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密切党群关系的历史经验
2017-05-10赵耀宏
赵耀宏
[摘要]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了如何代表人民利益和正确处理与人民群众关系的政治主张和行动准则。在延安时期这些主张和准则更加完善和成熟,并在实践中同人民群众建立起水乳交融、血肉相连的关系。正因为中共有了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获得人民群众的信赖、爱戴和拥护,才得以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回顾总结延安时期密切党群关系的历史经验,无疑对于我们今天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建设优良作风,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延安时期;党群关系;优良作风
一、坚持唯物史观,系统形成正确处理党与群众关系的科学理论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的成熟的前提和基础。延安时期中共在继承以往处理与人民群众关系经验同时,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基石,构建起正确处理与人民群众关系的一整套理论,奠定了中共密切党群关系的理论基础。
中共一成立就明确了为工人阶级和最广大劳动人民谋利益的历史使命。但是,真正从理论层面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价值观、道德观,则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从已知史料看,1939年2月20日晚,毛泽东在致张闻天的信中,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无产阶级的道德观提出来。在信中对陈伯达的文章《孔子的哲学思想》写下这样的意见:“关于孔子的道德论,应给以唯物论的观察,加以更多的批判,以便与国民党的道德观(国民党在这方面最喜引孔子)有原则的区别。例如‘知仁勇,孔子的知(理论)既是不根于客观事实的,是独断的,观念论的,则其见之仁勇(实践),也必是仁于统治者一阶级而不仁于大众的;勇于压迫人民,勇于守卫封建制度,而不勇于为人民服务的。”这是目前从毛泽东著作中能见到的最早关于“为人民服务”的论述。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发表《为人民服务》演讲,使为人民服务成为中共及其军队和一切革命同志的普遍要求与行为规范,明确了判断一个共产党人是否是真正的共产党人的根本标准就在于是否完全彻底、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中共七大把为人民服务精神写进党章中,在这个党内根本大法总纲部分强调:“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必须与工人群众、农民群众及其他革命人民建立广泛的联系。”并告诫全党:“必须经常警戒自己脱离人民群众的危险性,必须经常注意防止自己内部的尾巴主义、命令主义、关门主义、官僚主义和军阀主义等脱离群众的错误倾向。”在党章第一章关于党员的义务中规定:“为人民群众服务,巩固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了解并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需要,向人民群众解释党的政策。”这样就用党内根本大法形式确定了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要求。
与此同时,延安时期中共以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以党的全部活动为实践基础,上升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高度对党的群众路线作出理论概括。1943年6月,毛泽东撰写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提出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可以说这是对党的群众路线内容的最早表述。在党的七大刘少奇作的《论党》报告中系统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认为“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放在这样的高度予以定位是第一次。刘少奇指出:“所谓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路线,就是党的群众路线,毛泽东同志的群众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与人民群众建立正确关系的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用正确的态度与正确的方法去领导人民群众的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人与被领导的群众建立正确关系的路线。”
党的性质决定了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再无自己特殊利益。刘少奇指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即是真理的最高标准,即是我们党员一切行动的最高标准。”而党是什么?党只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工具。既然如此,以什么样的立场观点对待人民群众,就需要予以科学解读。刘少奇在《论党》的报告中,在吸收以往理论成果基础上,把中共的群众观点概括为: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这些群众观点的确立,科学解决了中共为了谁、相信谁、依靠谁的问题,深化了党的宗旨的思想内涵,奠定了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进一步明确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展示了中共“人民至上”的高尚情怀。
