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析中共七大屡次延期的原因

2017-05-10卢毅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共产国际毛泽东

卢毅

[摘要]中共七大在1945年召开之前,曾经历多次延期。早在1931年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前后,中共中央即曾酝酿召开七大。抗战爆发后,七大的筹备更是加紧进行,对具体会期亦有过多次动议,但均因种种原因未能付诸实施。究其缘由,抗战前期主要是受战争干扰和交通条件所限,包括周恩来等人未回延安的因素,后来才是因为整风运动而暂停。由此看来,那种将七大延期笼统归于延安整风的说法不免以偏概全。至于有人认为毛泽东是惮于共产国际、不愿召开七大的观点,更纯属臆测,与事实相去甚远。

[关键词]七大;延期;毛泽东;延安整风;共产国际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这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共举行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与夺取全国政权的基石。但此时距1928年在莫斯科召開的六大已相隔17年,这在中共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按照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党的全国大会是党的最高机关。按通常规例每年开会一次。”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七大延期的现象?关于这一问题,以往学者曾有过不少探讨,然而或因资料过于简略,或因论断失之笼统,在一些关键的历史链条上未能完整复原,对长期流传的误解也未予澄清。有鉴于此,本文拟按照历史的脉络,结合更多史料尤其是新近披露的共产国际档案,对其中的丰富细节再作一番梳理和分析。

一、1931年六届四中全会后的风云变幻

揆诸史实,中共中央在历史上曾多次酝酿召开七大,却因种种缘故不得不一再推迟。从目前披露的材料来看,早在1929年7月,中共中央就鉴于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准备在1930年内召开七大,并写信给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指定在莫斯科的同志负责起草党纲,限3个月完成,6个月送到国内,但这封信辗转到代表团手里已是该年年底。对此,共产国际的意见是暂定1930年7、8月间仍在莫斯科召开,请中共中央考虑决定。这时,代表团由于受到莫斯科中山大学王明宗派的攻击,处境十分困难,这件事也就没有认真执行。

1930年3月20日,共产国际驻上海远东局领导人雷利斯基又致信共产国际执委会东方书记处指出:“今年务必召开中共代表大会或代表会议。自六大(1928年夏)以来,党的生活和政治形势都有进展。对六大决议应作补充和修正。”但不久后中共中央便出现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忙于在全国发动暴动,李立三甚至为此与莫斯科发生了激烈争执。而该年9月的六届三中全会虽然批判了李立三,但共产国际对其后任瞿秋白仍不满意,认为他对“立三路线”的纠正不彻底,犯了“调和主义”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七大自然无法召开。

同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米夫来华。在他的推动下,中共中央于12月23日发出《第九十六号通告》,这一通告的副标题即是“为坚决执行国际路线反对立三路线与调和主义号召全党”。显而易见,米夫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纠正“立三路线”和瞿秋白的“调和主义”,使中共的步伐与莫斯科一致。这个通告还提出:“为要使国际路线在中国党内得到根本的巩固,党现在就应开始准备七次大会。”由此将召开七大正式提上了议事日程。在此期间,受到米夫赏识、从莫斯科回国不久的王明撰写了《两条路线——拥护国际路线,反对立三路线》一书,其中也明确提出:“在国际直接领导之下,开始召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准备工作,以便根本改造党的领导”,并建议:“在七次大会未开始以前的准备期内,由国际负责帮助成立临时的中央领导机关,以领导全国正在紧张的革命工作。”

1931年1月7日,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在这次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向忠发在《中央政治局报告》中重申了“为要使国际路线在中国党内得到根本的巩固,党现在就应开始准备七次大会”的提议。米夫在给全会做结论时也表示:“七次大会在七八月中秘密条件允许之下,可以举行。……我们不但同意召集七次大会,而且认为非常需要的,并且要准备这一大会在苏区及非苏区内要有实际的准备,将一切经验得一总结,此会并且在国际的领导下来开。”最后,会议通过决议指出:“四中全会认为必须召集党的第七次全国大会,委托新的政治局开始必须的准备工作”。

