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话剧文学创作探索与实践
2017-05-10任金凤
任金凤
【摘要】当下社会的大环境使得当代大学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在本科教学中的话剧文学类课程设置,则可以通过课上课下的引导,最终达到培养大学生的创作创新精神,提高其综合素质。另外在当下话剧市场低迷的现实中,也可在话剧创作的层面上培养一些后备力量。
【项目来源】2014年大庆师范学院教学改革基金项目《话剧文学创作实训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Jy1404。
【中图分类号】I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035-01
话剧作为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表演艺术,在全国高校校园中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既能培养大学生的创作创新精神,又能提高其综合素质。而另一方面,对于话剧市场低迷的现状,也是一个积极补充,因此,在本科选修课《中国话剧文学研究》中,课上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理论,课下引领学生走进剧院、走进剧本、走进小舞台。
一、剧院观摩
中国话剧最早源于学生演剧,高校中的话剧演出对高校文化建设的作用有目共睹,但在一些高校,认识上存在偏差,行动滞后,最终使话剧流于比赛等一些形式。学生的兴趣、热情也是一时的,因比赛而生,因比赛而逝。实质上话剧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并非只是一场热闹的参与,它更能使学生眼界开阔,思维活跃,他们在没有更多固化条框的束缚下,反倒可以使活生生的社会和校园生活更真实的呈现出来。但学生创作和演剧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理论知识掌握更少,舞台经验几乎为零,因而积极提倡学生走进剧院,走进剧场,熟悉话剧。以大庆为例,为了活跃市民的业余生活,提升市民的欣赏水平,经常在小剧场进行一些免费演出,这就给学生观摩提供了便利,另外大庆话剧团在大庆师范学院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把大庆经典的石油题材的话剧片段用串烧的形式搬进校园舞台,让更多的学生通过舞台呈现看到从前的大庆。如《铁人佚事》,演员在剧本中选取了铁人的四个经典事迹,先后在舞台上演出,勇挑泥浆池,默默帮助队友的母亲,人拉肩扛运机器,百米运水,演员们精湛的演出,真实还原再現当年的英雄事迹。学生看过,对铁人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大庆有了更多深厚的感情,甚至对今天的幸福生活有了珍惜感恩的情怀。针对这种现状,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研讨,学生对于本次话剧的观看非常激动,感触也非常多,从剧本本身到舞台表演,学生在研讨中也发现很多问题,如演员怎样把握时隔半个世纪的人物形象,在表演中怎么能够呈现才能打动观众,这些都是课上学习理论知识解决不了的问题,这里都成为了研讨的热点问题,通过这样一番讨论,也为下一步剧本创作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二、剧本创作
剧本创作与其他类型文学创作有着明显的不同,一般的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是给读者阅读的作品,而剧本不仅要阅读,还要演出,它真正意义是必须通过演员的表演才能在舞台上呈现出来[1]。因而剧本创作对学生来说是陌生而困难的,但也是最有兴趣最有成就感的。学生在创作之前,放松心情,不要给自己施压,将感觉调整最佳状态,感到创作是一种精神释放的过程,是自己的情感自由宣泄的过程,创作对创作者来说是兴奋的而不是痛苦的事[1]。学生不是专门从事戏剧专业的学生,那就没有《外国戏剧史》《中国戏剧史》系统的知识功底,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从《中国现当代文学》等一些基础课入手,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积极引导学生了解戏剧发展史上的名家名作,引导学生按话剧情节发展的逻辑思维去指导剧本的创作。如《雷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反倒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此之余讲解话剧的矛盾冲突,鲜明的人物形象,都将成为学生话剧创作的知识底蕴、通过调研,发现学生对于生活的感悟浅显,而对动画片、童话剧比较感兴趣,因而对于学生的创作给予了一个明确的定位——童话剧。如学生的剧作《笨狼进城》《丛林之城》。都是从儿童的视角切入,发挥想象,展开联想。但在剧作创作过程中也进行了很多相对符合逻辑的纠正。如《笨狼进城》,通过两只小狼进城的惊险历程,让成人看到,孩子内心的纯净。学生先是对大片金灿灿的油菜花田感到惊讶,不知那是什么,然后又对绵羊姐姐进行了友好的邀请,被农夫赶走后来到公路,当把司机赶走后居然把车开走了,开到了城里。针对此处则和学生探讨,笨狼最不应该的是会开车,它的新奇是对的,但孩子理解不了会开车,可以改成半路搭车进城。包括遇到警察、在商场逛街,都存在成人世界和孩子世界当中不可调和的矛盾,要么成人化,要么完全儿童化,也正是在这样的不断创作,不断修改中,最终剧作能够呈现在舞台上。
三、剧作自导自演
学生演剧主要源于兴趣,如果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通过观摩、研讨、剧本赏析、创作这一个流程下来,学生一定会兴趣倍增。如《中国话剧文学研究》中经过半年的讲解与指导,利用实践学时进行话剧的自导自演时,学生热情很高。但在选取演员上还是有些考虑不周,如《大话西游》选取铁扇公主的角色不够贴合原著,原著中的铁扇公主的彪悍、高大、强势已深入人心,而选取的过于柔弱,所以效果上会欠缺。另外在《雷雨》的课本剧角色选取上,把周冲的人选选的过于腼腆,以至于四凤和周冲同时出现在台上时,不知谁是周冲,谁是四凤。又如在《青蛙王子》的排练中,学生对原有童话进行改编,由于改编过大,使得青蛙本就是青蛙,而非是什么王子,这样从头到尾都会有一种青蛙随时会变成王子的幻想存在,这都是学生在实际排演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就是通过这样不断地研读剧本、推敲剧情、感受人物性格、展现矛盾冲突,反复的磨练中,有一些性格腼腆拘谨的逐渐变得充满自信,在心灵得到净化的同时,性情得到了陶冶,学生自身素质得到全方面提升。在不断的磨合中,学生不仅感受艺术的魅力,还能领悟人生这个大舞台的真谛。
在当下复杂的社会中,学生作为一个身体成熟,心理不成熟的群体,我们也应该积极思考,建立起一种更为科学、规范的教学模式,来解决在大学校园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也期待社会给及更多的关注和讨论,大学生能通过潜移默化的实践中规范了道德行为,激发了道德情感,陶冶了道德情操。通过戏剧活动,他们会重新审视生活、审视自己,不断修正自我意识,形成自信、自立、自强的良好品质,践行真、善、美,摒弃假、恶、丑,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另一方面,商业与艺术的平衡在现今社会的话剧演出市场上也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以大庆为例,剧院里演出的多为儿童剧,只有为了孩子才走入剧院,所以学生在剧本的创作中也可结合现实情况,在照顾观众群体的同时,发挥艺术想象力。
参考文献:
[1] 董艳 关于剧本创作教学的几点思考[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3 p55
[2] 杨春馥 杨栋梁 李海燕 闵伟红 润物细无声——校园戏剧对高校文化建设的作用探究[J].戏剧文学,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