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产管理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应用

2017-05-11谭建明

中国设备工程 2017年5期
关键词:寿命轨道交通管理系统

谭建明

(港铁轨道交通(深圳)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109)

资产管理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应用

谭建明

(港铁轨道交通(深圳)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109)

本文介绍了国际先进的资产管理标准,以及将资产管理标准应用到国内轨道交通行业的做法,所遇到的挑战和收益。

资产管理;PAS 55;ISO 55001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这种固定资产密集型行业,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的模型,对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提高资产的表现,降低资产在全寿命周期内的成本,一直是地铁公司关注的重要问题。将国际先进的资产管理标准和系统引入国内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还鲜有报道,是一个崭新的尝试。

1 资产管理标准的发展历程

2004年由英国资产管理协会(IAM)领导,英国标准协会(BSI)协助共同制定国际通用的资产管理标准:公开规范(PAS 55),PAS是Public Available Specification 首字母的缩写。PAS 55首次发表后,得到了国际上资产密集型行业如石化、电力、铁路等众多著名公司和资产管理领域的专家的热烈响应,普遍接受该公开规范作为国际标准。2008年IAM和BSI结合PAS 55应用以来的良好实践,基于更相似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格式,出版了更新的版本PAS 55 2008。

PAS 55 主要针对密集型的固定资产,制定了资产管理的要求,包含建立和运用资产管理系统的要求,且该规范仅仅作为一个公开可获得的规范,并不作为英国标准。2014年ISO以PAS 55为基础,发布了更加普遍适用的,可以在任何相关的行业或资产类型的国际标准ISO 55001,除了固定资产、也适用于其它类型的资产,大大拓展了资产管理的应用范围。

2 资产、资产管理和资产管理系统的定义和关系

资产是指对组织有明显价值的实体或项目,比如工厂、机器、建筑、车辆、软件等。这种价值可以是有形的或无形的,金融的或非金融的,也可以在不同的组织或利益相关方之间进行转换。资产的全寿命周期从资产需求的识别开始,直到与资产任何相关的责任解除为止,包含资产的建设/获取、使用、维护和废弃处理的全部过程。

资产管理是指应用风险为本的系统化协作的活动或方法,持续优化管理资产和资产体系、达到资产的表现、成本和风险的平衡,以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资产管理应用分析的方法,有助于在资产的全寿命周期内的不同阶段对资产进行管理。

资产管理系统是指资产管理的管理系统,是由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组织要素构成的,用来建立资产管理政策、策略和目标,以及实现资产管理目标的计划。资产管理系统的要素包含组织的架构、角色和功能、策划的活动、标准、信息系统、程序和流程及相关资源,这些要素被整合起来,以保障资产管理活动可以成功的执行。

3 资产、资产管理和资产管理系统的关系

资产管理的对象是资产,资产管理的工具是资产管理系统。组织使用资产管理系统来指挥、协调和控制资产管理活动,控制相关的风险,保证资产管理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当然还有一些资产管理活动不能通过资产管理系统来正式化,比如组织的文化、领导力、行为、动机等,他们对组织资产管理目标的达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些要素需要资产管理系统之外的其他工具来管理。资产、资产管理和资产管理系统的关系如下图1所示。

对资产、资产管理和资产管理系统的绩效评估也是有区别的。资产的绩效评估侧重于资产状态和能力的评估,且资产自身的信息的监测、分析和评价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资产数据管理和数据转换为可供决策的信息的有效性是评估资产绩效的关键。资产管理系统的绩效评估是针对系统自身设定的目标,主要目的是判断资产管理系统是否能有效和效率的支持组织的资产管理。对资产管理的绩效评估关键是看资产管理的目标是否与组织目标协调一致,资产管理的目标是否已经实现。资产、资产管理和资产管理系统的绩效评估的结果都应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图1 资产、资产管理和资产管理系统之间的关系

4 资产管理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实践

深圳某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自全线开通以来,就参照PAS55 的要求,制定了《资产管理手册》和相关的操作程序,建立了资产管理系统,对运营的铁路资产进行资产管理。2016年又参照ISO55001 资产管理标准,对资产管理系统进行了更新,使之满足ISO55001的要求。

图2 资产管理模型

《资产管理手册》是资产管理系统的核心文件。手册中清晰的确定了组织的语境、资产管理的范围、政策和组织架构、领导力和承诺、资产管理活动的实施原则、性能评估、管理评审和持续改善方法。资产管理系统基于图2所示的资产管理模型,资产管理模型描述了管理铁路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以公司的目标和政策为基本点出发,识别和开发公司铁路业务需求,结合公司的财务状况完善公司的资产投资计划,全面控制资产的引进/改造、使用、维护、并不断监控资产的表现,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资产的寿命或延长资产的寿命,资产的寿命快到期时又需要启动资产的更新投资计划,从而形成一个资产的更替循环。

