解,在低年级时发生了较多留降级的情况。在近4学年226名留降级学生中,大一、大二学生比例较大,有77%的学生是在大学一年级或者是二年级的时候因课业成绩不合格、重修科目达到一定数量而出现留级、降级的情况。随着年级的不断增高,留、降级导致的学生学籍异动的情况也随之减少。
2 学籍异动的根源分析
为了便于学校、社会、家庭各方对学籍异动生进行管理,笔者将学籍异动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分类分析,发现学籍异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学校管理制度不够切合学生发展实际
就现阶段教育发展趋势而言,大学教育已逐渐由先前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教育管理的个性化程度低,授课方式也大多以教师为中心讲授为主,互动交流较少,对学生的考察中考试测验的成绩占70%~80%,能力综合素质考察仅占20%~30%,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3]。另一方面,大学彻底摒除了中学“填鸭式”教学模式,而是注重自主学习和自觉学习,很多学生习惯“听话学习”,没能很快形成新的学习习惯,迷失方向,致使学籍异动生人数逐年增多。
2.2 学生的自我管控力不够抵抗外界诱惑
学生步入象牙塔以后,不再被高中紧张、快速的生活和学习节奏束缚,逐渐进入了轻松、缓慢的生活状态,远离父母老师的督促,便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加之现在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娱乐诱惑,学生定力不足便会受之吸引,甚至沉迷[4]。从最初上课迟到、早退到旷课逃学,从课堂开小差、玩手机到沉溺于网络游戏中,从成绩下滑到不及格挂科,甚至缺考、旷考,周而复始,学习动力丧失,进入了恶性怪圈,无法自拔。
2.3 学生所学专业与选择不符影响学习兴趣
根据对我校学生实际情况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为保证顺利步入大学校门,92%以上的学生都选择服从学校专业调剂,因此,有的学生在高考中分数与预期差别较大,虽然进入了大学校门,但不能参与自己钟爱专业的学习[5]。这种情况下,有的学生能够很好地进行自我调整,领会行行出状元、优秀即人才、入门再深造的真谛,有的学生却消极面对,抵触专业学习。这类学生中,18%的学生在入学伊始便选择退学重新参加高考,坚持自己最初所選;72%的学生不愿选择复读,勉强接受但始终不能投入,课程频频亮红灯,引发成绩危机,导致留级、降级。
2.4 多项发展选择致使学生中途转弯另辟蹊径
伴随着教育理念多元化、经济水平提升、改革开放多元化,普通高等学校教育已经不是适龄青年人的唯一选择。出国成为了家庭条件较好、思想开放程度较高学生的重要选择[6]。另外,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包括征兵入伍和自主创业。
2.5 个人及家庭的突发情况引发中途退学
少数学生因为身体健康或者是心理问题不再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提出休学的请求,个别休学也不能坚持完成学业的便申请退学。有的学生因为家庭出现重大变故,如父母去世、离异、生病无人照料申请休学或退学[7]。还有极少数的学生因为贫困,实在难以支持其继续读书申请退学,从而引发学籍异动。
3 防范措施
3.1 建立学习成绩预警机制
学籍异动学生中比重最大的就是因成绩不合格而降级的学生。针对此种情况可以建立成绩预警机制[8],在学生不及格科目数距离降级还差1~2科时,加强对该生的跟踪督促、辅导工作。另外,还有一部分平时学习成绩良好的学生可能因突发原因(开始迷恋游戏、对学习突然失去兴趣、家庭变故等)在一学期考试中发生较多科目不及格而降级的状况,针对这种情况,应该随时检测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状况,及时采取措施。
3.2 建立学生健康状况监控机制
学籍异动学生中还有一种较常见的情况是因病休学。学生的健康状况包括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两方面,其中,身体健康方面,可以在每个寝室设立健康联络员,发现本寝室有出现健康问题的同学及时汇报,由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检查、治疗工作,将疾病治愈或尽量控制在早期,不要因此影响学业[9];心理健康方面最为棘手,一旦发现学生有发病倾向,应立即指派专人随时监测,教师、同学以及家庭共同发力,争取将疾病治愈或控制在萌芽状态,以防影响学业[10]。
3.3 加强专业教育,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
学籍异动学生中有一少部分是因转专业造成的,俗语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应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教育,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历史及未来发展[11],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树立正确的职业观[12]。教育学生成功的关键不在所学的专业,而在于付出的努力以及做事的态度、方式方法等因素,使学生坚守住原专业的选择。
4 存在的问题
4.1 学生的日常管理
