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对母语的磨蚀研究展望

2017-05-10孟凡丽

青年时代 2017年10期

孟凡丽

摘 要:语言磨蚀研究历经大半个世紀的发展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目前国际语蚀研究对母语环境中的母语磨蚀研究鲜有涉及。母语环境中的二语学习是否会对母语造成磨蚀,二语水平的高低是否会对母语磨蚀的程度造成影响等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研究英语水平对母语磨蚀影响的研究思路与展望,希望能使人们对英语的学习有进一步认识。

关键词:语言磨蚀;英语学习者;母语磨蚀

一、语言磨蚀和母语磨蚀

(一)语言磨蚀(language attrition)和母语磨蚀(L1 attrition)的概念

语言磨蚀即语言习得的逆过程,指双语或多语使用者由于某种语言使用的减少或停止,其运用语言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退。[1]语言磨蚀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始于1980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召开的首届语言技能损耗研讨会,此后语言磨蚀研究在许多国家蓬勃开展起来。

根据磨蚀语种和磨蚀发生的语言环境,Van Els(1986)将语言磨蚀分为四类:外语环境中的外语磨蚀,外语环境中的母语磨蚀,母语环境中的外语磨蚀和母语环境中的母语磨蚀。母语磨蚀是指双语者在习得和使用二语的过程中由于母语输入和使用的减少以及二语的大规模使用产生的母语使用技能退化的现象。母语磨蚀不应被看作一语的完全丧失,而是在一些语法方面偏离母语结构,接近第二语言结构的一种转变。由于成人的母语系统基本完善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所以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母语磨蚀是一种非常少见的现象,然而近年来有学者提出,磨蚀也许不是这样极端或分离的现象。人们很难在受蚀者和非受蚀者之间划清一道明显的界限。究其根源,二语对母语的影响是因为大脑中存在两种语言系统且相互竞争的缘故。如果二语长时间比母语使用得更加广泛,这种影响会表现得更加突出和明显。因为母语环境中的母语磨蚀变化比较微妙且不易察觉,目前国内外对其的研究还不够完善。

(二)母语磨蚀研究现状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国外的母语磨蚀研究已经积累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如Schmid & de Bot(2004)探讨了母语磨蚀的回归假设(the regression hypothesis),认为儿童最早习得的语言能力保持时间最长,而最晚习得的语言能力,最易被破坏。Neisser(1984)探讨了母语磨蚀的阈假设(the threshold hypothesis),认为语言能力最不易磨蚀的部分不是最早学习的部分而是学得最好的部分。Seliger(1991)探讨了母语磨蚀干扰假设(the inference hypothesis),认为双语者在长时间不接触母语输入后可能会将二语输入作为间接的正面证据进行加工,并可能用较为简单的二语规则来替代较为复杂的母语规则。此外,Pelc(2001)、de Bot & Weltens(1991)、Pavlenko(2002)等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年龄、受蚀时间、读写能力、受教育程度和情感因素等对母语磨蚀的影响进行分析,证实了这些因素确实影响母语磨蚀的程度。但国外的母语磨蚀研究大多针对英语为二语的移民群体在二语环境中母语(如西班牙语,韩语等)的腐蚀情况,如Isurin(2007)研究了某美国大学的俄语(母语)老师们母语磨蚀情况,发现尽管出于职业需要,这些受试者与俄语接触较多并需要保持俄语的较高水平,其母语技能仍然遭遇了一定程度的削弱。Kim & Donna(2008)研究了情感因素对新西兰的英韩双语者的母语(韩语)熟练程度的影响,发现情感因素对一语的影响大于二语,而对母语环境中的母语磨蚀研究则相对较少。

在我国,语言磨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汉语环境中的英语磨蚀以及如何帮助英语学习者克服语言磨蚀,更好地学习外语。目前国内对于外语磨蚀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对于母语磨蚀的研究则刚刚起步,并且多为国外研究理论的介绍,实证研究较少,如倪传斌和刘治(2009)分析了影响母语磨蚀的相关因素,韩大伟和宋葳(2010)介绍了Barbara Kopke等主编的《语言磨蚀理论研究》,杨连瑞与崔鹏(2010)介绍了国外有关母语损耗的主要理论模式和研究成果。

综观语言磨蚀领域的研究现状,母语环境中二语学习者的母语磨蚀课题还鲜有研究,而这一课题对于语言演进、语言融合和文化渗透等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提出有关一般水平(英语四级成绩420-450)与高水平英语学习者(专八水平良以上)的母语磨蚀情况的研究思路,为中国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参考。

二、研究思路

汉语与英语在许多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别,其中人们谈论英汉差异时常提到的便是形合与意合、动态与静态这两组关系。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英语表达具有静态特点而汉语表达具有动态特点。研究英语对汉语的磨蚀首先要理清这两种语言的表达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别,若汉语表达中出现了大量英语表达的特点则说明英语对汉语产生了磨蚀作用,而渗透在汉语中的英语表达特点越明显则说明英语对汉语的磨蚀程度越深。因此可以通过量化汉语中的形合与静态表达特点来研究英语对汉语的磨蚀。

