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数字

2017-05-11

飞碟探索 2017年5期
关键词:科考船航次远古

2.5亿年

2017年4月25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二叠纪—三叠纪研究团队在陕西铜川透露,科研人员在当地石川河一带的地层剖面中,罕见发现已有2.5亿年历史的二叠纪—三叠纪远古生物陆地活动形成的十分粗大的遗迹化石,并有较强生物扰动现象,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对揭示远古生物大灭绝的过程和原因将起到积极作用。

180万千米

4月19日晚,一颗长度约为1.3千米,形状类似花生的小行星掠过地球,使天文学家有机会对这块巨大的太空岩石做近距离观察。这颗小行星被命名为“2014-JO25”,距离地球最近时约为180万千米,大约是地月距离的4.6倍。据欧空局的天文学家伊恩·卡内利介绍,目前它正在飞离太阳系中心,“不会对地球造成威胁”。

232天

2016年7月8日出發的“海洋6”号科考船,历时232天,总航程近7万千米,于2017年4月14日回到了位于广东东莞的海洋地质专用码头。232天,“海洋6”号的科考涉及深海、远洋、极地海域,先后执行了中国大洋第41航次任务、中国地质调查局深海资源调查航次,并全面完成了中国第33次南极科学考察“海洋6”号航次任务。

75%

大洋深处是一片漆黑的世界,到200米以下光线已基本无法穿透。由于海洋平均深度大约为4267米,因此大洋底部是真正的暗无天日。不过,海洋生物总能找到在黑暗世界中的生存之道。美国蒙特利湾水族馆研究所的科学家近日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称,大约75%的海洋动物能够自己发光。这一发现首次真正量化了能够自己发光的海洋动物,同时也表明生物发光能力其实并不罕见。

猜你喜欢

科考船航次远古
中国科考船首次抵达北极点区域
“科学”号科考船完成今年首个科考
远古鳄鱼用两条腿走路
科考船木甲板安装工艺
梦回远古
远古厉险游
梦回远古
中美海洋科考船对比分析
我国集装箱航运企业实施作业成本管理法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