4.1.1 与学生沟通较少 学籍异动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对于这些学生,辅导员及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应该付出超出普通学生的精力和时间来关照,才能使他们逐渐走出困境。但大多数情况下,老师重新适应学生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能很快找到与之沟通的切入点,对于这类学生的引导和鼓励有所欠缺[13]。同时,有的辅导员指导的学生过多,也不能完全做到对每个学生的动态了如指掌,疏于指导,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4.1.2 帮扶制度不完善 在部分高校虽然每个班级都有“一对一”的帮扶制度,但大多流于形式,结成对子的学生有的不能形成良好的关系,督促帮助有始无终;有的相互包庇,对于缺勤旷课不及时给予对方警告,反成“望风人”“小喇叭”,有制度无监督,收效甚微。
4.1.3 管理系统不健全 学籍异动的学生课程安排与跟读班级有所差别,管理应呈现特殊性、个别性,但在实际的管理中,辅导员通常以班级为一个管理单位,忽视了学籍异动生的特殊性,管理系统存在的漏洞,对学籍异动生的考勤、学业警示不能达到严格、准确、及时。
4.1.4 家校互联不同步 引导学籍异动生不断向上,必须要家校一体互通互联,但有的家长对子女过于宠爱信任,加之空间距离较远,不能和管理教师保持长期有效的沟通,对于辅导员在家长网络群里发布的信息不管不问,甚至回避辅导员的主動来电,这样不仅不能和老师在对学生的管理上保持同步,还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的错误选择。
4.2 学生的教学管理
4.2.1 成绩管理方面 学籍异动学生经历了一次由高年级向低年级过渡的过程,在成绩管理方面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一是部分成绩取得时间归属不规范,在教学计划中同一学期开设的课程,学籍异动后这些课程的成绩可能存在在多个学期获得的情况,情况较复杂,不利于成绩的规范管理[14];二是同一门课程出现多条成绩信息,这种情况在因成绩而降级的学生中尤为普遍,这些学生因部分课程学习吃力而导致降级,可能补修过很多次,而且补修的时间也非常分散,这些复杂情况导致对于这部分学生的成绩梳理变得很困难。
4.2.2 授课管理方面 在日常授课管理方面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一是很多学生是选定了选修课之后,产生了学籍异动,这样就导致选修课学生信息变动,涉及教师授课学生名单和教务管理系统[15]等多方面的信息更正,甚至部分学生还会因学籍异动而进行部分选修课变更或重新选定的工作。二是在必修课方面学生学籍异动至低年级后可能当前班级部分课程该生已经修完并取得合格成绩,不需要同新班级同学一并上课,教学上不利于统一管理;另一方面部分学籍异动学生还要同其他年级学生补修一些课程,而且成绩也要单独录入[16],这也给教学管理带来了不便。
5 学籍异动生的引导和对策
5.1 建立健全制度,完善帮扶管理体制
加强对学籍异动生的管理与帮扶,健全制度是前提。首先,要建立行之有效的“一帮一”帮扶制度,择取性格外向、成绩优异,并且最好是同寝室的班级干部与其结成帮扶对子,便于辅导员老师进行出勤、考试、活动各方面的督查。其次,完善学籍异动学生管理系统,管理系统除包括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外,还应该增加课程信息、家庭信息、考试信息等内容,全面覆盖学籍异动学生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再次,建立家校一体化沟通平台,将与家长沟通常态化、长效化[17]。
5.2 加强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自主走出困境
学籍异动生的心理状态不一,而且往往比较敏感,要针对不同学生做好心理测评,进而根据每个人的心理特点进行专门辅导[18]。疏解学生的心理障碍,解答心理困惑,走出异动窘境。选择较为防松的环境,在校园、寝室等生活环境下,与学生进行沟通,走进学生内心。
5.3 创建学生动态化学业档案,强化成绩管理
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籍异动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结合学校学籍管理规定,为每一名学生建立动态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学业档案,让学生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计划以及学习进度。一方面,对于学籍不良异动学生,如留、降级等情况学籍异动学生,二级学院教务管理部门务必为每名学生建立有针对性地学习成绩跟踪档案,对学籍异动学生的学习计划进行核查,统计该生学习计划的完成情况,成绩是否有效[19]。另一方面,为每名学生建立动态的学业档案,可以对成绩不够理想处于留、降级边缘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警示,防患于未然。
5.4 制订学生学习计划,凸显课程管理
