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花山:环颈雉月记

2017-05-11杨南

森林与人类 2017年2期
关键词:雌性雄性海拔

杨南

环颈雉,俗称山鸡、野鸡、雉鸡,是一种特别常见而且心理素质极好的华丽大鸟。 “心理素质极好”这6个字,看书本上的环颈雉是感受不到的,鸡圈、动物园、博物馆里的环颈雉也不会让你有太多想法。一定要在野外,在你毫无准备的瞬间,它就像别人趁你不注意时在你前方点燃了正在准备发射的礼花弹那样。不走到跟前它绝不跑,这是很多人对这种鸟的第一印象——简直像定时炸弹一样!

我们来放慢这个过程:就在前几秒钟,它发现了你在靠近,于是俯下身,屏住呼吸静静潜伏在草丛中。它伪装得惟妙惟肖,睁大眼睛注视着你。就在你马上要踩到它的那一刻,它铆足力量从脚底爆炸式地起飞,带着一阵躁动,然后像导弹一样,抛物线式地坠落在山谷或远处。正当你长吁了一口气,准备要走的时候,旁边又炸出来一只!

虽然有些小鸟在你超过安全距离或靠近巢穴的时候,也可能突然窜出来给你一个惊喜,只是,野鸡这种大家伙,有点吓人。

在大部分地方被森林覆盖的京西百花山地区,这里能见到的雉类有环颈雉、勺鸡、褐马鸡等。后两者并不太容易见到,性格上它们也没有环颈雉那样顽皮。在我的观察中,勺鸡和褐马鸡遇到生人一般都是先跑几步看看,如果你继续靠近,道路通暢的情形下它们便会一路狂奔,迫不得已才起飞。

在躲避危险时,环颈雉那样做大概与生境和身材有关。勺鸡、褐马鸡是森林里才能见到的雉类,勺鸡圆胖,褐马鸡壮硕,这样的体型加上短圆的翅膀,在林子里面飞是受到限制的,它们奔跑起来更带劲。环颈雉也会去森林,但田野里更多见。况且,在我看来环颈雉对森林是比较挑剔的,一般只出现在林缘或比较开阔的林下。尽管雉类都属于善于奔跑的陆禽,环颈雉跑起来也不逊,但相比山上其他野生雉类,它们好像更喜欢伪装。

环颈雉的叫声很有特点。如果能记住它们的声音,在与它们不期而遇的时候,一定能让你更镇定一些。

虽然在野外遇到环颈雉并不难,但现实中,能细致观察它们的机会十分有限。不过,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测用的红外相机记录了一些环颈雉的日常,使我对这种大鸟更加深了认识。

环颈雉分布非常广,不同地域、不同亚种、不同个体的模样会有细微差异。下面的观察记录仅限在亚洲东部北纬40°左右的百花山地区海拔1000-2000米生活的环颈雉种群。

1月:结群活动

1月,我们的红外相机几乎没有拍到过环颈雉,大概是相机放置的海拔相对较高的缘故。资料上说,它们冬季会集群活动,并向山下农田或山谷迁移。夏天它们出现的位置,到了冬季基本全都没了踪影。与此同时,勺鸡也会向下迁移,但相对环颈雉,红外相机记录显示勺鸡能分布到更高一些的区域。这个时候森林里的主角是褐马鸡,它们可以在高海拔甚至靠近山顶左右的区域成群活动,占据这里的生态位。

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区域,我有见过成群的雌环颈雉或雄环颈雉在路边活动。冬季北方的森林,树叶落了之后,食物大量减少,很多动物集结成群一起活动。勺鸡和褐马鸡往往是雌雄一起混群活动,而环颈雉却基本都是哥们儿或者姐妹在一起,极少混群。组成团队相对更容易发现食物,而且很多双眼睛在一起,可以规避或减小被捕食的风险。但这个方案的漏洞在于,假如猎食者在这个时候惊起了一只环颈雉,就暗示附近很可能还埋伏着很多只。在严酷的自然法则面前,老弱病残和比较笨或者运气差的个体,遇到麻烦了,终究还是会被抓走吃掉。