正是中共在理论上对以什么样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待人民群众、如何处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做出科学化、系统化的概括,在政治取向上,进一步明确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而中共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一切活动,都是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以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根本的政治标准和价值选择。在道德修养上,科学回答了共产党人的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根本性问题,为延安时期构建密切的党群关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实施民主政治,加强廉政建设,防范腐败现象侵蚀政府肌体
既然人民群众是主人,就要使人民群众行使主人的权利,这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政治保证。在延安时期中共实施民主政治,加强廉政建设,使得陕甘宁边区不仅成为当时全国最民主的圣地,而且也成为当时全国最廉洁的地方,这无疑为延安时期构建密切的党群关系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生态。
第一,推行民主政治,构建能够使人民行使权力的政权结构。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形成由参议会、政府、法院三部分组成的政权结构形态。参议会作为边区的权力机关、民意机关和立法机关,有选举产生各级政府,创制和复决边区法规,监察及弹劾边区各级政府之政務人员的权力。政府机关,是边区的行政机关。政府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配置,都由参议会决定并选举。参议员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从1937年边区政府成立到1946年全边区先后开展了三次民主选举运动。第一次投票率达70%以上,延安等个别地方达80%以上。第二次投票率达80%,一些县达到95%。第三次投票率82.5%,最高达96%。通过民主选举,那些不称职的干部纷纷落选,而那些真正能够为人民群众办事的干部则走上领导岗位。正如毛泽东所讲:“边区各级政府都是由人民投票选举的”,“当人民选举他们所喜欢的人去办政府的事的时候,办得很不错,这比派官办事制度要好得多”。
第二,加强同党外人士合作,创造性地提出并实行“三三制”政权体制。1940年后根据毛泽东的主张,边区在政权机关的人员分配上,规定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强调中共对陕甘宁边区主要是通过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实施领导;通过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形式进行领导;通过选派优秀干部实现领导。改变了党政不分、由党包办一切的现象和弊端。三三制政权体制的实行,开创了协商民主的先河,有效地破解了在政权机关的权力制衡、民意表达和相互监督问题。
第三,设立专门的监察机构,强化对公务人员的监督。1938年10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关于各级党委暂行组织机构的决定》,规定在“区党委之下,得设监察委员会”,负责监督各级党的机关、党的干部及党员的工作与对党的章程决议之正确执行,管理审查并决定对于违犯党章党纪党员的处分,或取消其处分等。1945年中共七大党章把“党的检察机关”专设一章,规定:“党的中央委员会认为必要时,得成立党的中央监察委员会及各地方党的监察委员会。”同时,在政府机构内还设立专门的监督机关——边区审计处,主要审核边区行政机关预决算以及收入、支出、征税、拥有财产多少等事项,尤其是对“贪污、舞弊及浪费事件”重点审计检查。与此同时,边区还重视运用法律武器对公务人员进行法律监督。1939年起在边区高等法院设立监察处,独立行使检察权,在各县设立监察员处理法律监督事务。1946年经边区参议会通过决议,设立独立建制的边区高等监察处,其职能除对刑事案件提出公诉外,还赋有运用法律手段对公务人员进行监督,特别是检举政务人员贪污受贿行为的职责,这对于净化公务人员廉洁从政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把严惩贪腐与激励奖廉相结合倡导清正廉洁新风尚。为了把惩戒防贪工作落到实处,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干部奖惩暂行条例(草案)》,把“怠工渎职”,“贪赃枉法,腐化堕落,假公济私,包庇蒙蔽”,“侵犯群众利益,致妨害工作进行或政府威信”作为惩戒主要内容。边区政府还专门成立了惩戒委员会,制定了《边区公务员惩戒委员会组织条例(草案)》。针对一些党员干部经不起艰苦生活的考验,加之国民党施以升官发财、酒色逸乐的引诱而腐化变质,不论其出身如何,党龄长短,职务高低,贡献大小,一律严惩不贷。如对肖玉碧案件的处理就引起极大反响。肖玉璧十几岁就参加了红军,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获得过无数的荣誉,身上有很多伤疤。但他在任靖边县张家畔税务局局长期间,竟然利用职权经营私人生意,甚至把边区奇缺的食油、面粉等物资卖给国民党,还以权谋私,贪污公款。边区根据颁布的《惩治贪污条例》对其处以极刑。肖玉璧被枪决后,整个边区震动极大,边区的广大干部和群众深切地感受到了共产党的反腐决心。对此《解放日报》刊文指出:“我们要做到:在‘廉洁政治的地面上,不允许有一个肖玉碧式的莠草生长!有了,就拔掉它!”