资产管理模型是指导资产管理的高层次、战略方向性的概念,需要与每天的具体的资产管理活动互相关联起来,并保持一致。图3显示了资产管理的策略与具体的资产管理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资产管理策略目标和资产管理的策略举措,记录在铁路资产管理策略和部门行动计划中,相当于在ISO 55001:2014描述的策略资产管理计划(SAMP)。

图3 资产管理策略与计划

5 实施资产管理的挑战与收益

将国际上通用的资产管理标准引入到国内的轨道交通行业,还是一个崭新的尝试,在实践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挑战。

(1)争取最高层管理者的支持是成功进行资产管理的关键。资产管理的政策和目标来源于组织的政策和目标,必须与组织的政策和目标保持高度一致。高层管理人员负责制定资产管理政策和资产管理目标及策略,确保适当的资源如资金、足够和合格的人力资源和信息系统来支持资产管理,为资产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实施环境。

(2)资产管理文化的推广和普及是一项持续的过程。资产管理是一项全员参与的工作,资产拥有者、项目负责人、设计者、操作者、维修人员等站在不同的立场,对资产的理解和要求是不同的。必需通过不断的宣传和培训,提升公司全员对资产管理的认识和资产管理的能力,注重资产的价值,在资产的全寿命周期内达到资产的风险、成本和表现的理想平衡。

(3)资产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也是一项重点。资产的信息是很多的,有资产的财务信息、采购信息、性能和状态信息、寿命信息和操作资产的人的技能、资格信息等等,如何将这些信息收集、聚合、管理和分析,从而产生及时、全面、有效的信息供组织作出正确的决策是很有价值的,所以建立一个统一的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并制定数据采集、分析和报告的流程也是很有必要的。

6 实施资产管理的收益

深圳某轨道交通有限公司通过5年来的资产管理系统建设和资产管理活动的开展,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收益:

(1)建立了一个长达30年的长期资产置换计划和一个循环滚动的1+5年资产引进、改造计划。这些计划与公司的财务信息相联动,有利于公司评估与资产相关的财务状况与资金需求,使公司的金融计划与资产的长期、中期、短期更新需要相平衡,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

(2)在资产引入/改造过程中,引入价值工程的理念,对资产引入/改造项目进行价值评估,价值评估的标准包括安全及法规、增长及加强运营业务、运营协议/服务承诺、增强企业名声、工作环境、环保改善五大方面,为公司遴选“物有所值”的工程改造项目,节约公司运营成本。

(3)在资产的维护阶段,运用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的分析工具,建立和检讨资产的维护策略,对资产的服务危害性进行分析,并评定资产的服务危害性等级,确定关键性资产,对安全关键系统和安全关键项目的设计和维护采取特别额外措施,控制资产风险,提高资产的表现水平。

(4)持续监控资产状态,每3年对资产进行一次状态和能力的评估,确保资产能满足未来3年的表现要求。对发现问题的资产,采取资产寿命保证措施,确保资产达到其设计寿命,甚至延长资产的寿命150%。对寿命即将到期的资产,进行资产置换研究,评估置换方案的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以选择最佳的置换方案,节约公司成本。

(5)资产管理系统与安全、质量、环境、健康等管理系统有密切的联系,通过与这些系统集成统一考虑,提高跨管理系统的协作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大大提高了效率和效益。

7 结语

轨道交通行业作为一个投资巨大、技术复杂和资产密集的行业,采用国际先进的资产管理标准对铁路资产进行科学化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地铁运营公司以有效率和效益的方式进行资产管理,在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妥善管理风险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资产全寿命周期的成本,提升资产的表现和价值,是保持地铁运营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也是地铁运营公司资产管理的发展方向。

[1]PAS 55-1:2008 Asset Management part 1: Specification for the optimized management of physical assets, 2008,9.

[2]ISO 55000.资产管理-概述、原理和术语.

[3]ISO 55001.资产管理-管理体系-要求.

F530.7

A

1671-0711(2017)03(上)-0160-03

猜你喜欢

寿命轨道交通管理系统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人类寿命极限应在120~150岁之间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仓鼠的寿命知多少
马烈光养生之悟 自静其心延寿命
PPP模式在我国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
停车场寻车管理系统
生产管理系统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