根据六大通过的党章规定:党的全国大会“由中央委员会得共产国际之同意后召集之”。因此六届四中全会结束后不久,中共中央就在1931年2月22日向共产国际报告:“决定于最短期内召集全国第七次代表大会。”与此同时,刚当上远东局新任领导人的米夫在给共产国际的信中也指出:“无论是我们还是中国领导人都坚持积极解决召开七大问题。六大以来已经过去将近3年了。这期间中国发生了不少事件。需要中国共产党自己对这些事件作出总结,深入思考全部经验,检查过去的策略,拟定新的策略。”他还表示:“请注意,代表大会实际上至少要在得到你们的批准之后过6个月才能召开。当然,如果那时条件不允许,则可以将开会日期往后拖延。……请你们把对七大问题的最后意见尽快转告我们。”

作为对中共中央和米夫上述提议的回应,1931年3月6日,共产国际执委会东方书记处复信说:“政治委员会的决定已经通知你们,该委员会反对现在召开党的七大。”接着,该信指出:“不言而喻,召开党代会有许多理由,……但反对召开党代会的原因更为重要。运动正经历非常重要的时期。存在着反对苏维埃共和国的战争和干涉,与必须开展群众工作有关的某些任务、工会运动问题等等。任务是明确的,路线是正确的,但迄今为止,在这些任务中我们能够在苏区实现的却很少,而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人运动的发展速度未必能令我们满意。现在所需要的是做群众工作。……筹备和举行党代会则意味着党的优秀力量将在几个月内放下这些任务。”同时,共产国际还分析了三种可能:党代会如果在国统区召开,风险极大,任何认真的讨论都不可能进行;如果在苏区召开,交通联络非常困难,代表团能否到达没有任何保证:如果在境外召开,也需要花费三四个月时间。所以,“这些理由促使政治委员会建议你们暂时放弃召开党代会的打算”。

实际上,在是否立即召开中共七大的问题上,远东局内部也是有分歧的。如远东局前任领导雷利斯基虽然曾经提出此议,但他的态度后来发生了变化。1931年4月13日,他向共产国际汇报时便说:“我认为,在目前形势下,党处在革命斗争的烈火中。它应该进行斗争、打退(敌人)两次全面进攻,在这个时候,为七大作任何准备都是不可能的。这会使党的大部分积极分子脱离实际工作,更加削弱党本来就很薄弱的力量。因此,我不能同意认为党代会应在最近6个月内做好准备的意见,虽然召开党代会的理由听起来颇有说服力。”显然,雷利斯基此时并不赞成米夫关于尽快召开七大的主张。

恰在此时,中共经历了一场严重的危机。1931年4月至6月,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和政治局主席向忠发先后被捕叛变,上海中央的工作几乎陷于瘫痪,只好考虑向外转移,当时决定王明去莫斯科,周恩来去江西苏区。他们临行前,经共产国际同意,在上海成立了以博古为首的临时中央政治局来维持工作。但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越来越严重,博古中央也不得不在1933年初迁往中央苏区。不久,第五次反“围剿”战争打响,红军失利后被迫长征。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下,召开七大就更不可能了。后来,周恩来在向共产国际汇报时即曾说:“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在1931年1月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决议案上曾规定召集。后来因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域屡遭破坏,而苏维埃区域因被‘围剿关系又互相隔断,以致一直迁延下来。”

