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2017-05-10杨增君
杨增君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作文教学是极为重要的,是学生综合使用语文知识能力的体现,尤其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及作文写作水平。本文在系统阐述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新课程改革中对学生主体性的要求,提出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对策。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193-01
小学语文作文是很多学生都不喜欢的课程。同时也是语文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难点与重点,新课程改革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写作教学要彻底摆脱对学生的约束,为学生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以及广阔的空间,从而推动学生进行更加有创意的表达[1]。可是现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学生对于写作的畏惧感,内容乏味空洞,这些现象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相去甚远,所以,语文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与理念,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从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积极的拓展学生的思路,提升作文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一)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
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依然将重点放在文字内容,教师灌输给学生课文中的优美段落,但是并没有点出这部分内容为什么优美,这样学生无法更加透彻的掌握课文的内容,学生阅读方式不正确,再加上本身阅读量不足,无法积累到优美的词句,这对于写作能力的提升是不利的。除此以外,学生对于作文无法提起兴趣,每到作文课就害怕、畏惧,不能够将实际生活融入到作文当中,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喜欢使用一些随处可见的事件,喜欢引用范文,这样学生就容易陷入到编故事以及情节照搬的局面中,造成所写出的作文欠缺真实性,如果不能够纠正这方面的问题,学生就无法提升写作能力。
(二)学生创造力受到扼制
小学生的思维通常都比较活跃,接触作文初期通常都有着非常丰富的想法、思维也更加的活跃,在开展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没有给予正确的引导,而是将一些经典作文案例引入其中,这样,学生创造力就会遭到扼制,从而养成盲从的意识,使得学生的作文看上去都是一样的,逐渐的丧失了写作兴趣。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
(一)教学方式多元化
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工作的时候,不单单需要创新教学理念,还需要对授课的方式进行创新,使用多样化授课方式来开展作文教学工作[2]。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小学生营造出民主、开放性的课堂教学环境与学习氛围,充分的确立学生主体性,激发起深层次的写作能力。此外,教师需要完善传统灌输式授课形式,在教学形式上力求多样化,能够满足学生玩耍的本性,因此教师要充分的使用游戏教学本身的优势,将作文教学与游戏教学相融合,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同时,语文教师还能够组織诸如猜谜语、成语接龙以及讲故事等活动,使得小学生可以在活动的同时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与想象能力,在活动结束以后,按照自己真实见闻,开展写作训练,积极的拓宽写作的路径,从写作当中发现真情实感。
(二)重视素材积累
传统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综合使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可是学生语言知识应用由于受到了课本约束,使用的时候显得过于刻板。而且,学生在学习了某种修辞手段以后,就会在作文当中大量的使用,完全不顾作文的内容是否能够用到这种修辞手段。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学生平时所积累的素材太少,所以只能够生搬硬套书本知识。新课标更加强调学生自由、自主发展,为了能够实现这个目标,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准备小本子,把他们在生活当中遇到的,觉得有意思的事情都记录下来,并且写的要尽量的详细。在教师开展作文训练的时候,让学生翻看自己记录的内容,此时学生会发现不知不觉间自己竟然积累了如此多的写作素材,一些词汇以及句式的运用也非常合理。
(三)加强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写好作文的重要保障,书读多了也就必然会感觉有话可说,多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课外阅读不单单能够让学生不断拓展只是,同时还能够激发起他们内心的冲动,在学生从书本中获取一些只是以及道理的时候,所写出的作文也就更加额丰富,因此教师需要按照小学生阅读特征以及接受能力,组织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或者是推荐一些优秀的文章给学生,从而掌握一些名人事迹,为以后的写作做准备。
三、结语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作文教学需要将学生主动语言使用作为基础,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推动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实现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教学目标。相信在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小学作文教学工作必然会达到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陈秀芬. 让学生的主体性彰显于学习的全过程[J].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2012(27):182-182.
[2]侯一群. 创新精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相关培养探究[J]. 俪人:教师, 2014(3):163-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