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7-05-10胡静峰
胡静峰
【摘 要】素质教育的今天,创新教育要体现在教育观念上,渗透在所有教育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成为所有教育活动的一种基本指向。本文就树立现代教学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为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一片新的天地。
【关键词】数学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8.042
素质教育的今天,创新教育要体现在教育观念上,渗透在所有教育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成为所有教育活动的一种基本指向。数学是其他学科的基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智慧,简化思考的程序,加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更好的了解社会和自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以及勇于探索的精神。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激发创新欲望
教育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创新的欲望与潜能。但要把潜在的创新欲望和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新力,离不开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首先,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把亲切、尊重、信任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尽力关爱每一个学生,树立一种“师生平等,共同成长”的教育理念。其行为表现为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学生的选择,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采取鼓励的态度,让学生充分产生自己的奇思妙想,用积极的心态加以扶植,从而形成轻松的学习氛围。
其次,强调学习的交互性。数学教学是一个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交流合作的过程,是一种开放互动的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没有强弱、高低之分;教师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立足于学生的学,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引导、促进、激励功能,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致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实现师生、生生的互动。
再次,突出评价的激励性。当学生独立地去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时,他们可能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能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找到方法不是最佳的。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教师都应该抓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点,适时以精妙之评语积极鼓励学生,激起学生思维的踊跃性,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潜能。
二、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创新意识
学生的创新的想法往往来自于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而兴趣和好奇心又来自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
比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笔者这样设计:过新年了,小动物们去给森林之王拜年,森林之王给每个小动物发了一个红包。小动物打开红包一看,小猪喜气洋洋,小狗和小鹿闷闷不乐,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看红包里装了什么。课件展示小猪的红包里是10张一角的纸币,小狗的红包里是1张一元的纸币,小鹿的红包是5张二角的纸币。你们认识这些纸币吗?能教教不认识的同学们?你能想办法安慰安慰小狗和小鹿吗?如果你是森林之王你还可以怎样装入一元的红包呢?顿时课堂活跃起来,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一堂课老师仅仅只是讲了一个故事设计了几个问题,孩子们就因“疑”生奇,因“疑”生趣,去积极探究创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教材中基本概念、原理,巧妙地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三、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培养创新能力
一题多解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其创造性,也能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和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题多解还可以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举一反三,提高學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五年级上册归一问题的教学:张燕养的3头奶牛上周的产奶量是220.5千克,每头奶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列出三种解法。
方法一:先求每头奶牛周产奶多少千克,再求每头奶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列式为:
220.5÷3÷7=10.5(千克)
方法二:先求3头奶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再求每头奶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列式为:
220.5÷7÷3=10.5(千克)
方法三:先求3头奶牛一共产奶多少天,再求每头奶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列式为:
220.5÷(7×3)=10.5(千克)
在得到三种解法后,我还鼓励学生通过对上面三道算式的比较和观察,概括出了运算的定律:a÷b÷c=a÷c÷b=a÷(b×c),以便于在今后的计算中灵活运用,使计算简便。数学解题中,一题多解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有效方式,应该得到数学教师的充分重视,为学生的发展与创新奠定基础。
四、有针对性开发习题,培养创新能力
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练习中,就是一个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水平、创新意识及能力都能得到提高与发展。因此,习题设计要贴近生活,出新、出奇、出妙,富有思考性,让学生在解题中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另外,习题的设计不要局限于课堂思考,而要让学生真正的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事实上,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很大程度都来源于实践活动,而知识和能力也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比如教材每一单元后有一个“实践活动”,这一内容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求答案,然后在课堂上互相交流,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加强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创新素质
俗话说:真知来源于实践。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给学生留有一定的实践空间。如在学习数学估算中,可让学生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进行估算,让学生帮助爸爸妈妈买菜等生动的生活事例,让每个学生都有参加数学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中动、在动中学,让学生在思维中动手,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会思维,在动手与思维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当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过程,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动脑,想方设法让学生多思维、多创造、多发现,能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由学习的主人,最终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具有创造才能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金花.儿童发展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2)
[2]孙志军.玩中教学中玩[J].小学教学参考,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