2月:踏雪有痕

2月,日照在一天一天加长,但天气依然寒冷,百花山地区夜间最低温度能够达到零下二三十度。

环颈雉适应能力很强,在21世纪北半球从欧亚大陆到北美洲都出现了它们的身影。可是环颈雉特别讨厌白雪皑皑的高山和茂密的森林,这些地方它们是不会光顾的。

环颈雉不能久飞,是典型的地面生活的鸟类,晚上一般会上树休息。它们留在雪地上的脚印很有趣,像故意画出来的一个一个的箭头一样,告诉其他动物它去了哪里。

某日,我在百花山海拔较高的地方发现一群雉类走过的痕迹,细心观察,推测至少有3只。我还注意到,附近有新鲜的鸡粪在冒着热气,还没走远!我猜测这个季节在这里的应该不是环颈雉,我躲在树后静默了10分钟,事实证明,我遇到的是褐马鸡。后来还来了一群野猪,把我和在我后面同样在暗中观察的松鸦都吓到了。鬼鬼祟祟的松鸦是野猪出现后吓到拼命尖叫,才被我注意到的。

3月:占领地盘

3月,确切地说是从3月最后一周开始,百花山地区的环颈雉开始上山了,这预示着繁殖期的到来。

为了迅速占领地盘,雄性环颈雉几乎可以说是满山乱跑,至少10台以上不同位置的红外相机记录到它们来过这里或那里。有些地方见到一次之后就再没出现,只能说算是路过。而开阔一点的地方,在随后的3个月的日子里,环颈雉都会在附近活动。

红外相机还偶然记录到一只在来到山顶活动的环颈雉如何上树的画面。

4月:约架、炫羽

4月,万物复苏。随着植物吐露新芽,山桃、山杏染红山野,山上冬眠的獾子也都开始出来活动了。

四五月份是环颈雉一年中最活跃、最好看的时候。无论天气好坏,雄性环颈雉在它所占领的区域四处巡逻、鸣叫,宣布自己的存在。它们鸣叫的时候一般会煽动翅膀,展示它那绚丽的羽毛。听到叫声后,其他雄性环颈雉会前来,跑到一起约架,雌性环颈雉会在附近看热闹。

环颈雉并不是一年四季都那样好看,羽毛是会定期进行更换的。当然它们也会保养羽毛,方法是去沙子堆或者找个蚂蚁窝打个滚,同时还能起到清除寄生虫的作用。红外相机曾记录到冬眠刚醒来的獾在夜间也到蚂蚁窝打滚的画面,沙浴过后散落的獾毛,第二天会有小鸟专门来捡拾带回去筑巢。

5月:雉窝有卵

到了5月,百花山上一片喧闹,很多动物都选在这个时间繁殖后代。

在环颈雉的世界里,有的地区依旧是非不断,雄性环颈雉还在互相追赶,然后摆好阵势,互相掐架。有的地区局势分明,可是雄性环颈雉确实占领了一片地盘,也不停地叫,却没有雌性环颈雉来配对。

有的地区雄性环颈雉已经开始和雌性环颈雉成双成对了,进食的时候雄性环颈雉会善意地对雌性环颈雉叫几声,像是在说“快来看我发现了什么”,雌性环颈雉就会凑过去。虽然书上说有的地区雄性环颈雉会有多个配偶,但百花山这里目前观测到的,基本都是一夫一妻。

百花山海拔低一些的地区,已经有产卵的环颈雉了。我在海拔约1200米的地方发现了一个有一窝野鸡蛋的雉窝。这个窝在我看来选址很好,朴素而不失实用,设有蔷薇栅栏、落叶松太阳伞、丁香花园等设施。唯一的缺点是太靠近路边了。我发现这个雉窝的时候并没有看到环颈雉和巢的主人。

6月:小雉出现

6月,我曾偶然在海拔近2000米的地方发现过一个雉窝。当时距离很近,雌性环颈雉沉不住气跑掉了。我趁机拍了一张照片,之后迅速撤离,防止环颈雉弃巢不再回来。

后来对着照片数一数,这个窝里的蛋有13枚之多呢!