在严厉制裁贪污犯罪和违纪行为同时,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高度重视评优树模,弘扬正气,倡导新风。边区政府1943年颁布了《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干部奖励暂行条例(草案)》,规定对联系群众,克己奉公,实事求是,积极负责,埋头苦干,足资表率者予以奖励。1943年西北局高干会议上就奖励了延安县、延安县南区合作社和八路军三五九旅三个先进集体和王震等22个劳模。由于把惩治与奖励相结合,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形成贪污腐化可耻、廉洁奉公光荣的氛围,塑造了中国共产党为民、务实、清廉的崇高形象,与国民党统治区贪污成风、社会腐败形成鲜明对照。
三、倡导深入实际、力戒空谈的工作作风,始终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
党对政权的领导是靠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并通过在政权内工作的高水平的共产党员模范作用来保证的。毛泽东指出:“所谓领导权,不是一天到晚当作口号去高喊,也不是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我们,而是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说服和教育党外人士,使他们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绝不能以为我们有军队和政权在手,一切都要无条件地照我们的决定去做,因而不注意去努力说服非党人士同意我们的意见,并心悦诚服地执行。”毛泽东认为,党本身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一方面党在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时必须把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另一方面还需要党的各级干部和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树立一套好的作风,这是实现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陕甘宁边区广大干部按照“不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的要求,建立新的工作作风,发扬干部和党员大胆创造事业精神,善于在事业的进行中组织人民力量,反对官僚主义倾向,发扬民主,开展自我批评,并且加强对工作的审查和监督,对工作积极、肯负责任、有创造能力,有办法克服困难,生活朴素廉洁,为群众所拥护的予以奖励;而对于那些消极怠工,不负责任,贪污腐化,脱离群众的干部则予以惩罚。通过干部和党员高水平的工作和模范作用的发挥,“把党的计划变成群众的计划”,起到了“提高自己,帮助别人”,“做一个样子给全国看,给全国一个参考,成为全国的一个样本”的重要作用。
坚持“眼睛向下,不要只是昂首望天”,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是中共对广大党员和干部的基本要求。中共和边区领导人都非常重视联系群众。毛泽东本人就是联系群众的典范。英国女作家韩素音在《早晨的洪流》一书中这样评价毛泽东:“他和人民之间有一种亲切的感情上的交流,他好像永远生活在群众之中。”在毛泽东的影响和教育下,机关和部队都非常珍视和群众的关系。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成为党的一条准则。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不顾年纪高迈,经常深入群众,了解民情。续范亭将军曾作诗称赞林伯渠:“年年足迹遍神州,革命先鋒一老牛,不学导引不避世,童颜鹤发自风流。”林伯渠张贴在床头的座右铭就是“为人民服务,为世界工作。”“人人争识林老头,亲切有如家人父。灯前细谈几件事,米面油盐棉花布。”就是对林伯渠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为群众排忧解难风范的生动写照。陕甘宁边区各级干部把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办实事,办好事,作为普遍的行为选择,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誉。1946年,美国纽约《先锋论坛报》记者斯蒂尔访问延安后深有感触地说:“在延安的访问中,有三件事使我感动而且深刻起来。第一件事是我体味到共产党常常说的‘为人民服务,在延安所亲见的各种事实,我认为这是货真价实的。”
四、把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作为执政的根本目的,领导人民大力发展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事业
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和精神文化产品,是能否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崇高形象的根本所在。正如毛泽东所讲:“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
第一,把推进经济建设、切实改变民生作为执政的根本任务。中共领导革命的目的在于推翻旧政权,使人民翻身得解放,过上幸福生活。要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要给人民以切实利益,这不仅是由中共的性质决定的,也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根本所系。毛泽东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仅仅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搞了多年的政治和军事,就是为了这件事。如果不发展生产力,不去搞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共产党就没有多大用处,老百姓就不一定拥护我们。在中共七大上他进一步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这些精辟的论述明确地把“生产力标准”理论提了出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在陕甘宁边区,中共实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方针,构建公营经济、合作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全新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坚持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形成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良好氛围和有利于边区经济发展的平台。正是中共和边区政府组织党政军民学进行大生产运动,繁荣根据地的经济,通过合作互助、开展生产竞赛、奖励劳动英雄、安置难民等途径和措施,推动边区经济发展,使边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样也使得根据地不断巩固和发展。