二、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前后的酝酿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为了正确领导抗战,中共中央又开始酝酿召开七大。1937年10月,毛泽东在《目前抗战形势与党的任务报告提纲》中就明确提出“准备召集第七次代表大会”L9 360。同年12月,政治局会议又通过了《关于召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决议》申明:“政治局认为在最近时期内召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于全中国人民解放斗争和党的工作,均有最严重的意义”,“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中心任务,在于讨论和规定如何在巩固和扩大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总方针下,组织和保障全中国人民取得对日抗战的最后胜利;同时,党七次大会应当对于自党六次大会以来的革命斗争经验作一个基本的总结”,并强调:“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准备期限不能过长,应尽可能地在较短时间内召集大会”。为了使大会能顺利进行,这次政治局会议还专门成立了七大准备委员会,由25人组成,毛泽东为主席,王明为书记;并初步拟定了七大的议事日程,决定由王明作政治报告,毛泽东作工作报告。这其实也反映了王明1937年11月回国后中共中央的权力格局。

1938年3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讨论了召开七大的问题,提出:“全党同志现在应该努力进行七次大会的具体准备工作”,其中包括发布为召集七大告全党同志书和告全国同胞书,给地方党部发出怎样在政治上和组织上进行七大准备工作的指示,成立大会各主要报告起草委员会。这次政治局会议还要求,所有地方党部领导同志立即开始积极进行关于七大议程各问题的讨论。在这次会上,毛泽东对七大准备工作也发表了意见,认为七大开会的时间须看战争的形势来决定,地点也要看形势的发展,人数决定于党的发展,并建议增加七大各报告的起草人,而报告人则暂不决定。显然,由于与王明等人在诸多问题上存在分歧,毛泽东对召开七大的态度转向审慎。

同年4月14日,在1938年3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后被派往莫斯科的任弼时向共产国际提交了一份书面报告,其中提到:“为着组织和保障全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同时总结十年来斗争经验,中共中央决定于最近半年内召集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5月17日,他在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会议上又口头汇报说:“目前党正在进行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中共中央请求共产国际执委会给予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以指导和指示,并派代表参加代表大会的领导工作”。对此,共产国际于6月11日通过决议表示:“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将会为开展党的整个工作提供新的动力,从而在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起着光荣的作用。”这实际上也就意味着共产国际同意中共召开七大。

然而,由于一些情况的出现,特别是抗战初期中共正忙于挺进敌后、创建根据地,前方将领和重要干部无暇进行七大代表的选举工作,所以七大未能在1938年召开。当年10月,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曾解释:“本来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准备在本年召集的,因为战争紧张的原故,不得不把‘七大推迟到明年。”

不过也正是在六届六中全会上,刚刚被共产国际承认为中共领袖的毛泽东对召开七大再次做出了规划。他提出:“我们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自从一九二八年开过第六次代表大会以来,由于环境的原因,已有十年没有开大会了。去年十二月政治局会议决定准备召集第七次代表大会,但准备工作尚未完成,因此今年尚难召集。此次全会扩大会应该讨论加紧这个准备工作的问题,并决定在不久时间实行召集大会。”在毛泽东的这一倡议下,七大准备委员会提出:明年(1939年)五一节开会。11月6日,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召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这个《决议》阐述了召开七大的重要意义、中心任务、主要日程,并对七大报告的起草、代表分配及产生办法等问题,作了若干规定和指示,要求“加紧完成准备召集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一切必要工作,在较短时期内召集之”。六届六中全会还将1937年十二月会议关于七大由王明作政治报告、毛泽东作工作报告的决定,改为毛泽东作政治报告,王明作组织报告。中共中央权力格局的调整由此可见一斑。

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准备召集七大的决议后,筹备工作就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但因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开始在河北等地制造磨擦,中共中央只好在2月8日的书记处会议上决定七大暂时延期召开。不过共产国际此时已按捺不住。5月21日,时在莫斯科的任弼时致电中共中央:“请告代表大会召开的确切日期、地点及大会日程,還有预计的代表人数和代表哪些组织,大会的准备情况。”仔细推敲,这一问询的源头应是来自共产国际。

猜你喜欢

共产国际毛泽东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An Analysis of George Orwell’s Anti—Utopian Elements in 1984
刘文西笔下的毛泽东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浅议长征在中共与共产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
共产国际七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共产国际与苏区问题专题研究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