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背景资料对文本解读利益最大化的发挥

2017-05-10毕海青

关键词:解读文本

毕海青

【摘要】在解读文本中,链接背景资料对文本解读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具体教学中,背景资料的介入要最适时且有必要,最大化地发挥背景资料的作用可以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拓宽文本解读的深度和广度。

【关键词】背景资料;解读文本;利益最大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177-01

一、未成曲调需先有情

苏教版八下语文第一单元为咏物抒怀单元,象征手法贯穿本单元始末。其中俄国作家高尔基的《海燕》是采用象征手法的散文诗。如果不了解当时俄国的社会现实和作者写作文章的背景,要想解读文中海燕、海鸥、海鸭、企鹅等形象的象征义,是完全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当时俄国的革命形势的引入,高尔基的介绍,以及《海燕》发表的经过和引起的社会反响的介绍就相当有必要。

那么,到底在什么时候出现比较好呢?是课前出示,还是课中演示?为此,笔者用自己的两个班级做了不同的尝试。四班学生在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都表现出了较高的语文素养,为此,在讲授这篇文章时,我在课中引入写作背景等资料。当分析到海燕的形象时,学生能结合环境分析出这是一只不畏惧风暴,勇敢无畏的海燕。当我问到:“为什么作者一定要塑造一只这样的海燕?”,以及“文中写海鸥、海鸭、企鹅等海鸟的目的”时,学生似乎只是对比突出海燕的形象,就不能更深入探索作者塑造海燕的意义了。这时候,有的学生由契诃夫《皇帝的新装》想到了沙皇的黑暗统治,有的提出来要结合文章背景谈海燕形象的意义。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制高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是一种最好的教学预设与生成。因此我相继出示当时俄国的革命形势,高尔基的介绍等资料。学生顺着这些资料的铺垫,不仅自然地想到了其它海鸟的象征义,而且也能找到文中的“乌云”“大海”“狂风”“雷声”等象征义。笔者的另外一个班级相对来说较为循规蹈矩,那么在讲授课文前,我将这篇文章的背景资料一一引入进来,先出示这些背景,就给学生理解作品奠定了丰富的情感基础,成为理解作品的内驱力。学生在分析形象、把握主旨时能时刻围绕背景资料侃侃而谈,意深而知所以然。

依据学情,把握时机引入背景资料,由学生的感性认识引领其理性认识。

二、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在诗词教学和一些带有一定时代记忆符号的文章时,有些背景资料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众所周知,诗词曲通常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词曲作品往往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因此学习之前,须先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感情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如在讲授《归园田居》其三时,如果学生不了解陶渊明其人其事,就不会理解最后一句中“但使愿无违”中的愿为何?或许就会理解成一种在田间耕种的愿望。学生对文本的泛泛理解不符合教学实际。此时借助文本外的资料,如写作背景,作者其人其事其思想就有助于對诗句的解读,同时也使得背景资料发挥了最大化的利益。陶渊明从二十九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他之所以向往田园,是因为对官场的厌恶。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义熙元年(405年)四十一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陶渊明天性酷爱自由,而当时官场风气又极为腐败,谄上骄下,胡作非为,廉耻扫地。一个正直的士人,在当时的政洽社会中决无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抱负。陶渊明经过十三年的曲折,终于彻底认清了这一点。陶渊明品格与政治社会之间的根本对立,注定了他最终的抉择——归隐。从此他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

教师讲授一些与学生较为有距离的文本时,背景资料的有效介入,能够起到深入解读文章思想内涵的作用,同时也对作家其人有更为立体和全面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对了解同一作家的作品,起到以管窥豹的作用。

假借背景资料进而解读文本符合知人论世进而论文的道理。

三、乘势引入拨云见日

语文学科的背景资料何其丰富,合理介入,有效介入文本,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增加学生学习的知识厚度。

苏教版八下郭沫若先生有一篇文章《石榴》第5段“单瓣的花虽然没有双瓣的豪华,但它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剌变为中国式的金罍,殷、周时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文中提到“安普剌”到“金罍”的演变。学生对于“剌”“罍”字都比较生疏,何况什么是安普剌?什么是金罍?两者的演变更不晓得是怎么一回事。为此,教师适时出示解读文本的背景资料就尤为必要。讲授时,笔者问学生,见过“安普剌和金罍吗?”学生摇头。我顺势出示“安普剌”和“金罍”的图片,让学生从形象上感知其外形的变化,进而自然地联想到石榴的演变过程。图片的出示作为背景资料的一种,在学生解读文本出现困惑时,助其解读文本,解读这一形象比喻的意义。在品析这句话的修辞方法过程中,一方面引导学生注意修辞的运用生动地活化石榴演变历程,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注意郭沫若先生使用修辞做到了贴切生动,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绝的境界。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像郭沫若先生这样呢?我乘势引入郭沫若先生的文学常识“郭沫若(1892—1978),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这样学生就知道了一个人写作方法的独特是和他的身份爱好艺术情趣密切相关的,如果作者不是从事考古工作,如果不是作者有深厚的文学积淀,这些妙词佳句是决不能如此信手拈来的。

在实际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大而空的资料堆积,尤其在文学常识的资料链接上,很多老师会在课堂上机械地、程序式地呈现。笔者在课堂中,在分析石榴演变过程中出示安普剌和金·的图片及郭沫若的文学常识资料,不仅避免了大而空的资料堆积,也抓住了课堂中恰当的时机。

链接背景资料,解读文本,关键是要最大化地发挥背景资料的价值。背景资料运用得好,既拓宽文本解读的路径,又丰富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使阅读教学变得更厚实和丰实。

参考文献

[1]《简洁语文教学的守望与探寻》梁增红[M].现代教育出版社.

[2]《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 [M]高等教育出版社.

[3]《语文教学内容重构》王荣生等[M]上海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解读文本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多角度解读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