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2017-05-10林奕峰

关键词:预习习惯初中语文

林奕峰

【摘要】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效地培养学生预习可使学生养成自觉、主动的学习习惯,从而学会学习,提高效率。规范性预习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避免了学生预习过程的盲目性随意性,从而提高自学效率。教师应要求学生坚持课前预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关键词】初中语文;预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093-01

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的开端,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预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它对培养我们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帮助。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新课标》的突出特点。《新课标》把自主学习放在了首位,也正体现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如何提高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呢?通过课堂实践,关于初中语文课堂预习的有效策略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预习学案,明确学习目标

我们让学生预习,他们多是读读课文而已,不会真正地进行有效预习。因此,教育方法应该从预习案开始。订立合理有效的预习方案需要我们老师下一番功夫,了解本班学生整体学情,找到学生课前语序存在的问题: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学习中会存在的问题,要有层次和梯度的设立预习能力,思考预习问题和项目对血神能力训练的重点。当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拟出预习案也是一种很好的做法,如让学生们提出自己预习的问题,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收集和整理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生成的资料。让学生研究探讨订立预习案设计的原则和具体方法,这样,学生能够有兴趣的进行预习,也充分显现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课文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这类说明文的预习方案进行探讨,从而明确总览单元。整体把握单元重点,明确选材的意义——通过展示人民大众创造性智慧,开阔眼界提高审美情趣,提升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获得对祖国文化的认识与生出民族自豪感。如此,形成预一个比较正确的知识系统。利用分析提示从語言特色、结构安排、中心思想等方面研读课文,在仔细阅读中深入体味;自主思考课后问题与练习。做到心中有数,能提高听课效率获得问题审读与作答思路,提升课堂学习的效率。

二、圈点批注,多做预习笔记

预习就是要留下学习的痕迹,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应该在阅读、查阅、思考中多做笔记,做好笔记。做预习笔记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可在书上直接做标记、做批注,也可准备一个预习笔记本,每次把预习的结果,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记录下来,久而久之,预习笔记本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好帮手,在复习时回过头来看看,收益匪浅,它记录学生学习过程,培养学习能力。例如《济南的冬天》,看预习提示及注释时,可把与作者相关的内容按作家姓名,出生时间、出生地点,对作家的评价,选自哪部作品等方面加以归纳。老舍,原名舒庆春;1899年生于北京西城;伟大的小说家、戏剧家、人民艺术家;著有《老舍文集》……

三、自学生词,注重词典运用

这是预习中学生较为注重的一个环节。教师似乎可以不用多加注意就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去完成。而实际当中,往往就是这部分内容,学生最容易麻痹大意,最容易出现马虎对待的现象。因此,这一环节同样需要教师规范性的指导,学生不仅要注意自学生字词语的音、形、义,还要学会辩析词语的感情色彩。对一些带有典故出处的词语还要弄清词语的出处,原义及引深义,养成勤动手勤查词典的良好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学精神。

四、划分段落,归纳各部内容

这是预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最感头疼的一个环节,也是最能体现一个学生自学能力强弱的环节。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也是一个薄弱环节。教师在指导归纳各部分内容时应教给一定的方法,如找中心句,浓缩段落,细分层次,使学生通过思考对文章的内容有确切的理解,或者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归纳段落层次的意思,这样让学生真正能够进得去又出得来,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课堂讲课时教师又着重对这一环节加以检查,抓具体,抓落实,让学生真正动手动脑,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真切的理解和体会,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语言的概括能力。

五、小组合作,培养预习习惯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方式的正确与否能够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被广泛运用。由于语文课学习的内容涉及面广、理解难度大,而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参差不齐,在课前预习环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既可以发挥集体的智慧,集众人之长,提高预习效果,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如在学习“雷电颂”一课时,这节课是话剧《屈原》中一场,由于学生对话剧内容比较陌生,再加上这场话剧是郭沫若先生在1942年写的,年代久远,学生对当时的写作背景缺乏必要的了解。在预习时如果单独让学生进行学习,学生肯定无法正确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如果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就可以发挥集体的力量,让学生分工协作去搜集相关的背景资料和文学常识,再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进行集体讨论,设计人物对白,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从而深刻体会作者的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预习效果,长此以往还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六、预习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预习要具体、深入、细致。教师在布置学生的预习作业时,内容要尽可能具体,不能只布置一些空泛的、学生无从下手的预习任务。同时,还要要求学生预习得深入、细致,做好上面所提的几个步骤。

2.在预习中要注重合作。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平时都是自己学习,很少有合作的伙伴。因此,在布置预习作业时,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能共同讨论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前公布研究性预习任务,让学生自愿组成小组搞研究活动,这样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预习的效果也会大大不同。

3.要让学生从被动预习转为主动预习。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表扬那些预习得好的学生,让这部分学生有成就感,就能化被动为主动。同时,看到别的学生得到教师的赞赏,那些预习不认真的学生下次也会主动、积极地去预习。

参考文献

[1]缪汇颖.初中语文教学预习活动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

[2]叶玲玲.怎样做好初中语文预习[J].青少年日记,2015(10).

猜你喜欢

预习习惯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