结合不同学籍异动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习惯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完成情况,设计合理的学生学习、选课计划,加强课程监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全面提高学籍异动学生学业自我管理能力的水平。针对休学、当兵回来需要复学的学生,教学管理人员要耐心指导学生仔细核对自己的学习计划,参照转入新专业后的培养方案,查找是否存在遗漏或是休学当兵前尚未获得相应学分以及培养方案改变等情况,如若发现此类情况,认真指导学生办理相关手续,补选、补修相关课程。针对部分留、降级学生学习能动性不高、自我管理能力差的情况,管理人员应第一时间对此类学籍异动学生培养方案进行梳理,查看该生需要重修、免修、补修学分的课程,为每名学生量身定做个性化的课表,协同学生辅导人员将学生送至课堂[20]。
本研究分析了学生学籍异动的现状,并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出异动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为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管理和加强高等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参考,有利于有针对性地解决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有利于高校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对于高等学校学生常规管理和教务日常管理来说,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林晓欢.浅析如何做好学籍异动学生的学业管理工作[J].群文天地,2012(6):196.
[2] 陈琳,王巍,陈翠微.新建本科院校学籍异动学生学业自我管理问题及其对策[J].武夷学院学报,2016,35(5):82-85.
[3] 吴辰君.大学生学籍异动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1(7):264-265.
[4] 李洪涛,于长伟.高校学籍异动学生的现状与教育[J].教育理论研究,2010(35):231-232.
[5] 岳超,强国民,白雪.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实施效果影响因素分析[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2):65-69.
[6] 孙红丹.试析高校大学生学籍移动中的退学原因及其对策引导[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85-860.
[7] 姚莉,苗丹.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学籍异动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赤子:中旬,2013(11):73-74
[8] 赵子云,陈明选.信息化環境下学生成绩预警系统的设计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23):119-122.
[9] 戴霞,朱琳,谢红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效能的反思与优化—大学生体质健康预警机制的构建[J].中国体育科技,2012,48(3):75-82.
[10] 彭文英.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2(1):50-53.
[11] 刘艳,闫国栋,孟威,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J].中国大学教学,2014(11):35-37.
[12] 黄敏.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和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20):43-46.
[13] 姚春雷,侯蔚.全纳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学籍异动学生教育管理研究[J].江苏高教,2013(4):120-121.
[14] 林晓欢.浅议如何做好学籍异动学生的学业管理工作[J].文化教育,2012(6):196.
[15] 陈春华,赵华丽,施书威,等.基于Web工作流的学籍异动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9):63-64.
[16] 刘强珺.关于高校留降级学生再培养问题的探讨[J].知识经济,2015(11):146-147.
[17] 张布,左树强,孙戌旺.高等农业院校学业预警制度及其学籍管理实践[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5):569-573.
[18] 曾少英,伍晓坤.加强高校学生工作在应对学籍不良异动中的作用[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4):59-62.
[19] 王志芳,杨涛,邢静忠,等.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模型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27):15-17.
[20] 赵佳佳.高职院校学籍异动中退学学生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2016(8):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