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7-05-10李朝均

速读·中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李朝均

摘 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学生数学水平的积极作用,作为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学习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断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教学

在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主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真正发挥自身的力量,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从当前高中生对数学学习的反应来看,许多学生的积极性还没有调动起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学生的这种学习状态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着密切关系,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状态,从而逐渐形成了被动的学习模式,养成了老师不要求学生不主动学习的习惯,这种学习习惯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

一、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下作业往往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练习题的形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但是很少涉及到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往往没有提前预习,这样在学习新课时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完全处于被动吸收模式,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效果。相反,如果学生能够在课前对所学知识提前预习,这样学生就能够对要学的知识有所了解,能够找出针对自身的重点和难点,在听课时学生也会有重点的听。

此外,学生如果能够在课下对新课预习,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需要联系以往所学知识来理解新知识,也能够加强学生对以往所学知识的认识。数学是一门相互联系的学科,新旧知识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性,并且相连的新课中数学结论的得出往往会用到以往所学的新知识来推导。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通过这种预习的形式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外,这种课前预习的作业形式能够降低学生的课业负担,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还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自身如果能够投入到数学学习中静下心来去推导新知识的来源就会发现其中潜藏的很多乐趣,并且通过对新知识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不仅仅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合理利用课堂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提问的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往往处于被动的接受模式,容易让学生形成懒惰的习惯,从而更加不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认识到自身才是课堂的主人,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的给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同时通过课堂提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理解,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但是在利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提问的时间、数量以及质量,不能采用“满堂问”的方式,同时也不能不提问题,在提问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有效性,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提问题,减少诸如“对不对”“是不是”这类的无效问题。在問题的引导下,学生能够进入思考模式,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并且通过思考能够逐渐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让学生逐渐找到学习数学的正确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加强合作学习

合作是当今社会考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性。比如,在练习题的讲解课程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这样学生自身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能够充分解决掉自身的一些问题。同时,学生之间通过相互讨论能够激发出思维的火花,提高学生发挥自身能动性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所在,从而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另外,通过自身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学习的更加充分,如果采用教师讲解的方式,教师需要照顾到所有层面的学生,需要讲解的问题就会增多,并且在讲解的过程中难免会忽略掉一部分学生,大大降低教学效率。但是如果通过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方式,就能解决掉这些问题,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可以在间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解决掉,这样能够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许多学生不喜欢学习的原因与学习兴趣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比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在当前教学中最普遍应用的是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来丰富课堂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展示相关的教学内容。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能够将抽象的知识转变的更为具体,从而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这样学生在利用知识解决问题时才能提高其正确率,增强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除了丰富教学资源,教师还要注重作业形式的改进,通过创新作业模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数学作业的有效性,能够利用较少的数学任务达到提高学生数学水平的目的。另外,还要注重教学评价,通过对学生全面、客观、及时的评价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身的关注,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动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在增强学生数学水平上的重要作用,通过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学习搭建良好的环境,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能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