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经济悬而未决的几大问题

2017-05-11祝宝良

领导文萃 2017年9期
关键词:金融风险手段办法

祝宝良

尽管2016年以来的经济运行情况有值得肯定之处,但是我国的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并且有些是相当严峻的问题。

产能过剩: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去年应对产能过剩的主要的方法是行政干预,就是强制关闭钢铁厂,或者是削减它的产能,炼钢量不仅分解到了企业,并且分配到了具体的高炉。但是,行政手段并不是万能的仙丹,只要钢铁价格上涨,行政手段必然失效,只有采取市场化的手段去杠杆,或者采取企业兼并破产的办法。

煤炭行业采取的办法则是控制开工节奏。原来一年可以生产365天,现在要去产能,则要求煤炭行业里所有的企业,每年只允许开工276天。靠这种办法,煤炭的产量也被压了下来。然而结果又很尴尬,就是在突然之间,南方地区出现了煤荒,只好去进口。这些都是“去产能”所带来的问题。

那么,去产能下一步到底应该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当然是通过国企改革,让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但是这条路显然会很漫长。而2017年去产能还需继续,届时我们将怎样做?现在看来,行政手段还是要用,但是这样更加说明,去产能所面临的问题非常多,也非常复杂,未来的路会越走越难。

房地产市场:洛阳纸贵,白居不易

房地产的问题在于,通过去库存的办法把房价拉升以后,库存是去掉了,但是房地产的根本问题没有解决。去年10月份以后,有20多个城市又开始压制它的过快上涨,这样就把房地产的销售压了下来。

我们去年的GDP稳在了6.7%,原因是什么?前年我们稳住GDP的方法是靠金融,在GDP的6.9%中,就有金融拉动的1.2%。如果没有前年股市的又一轮暴涨,我们的GDP大概只能达到5.9%。

那么去年GDP稳在6.7%,靠的是什么?第一,房地产拉动了0.5%;第二,汽车行业拉动了0.2%。要是没有这两个行业的拉动,去年前三个季度的GDP可能只有6%,6.7%是保不住的。

那么,我们通过调控,把房地产这部分压了下去,今年怎么办?还要不要靠汽车?要不要靠房地产?房子的库存没有了之后又该怎么办?应该承认,中国的房地产确实影响了中国经济,压下去不行,不压下去也不行。那么,有没有一种长效的机制来解决它?这是大家都在讨论的问题,如何建立一个房地产的长效机制,来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

民间资本投资动力不足

如前所述,我们的经济运行,靠房地产、靠基建的拉动,稳在了6.7%这个位置,但同时,制造业投资和民企投资增长的速度在下滑,并且下滑得非常之快。民间资本投资动力不足,不愿意去投资,就说明投资环境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或者是投资风险过大,预期收益不够。当然,可能的原因还有很多,这里暂不展开。

金融风险的概率在上升

金融风险不可能横空出世,它往往有一个酝酿的过程。目前看来,金融风险的概率有所上升。

那么在一般的领域里,存在没有风险的行业吗?在我看来,有一些行业的风险确实有所减少,比如刚才说到的,钢铁行业的利润在好转,原来一些产能过剩比较严重的企业变得不再那么困难了,那么,它在银行的贷款或者它所发行的债务风险就会有所下降。但是,还有一些风险潜伏了下来,并且在不断增加。个人认为,目前至少有三个领域的风险是增加的:债券市场、保险与房地产、债转股。

按下葫芦又起瓢的需求政策

目前,通过发行货币和财政直接对外投资等方式,使所有需求政策的效应都在减弱。比如2015年,我们的社会融资总量可能会达到18万亿,但是新增GDP仅能达到5万亿。这意味着,尽管实现了5万亿的新增,但是整个社会的发债总额是18万亿,相当于GDP的4倍。也就是说,当银行系统、金融系统每生出四块钱,就会退给GDP一元钱。这一情况到今年会越发严重,其比例可能会不断上升。最后导致的结果是,如果想要高的GDP增速,就要以更快的速度去发行货币,那么杠杆率就会持续提高。

如果这些钱大量滞留在虚拟部门,无法进入实体经济,那么,所谓“按下葫芦又起瓢”,我们一控制股市,房地产市场就会“起包”;把房地产市场控制住,另外的地方又会“起包”,总之进入不了实体经济。而今年的“包”会起在哪里?民众是要继续炒石头,还是去炒名画,还是炒大宗商品,或者又回归股市,他会怎样选择?这种货币超发带来的投资焦虑,使预期一旦被引导,就会有一轮狂热的跟风。这不是理性的选择,更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总之,我们的经济发展卓有成效,但是问题也十分“坚挺”,可以概括為两句话:经营风险在积累,内生增长动力弱。

(摘自《改革内参》)

猜你喜欢

金融风险手段办法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构建防控金融风险“防火墙”
最好的办法
大力增强忧患意识 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关于当前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若干思考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
临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