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职校计算机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

2017-05-10李云凤

关键词:职校驱动计算机

李云凤

【摘要】计算机在现代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成为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必要部分。计算机的普及也对计算机人才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更好的提高职校计算机教学效果,在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并对其内涵与应用方式进行探究十分重要。笔者在计算机教学实践中对任务型教学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与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探讨了任务型教学中任务制定的方法与需要注意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143-02

一、对任务型教学的认知与探讨

任务型教学也叫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属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范畴,是一种以学生作为课堂中心,发挥任务导向作用,驱动学生学习并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环节,教师承担着引导与协调作用,而学生则围绕着某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带着问题,在任务导向下自主探究,不断搜集相关的任务资料,通过自主思考探究、小组协作等来完成任务目标。由此可以看出,任务驱动型教学存在着显著的实践性特征。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充分把握驱动任务教学的关键点,即任务制定与创建。要求教师在任务目标下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开展自主探究与学习。职校计算机课程本身就具备显著的实践性与时代性特征,而任务驱动式教学,更切合计算机课程的实用性要求。

二、做好任务型教学中任务的制定工作

在职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其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关键问题在于任务的创建。创建任务需要关注多个因素,以确保任务具备突出的操作性与科学性特征,具体应考虑以下三点。

其一,创建任务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相对而言,职校学生计算机基础总体上较为薄弱,而个体与个体之间基础差异程度较为明显。因此,在进行计算机课堂任务创建时,需要关注学生特点、兴趣、基础水平、知识结构与学习能力等因素,充分尊重差异存在的客观性。为确保教学安排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要求教师创建的任务具备层次性特征,即难易有别。具体来说,教师在充分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制定出基本任务与附加任务,依据对学生状况的了解开展针对性教学,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任务内容,引导学生都能够参与到任务学习之中,从而获得任务完成的成就感。以EXCEL排序教学为例,以按照一个字段排序作为基本任务,而按照两个以上关键字排序作为附加任务,分层次针对性教学,有助于每个层次的学生能够参与到学习之中并完成相应任务。

其二,创建任务应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特性。在职校计算机教学中,需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之中存在的厌学情绪。为提高计算机教学效果,必须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如学生对课堂任务缺乏兴趣与参与的积极性,任务驱动目标就无法实现。基于此,为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师创建任务时必须确保任务具有充分的吸引力。为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应调查与了解学生兴趣与关注热点,立足于学生兴趣来编制驱动任务,从而引发学生共鸣。以Photoshop图像修复处理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事先安排学生找一张损坏或霉变的老照片,通过扫描将老照片输入电脑并作为学生图像修复处理的对象,引导学生将霉变相片进行修复,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且学生学习兴趣明显增加。

其三,创建任务应关注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传统教学环境下,计算机教学突出“教”的问题,而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况,而这种长时期的被动学习却给学生个性发展与思维创新带来了限制性影响,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而应用任务驱动型教学,在任务制定时需要充分关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问题,在课堂中给学生预留出一定的探索与思考时间,引导学生自主探寻问题与解决问题,支持并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如在Word图文混排教学中,在学生完成排版任务后,教师应支持学生进一步进行创新,通过自主操作与安排,加入学生自我的审美要素,最终获得多样化的排版结果,这样在排版过程中,学生也可发挥其个性风格,在发展学生计算机技能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其创新能力。

三、任务型教学在职校计算机教学中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职校计算机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能够切实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发挥任务导向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对于培养与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发挥着重大作用。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还需要充分注意以下几点,以确保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

第一,任务驱动不适用于理论知识教学。在职校计算机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学生计算机技能培养,其效果突出,然而在理论知识学习时,则需要辅助以其他教学方式。

第二,做好素材积累工作。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应用以及实施的关键在于任务制定环节,为此,教师应依据学生特征与喜好倾向,做好任务素材收集与积累工作,在任务设计中融入實用性与趣味性等因素,切实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内在动力。

第三,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归纳与总结。任务驱动式教学关注于任务实施过程,缺乏对计算机知识完整性与系统性的整合,学生无法形成对计算机知识的逻辑性认识,容易割裂不同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教师在实施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做好知识的分析与归纳,明确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计算机知识体系,为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计算机素养奠定基础。

四、结论

提高学生计算机素养与计算机应用技能,是职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任务驱动式教学十分适用于职校计算机教学,能够切实发挥任务驱动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在特定的任务条件下开展自主探究与协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整体素养。然而在应用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多探讨,多研究,根据各学校学生的实际特点,做好任务的制定与实施工作,为实现计算机课程教学整体目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建光.运用任务驱动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实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21).

猜你喜欢

职校驱动计算机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计算机操作系统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我的职校我的梦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生本式”中职校社团活动之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