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物理的兴趣教学
2017-05-10李鹏飞
李鹏飞
摘 要:高中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教学,其教学方法在新课改中得到全面的创新,其中兴趣教学受到很多教师和学生的关注,教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習兴趣,实现学生内在学习动力的形成,自觉参与物理学习成为该门学科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高中物理;主体性;多媒体;形象思维;结合实践
高中物理的教学在近几年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很多学生反映高中物理难度大,即使理解了物理概念但还是不会做题等等,学生的物理学习态度消极,兴趣不高,导致物理教学一直比较低迷。而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高中物理教学要求不仅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还要对于物理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有深入的把握,具备物理学习的主动性,能够在生活中自觉发现物理问题,把物理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发现现在物理教学停留在做题的阶段,学生都被题目淹没,没有机会和能力进行物理能力的建构。我认为要想改变这种局面,最根本的就需要教师开展物理的兴趣教学,使学生从根本上在内心接受物理的学习,对于物理生发出持久的兴趣,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即使遇到难题也不会打退堂鼓,尤其能够克服三分钟热度的现象,实现物理教学的持续推进。
首先,教师开展兴趣教学就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建构。这是兴趣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学生步入高中之后具有强烈的、明确的自我主体发展需要,但是高中高负荷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自我主体的发展,而这直接导致学生在物理课堂上表现不佳,学习态度消极,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之后没有人积极思考,往往需要教师进行提示或者讲解,学生逐步养成思维依赖性,对于物理知识和学习没有自己的主见与想法,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极为不利。所以教师要着手学生的主体性建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需求,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进行自主发展。
第一,物理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物理思考方向和想法。例如有的时候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有的学生可能就会出现理解的偏差,但是教师不能直接给出否定,而是要发现学生的思维闪光点,及时给出鼓励,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受到认可,之后学生就会更加自觉积极思考问题,初步形成主体思维。
第二,教师要在开展物理教学的时候注意授人以渔,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教师注意教学中的引导和激发,不要直接进行知识的灌输,让学生背诵记忆物理知识,那样只会导致学生内心产生抵触,对其主体建构极为不利。
第三,建构主体性需要教师对学生采取自主预习。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自主预习的能力,但是教师因为预习教学比较麻烦,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很难保证,所以就很少采取这种教学方式,实际上对于学生的主体能力发展有很大的帮助。这需要教师一方面注意预习知识的锁定,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学生进行预习,也并不是每个知识点都符合所有学生的预习能力,所以教师在开展预习教学的时候先对知识进行分层,让不同阶段的学生完成自己阶段的知识预习,保证学生按照自己的能力完成固定的难度预习,实现学生主体的发展,自觉发现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物理理解水平,从而有意识进行提高和训练,不断实现最近发展区。另外,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预习进行学案的制定,让学生能够有条理并且有所指导地进行规范预习,提高预习的效果。总之,建构学生的主体性是兴趣教学的首要条件,教师必须注意这部分内容。
其次,兴趣的建立需要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来开展教学,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对于新的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手段和设备来丰富物理课堂开展的方式和内容。例如,一些物体的受力作用,教师就可以通过三维立体图像来为学生进行呈现,高中时期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但是形象思维能力很发达,教师通过真实的图片来展示物理问题,能够促进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还需要教师充分发掘多媒体的教学用处,例如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物理现象,例如天体之间的引力以及关于黑洞理论的阐发等等,教师如果只是通过自己的讲述很难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但是通过幻灯片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就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实现学生兴趣的培养。
再者,培养学生的兴趣还需要教师认真开展教师的评价。评价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教师只有通过评价才能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阶段发展趋势进行判定,帮助学生形成对自己地客观认知,从而引导学生的下一阶段学习,而教师的评价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高中学生大多数都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的认可和鼓励,关注和重视,如果教师通过多样的评价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形成主动学习的心理预设,那么学生的兴趣就会快速发展,使接下来的学习更加自觉主动。
第一,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要多样化,不能单纯依据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过于单一的评价标准只会使学生的内心产生自卑,甚至会怀疑自己的学习和发展,对于兴趣培养很不利。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性格、道德、人格、学习态度和学习进度等多方面对学生开展评价,争取使每位学生都能受到表扬或者鼓励。第二,教师丰富评价的形式,不仅能够通过语言进行评价,教师还可以通过眼神或者肢体动作或者语气等等开展评价,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私下的评价,及时帮助学生发现不足,完善自身,这样教师就更加能够取得学生的信任,实现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的形成。第三,教师还要尊重每位学生的性格特点,不能依据自己的喜好对学生产生偏见,要足够客观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应有的发展。
最后,高中物理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就必须结合实践来开展,通过实践来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物理学习。第一,教师要积极开展物理实验教学,学生实际上对于物理的实验教学充满兴趣,尤其是能够自主进行实验的设计和开展的时候,他们十分享受这个过程,所以教师要放开手指导学生做好实验。第二,教师要每个学期组织学生参与物理教学实践,有能力的学生自觉进行物理课堂的组织,教师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来给同学讲解问题,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通过这种实践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
总之,高中物理教学中兴趣的培养需要教师充分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主体建构,建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的时候更加自觉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