(一)形合与意合

“形合”指借助语言形式手段包括词汇手段和形态手段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意合”指不借助语言形式手段而借助词语或句子的意义或逻辑联系实现它们之间的连接。前者注重语句形式上的接应,后者注重行文意义上的连贯。在英汉对比中学者们对英语和汉语的形合意合研究有着一致的看法,即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形合和意合都是语言组织手段,前者重视连接词的使用,强调句子成分或分句之间要用合适的连接词连接起来以表达语法意义或逻辑意义,而后者则强调依靠靠词语和句子的内在意思来衔接,因此汉语EFL学习者,尤其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在经过大量的长时间的英语学习与训练之后对汉语可能产生的磨蚀之一即汉语语篇中语言形式手段的增多。汉语中语言的形式手段最主要的是通过连词的使用来实现,因此对连词的使用进行量化处理,即统计出文本中连词的使用数量和文本的词汇总量,计算出连词使用数量占词汇总量的比例,将这一比例称为连词使用指数。连词使用指数越大说明汉语中的形合特点越明显,受英语的磨蚀程度也就越深,反之,则受英语的磨蚀程度越浅。

(二)静态与动态

英語的静态特点和汉语的动态特点是区分英语和汉语的重要特征之一。连淑能(1993)指出英语和汉语另一个较大的区别是静态和动态。英语倾向于多用名词,因而叙述呈静态;汉语倾向于多用动词,因而叙述呈动态。英语静态特点的表现之一即名词化象普遍。名词化是指用名词来表达原来属于动词(或形容词)所表达的概念。其次,用形容词或副词表达动词的意义也是英语静态特点的表现。与英语相比,汉语则倾向于多用动词。因此,英语对汉语可能产生的磨蚀即为汉语中静态表达的增多。英语与汉语在动态与静态表现方面的显著差异为考察英语对汉语的磨蚀提供了重要的参考。通过量化英译汉中的名词(形容词)动词化现象考察英语对二语的磨蚀,具体方法为统计英译汉译文中将英文中的名词(形容词)翻译为动词的次数,将其称之为名词(形容词)动词化指数。如果名词(形容词)动词化指数较大,即双语者在将英语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较多的将名词(形容词)转化为动词则说明其母语的动态性特点保持较好,母语并未受到较大磨蚀,反之,则说明其母语受到较大磨蚀。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对母语磨蚀的研究可以通过对以下指数的采集来进行评估:一、连词使用指数,即连词使用数量与词汇总量的比例;二、名词(形容词)动词化指数。动词化即在英译汉活动中根据汉语的表达特点将一些名词(形容词)翻译成动词,而动词化指数指的是这种动词化现象发生的次数。

三、研究结果展望

(一)连词使用情况

连词使用指数,即连词使用数量与词汇总量的比例。连词使用的多少是判断语言偏向形合还是意合的重要标准。形合语言多用词汇手段或形式手段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因此连词的使用频率较高,而意合语言多借助词语和句子的意义或逻辑关系实现词语或句子间的连接,因此连词的使用频率较低。与英语相比,汉语作为典型的意合语言,在实现语篇衔接的过程中对语言形式手段的依赖程度较低,因此汉语文本中的连词使用指数通常低于英语文本。通过对比一般水平与高水平英语学习者汉语文本中连词的使用指数可判断其母语所遭遇的磨蚀程度的大小。若高水平组连词使用指数大于一般水平组,则说明高水平组母语受磨蚀程度较大,若高水平组与一般水平组的连词使用指数相差不大,则说明英语的学习并不会对母语产生磨蚀,若高水平组的连词使用指数低于一般水平组,可能的原因为高水平组的汉语水平同样高于一般水平组。

(二)名词(形容词)动词化

动词化即在英译汉活动中根据汉语的表达特点将一些名词(形容词)翻译成动词,而动词化指数指的是这种动词化现象发生的次数。通过对比一般水平组与高水平组对同一片英文文章的翻译,统计出名词(形容词)动词化出现的次数,若高水平组的名词(形容词)动词化指数高于中高水平组,说明高水平组的母语动态化特点保持得相对较好,母语受二语的磨蚀程度较小,而高水平组的母语受二语的磨蚀程度则相对较大;若二组的动词化指数差距不大,则说明英语学习不会对母语汉语产生磨蚀;若高水平组的动词化指数低于一般水平组,则说明高水平组的母语磨蚀情况比较严重。

四、结语

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语言磨蚀正在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更加成熟,国内的相关研究虽然较少但也逐渐得到了更多的重视。本文希望通过对母语磨蚀研究的展望提醒广大英语学习者在学习二语的同时也要注重提高自己的母语水平。

参考文献:

[1]de Bot,K.& B.Weltens. Recapitulation, regression, and language loss. In H.W.Seliger and R.M.Vago,eds.1991:31-52.

[2]Isurin,L.Teacherslanguage:L1 attrition in Russian-English bilinguals[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7,91(3):357-371.

[3]Pavlenko,A.Bilingualism and emotions. Multilingua, 2002,21(1): 45-78.

[4]韩大伟,宋葳.语言磨蚀理论研究介绍[J].当代语言学,2010,12(1):84-87.

[5]倪传斌,刘治.影响母语腐蚀的相关因素分析[J].当代语言学,2009,11(3):224-232.

[6]杨连瑞,崔鹏.国外母语损耗研究的动态[J].山东外语教学,2010(6):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