第二,把使人民接受文化教育、推动边区文化大发展作为重要抓手。人民的利益不只是物质利益,还包括文化利益。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始终高度重视教育事业,使边区的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并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从幼稚园一直到大学专门学院,上学一律不收学费、教育费,在大专院校上学免费提供衣、食、住等条件。边区的人民或来边区的人,除汉奸外,任何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第二,运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兴办适合老百姓生产与生活条件的各种社会教育(冬学、识字组、剧团等)和开展对党、政、军、经济、文教等工作人员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文化、政治、业务教育,使得一般老百姓和广大干部,都可以普遍地受到教育。边区在财政异常困难的条件下,不惜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办教育,1945年的教育投入占了边区财政支出的四分之一。以至于边区财政厅在当年的财政报告中说:“在目前的中国,甚至在世界上,还找不出任何一个政权,能够像今天陕甘宁边区政府这样,用它的经费的25%以上的钱来从事教育事业。”在边区真正形成了包括国民教育、社会教育、干部教育三位一体的完整的教育体系。同时,其他各项文化事业也得到蓬勃发展。
陕甘宁边区所辖之域,自古以来几乎是文化荒漠,群众中90%以上是文盲。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激发救国热情,灌输抗战建国和边区建设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937年9月,边区政府提出开展识字运动,并开办了冬学,建立了以小学为中心的半日校和夜校,进行不脱离生产的扫盲教育。至1941年,社会教育在边区广泛的发展起来,据统计,1937年,边区创办冬学382所,有学员10337人。1939年,有识字组3852个,组员24107人;夜校535所,学生8086人;半日校202所,学生3323人;冬学643所,学生17750人。1941年,有识字组1973个,组员12259人;夜校505所,学生7907人;半日校393所,学生5990人;冬学659所,学生20915人;民教馆25处;剧团10个;读报组3371个(平均每450个人有一个读报组);秧歌队949个(平均每1500人有一个秧歌队);自乐班114个。社会教育把整个边区变成了一个大课堂、大学校,广大群众依据自己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掀起了以识字、学科技为中心的学习热潮。
与此同时,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推动各项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各种文艺团体雨后春笋般的建立。据粗略统计,抗战期间延安的文艺团体多达70多个。边区还先后创办了21种文艺刊物,文艺成果百花争艳、硕果累累,发挥了振奋军民抗击日本的强大作用。同时重视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使文艺渗透在政治生活、军事活动、生产劳动、学校生活,以及会议庆典和节假日中,呈现歌声不断、诗画满目、好戏连台的动人局面。
第三,把开展社会改造运动、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作为重要任务。陕甘宁边区在中共执掌政权之前,是一块荒山变野、地广人稀、农业粗放、灾害頻发、交通不便、封建迷信盛行、文盲率极高、卫生条件极差的贫穷、落后、愚昧的地方。全边区基本上是农民终日劳作不得温饱;缺医少药,婴儿死亡率高达百分之六十,成人达百分之三;巫神多达两千余人;成群的土匪多达48股。面对这样的现状,中共在陕甘宁边区,一方面大力推动经济文化教育事业,改善民生,开启民智;另一方面强力开展社会改造运动,铲除匪毒,移风易俗,优待移难民,救贫扶难,鼓励劳动互助,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倡导文明新风,推进边区社会改造和社会重建,创造出生机勃勃的新世界。到1938年基本肃清了匪患。1942年毒患也基本消除。到1943年底全边区对高达七万多不务正业的“二流子”改造面达到94.4%。同时,从1937年到1945年边区各级政府共安置移难民63850户,266619人。在医疗卫生方面,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和普及医药卫生知识,教育群众破除迷信、反对巫神,提高健康防病意识;健全机构,1940年在政府机构里设置卫生处后改为卫生署,统管边区卫生行政工作,创办边区医院、边区医药学校、边区门诊部以及保健药社、卫生合作社、国医研究会等,不论在行政管理上,还是医疗机构设置上由上而下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医药卫生工作网;坚持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以为人民群众服务为根本宗旨,救死扶伤,解除群众疾病,使边区呈现人才两旺、兵强马壮的新气象。
总之,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赋写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只见公仆不见官”的光辉篇章,使密切联系群众成为中共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延安时期无论是密切联系群众的理论成就还是实践经验,都是历史留给中共的一笔宝贵财富,其价值对于中共而言无疑具有战略意义。
[责任编辑 刘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