负责孵蛋的都是雌性环颈雉,而雄性环颈雉在这段时间没有之前那么活跃了,静静地在附近放哨。红外相机在这段时间有记录到雄性环颈雉觅食、整理羽毛和雌性环颈雉带小雉的画面。

7月:无尾雄雉

7月,雌性环颈雉带着小雉四处觅食。

小雉是一种厉害的小动物,它们像小乌龟一样生来就能自己找吃的,但有母雉保护,成长得会更快、更健康。有一次在山顶草甸上,我见到雌性环颈雉在草丛中带小环颈雉活动,母雉发现危险立即窜出来吸引敌人,但见我还在小环颈雉附近没走,于是又急切地飞回来想保护它们。

雄性环颈雉这段时间似乎无所事事,而且并不会觉得自己当爸爸了。它们看上去忘了有配偶,也没见过它们去照顾小雉。除了吃,总要找点事做,于是它们开始换羽毛了。红外相机恰好记录到了一只尾羽不见了的雄性环颈雉。

8月:诡异消失

诡异的8月来了,红外相机和我几乎没都见到过环颈雉活动,推测雄性环颈雉和雌性环颈雉都在换羽所以不露头。在换飞羽时,环颈雉是没办法飞行的,于是它们就老老实实地躲在草丛中,尽量不到空旷的地方去,免得遇到危险。

9月:幼年小雉

9月,小环颈雉独立一段时间了,当年出生的小雄雉长得像是雄雉和雌雉的混合版。

成年环颈雉似乎差不多换好羽毛了,但也不太容易见到。红外相机记录了一只脖子上正在换羽毛的雄性环颈雉,它身上的白色“光环”看上去有些凌乱。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地区的环颈雉亚种,脖子是没有这圈标志的,似乎跟环颈雉这个名字不太相称。

10月:开始下山

10月,环颈雉开始陆续下山,红外相机偶尔会记录到一两只环颈雉的身影。从这段时间开始,它们基本不会经常在一个位置出现。山顶草甸上还会有一些个体在草丛中活动。

11月:下雪了

11月,山区开始降雪了,红外相机记录到海拔1900米的山顶仍有还没下山的环颈雉。这个时候还在山顶活动的动物已经不多了,基本就是野猪、狍子、蒙古兔、豹猫。獾子不想看雪景,决定去冬眠。

如果山上积雪很厚,环颈雉是能在雪上行走的。而野猪留下的却不是脚印,而是蹚雪拖出的一条轨迹。我突然在想,也许,冬天山顶上、草丛里也是有可能有环颈雉的,有可能积雪掩盖住了红外相机。

12月:结群过冬

12月,在中低海拔地區活动的环颈雉明显多了起来,而且喜欢拉帮结派在一起活动,但也仍有单独活动的。

度过了换羽期的宁静,雄性环颈雉又开始大吵大闹起来。草丛中,岩松鼠不时窜来窜去,确认它藏的食物已经安全封印。红嘴蓝鹊注意到了异样,趁岩松鼠不在的时候,来那里左翻翻右翻翻。而后,一只环颈雉走进了镜头,画面中的它一只脚还没落地,突然,谨慎的它,似乎注意到了红外相机。对这个装置起了疑心的环颈雉,当机立断扭头走开。这个画面说明,环颈雉发现了红外相机后对于这种潜在威胁的评估,不足以像遇到人类那样“炸”飞。

猜你喜欢

雌性雄性海拔
大鳍鱊(雄性)
连续超促排卵致肾精不足伴生育力低下雌性小鼠模型制备和比较研究
南美三大高海拔球场
海拔4000米的父爱
河南一种雌性蚜蝇首次记述
萌物
饲料无酶褐变对雄性虹鳟鱼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慢性焦虑刺激对成年雌性大鼠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雄伟的山脉
双酚A对雌性生殖器官的影响及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