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吸引,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

2017-05-10叶小瑜曹志兴

关键词:任务驱动有效性

叶小瑜 曹志兴

[摘要]“案例吸引,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利用真实事件为基础的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设计相关任务进行课堂教学,学生通过自主、协作等学习方式对案例进行评析、研究和运用,增强分析、概括、总结的能力,大大提高了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有效性“案例吸引,任务驱动” 研究性学习教学

从2013学年开始,学校推行“案例吸引,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作为研究性学习教师,我也积极配合学校的教学改革浪潮,初探“案例吸引,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研究性学习教学中的应用。

1.“案例吸引。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概念

“案例吸引,任务驱动”模式是以学生熟悉的事物或现象吸引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兴趣,并给予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

2.“案例吸引,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

“案例吸引,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主要是在课堂内展开。下面以文本类方法指导课《问卷调查》为例,对其具体实施进行探讨。

案例:

本校高一学生课外阅读调查问卷

本次调查是对同学们的课外阅读情况作一次综合了解,请按你的情况如实回答,把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你喜欢阅读课外书吗?( )

a.非常喜欢 b.喜欢 c.一般 d.不喜欢

2.你每天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为( )

a.1小时以内 b.1-2小时 c.2小时以上 d.没时间

3.你觉得阅读有那些益处?( )

a.扩大知识面 b.提高学习成绩 c.能积累好多优美词句 d.好玩

4.你喜欢读什么样的书?( )

a.全是文字的 b.文字为主,配一些图画的

c.图画为主,只有很少的文字的 d.全是图画

5.你阅读最主要的获取方式( )

a.从书店购买 b.网上下载或在线阅读 d.从图书馆借阅或在阅览室阅读

6.你喜欢阅读的有关作文书籍是( )

a.写人记事类 b.写景状物类 c.其他

7.课外阅读对你有什么影响?

谢谢你的合作!

(案例来自上届学生的资料)

2.1案例讨论前的准备

在对案例进行讨论前,需要进行一定的准备工作,如案例的选取和呈现的方式,其主要目的是:第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本案例教学中,教师选取了上届师兄师姐所做的调查问卷,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第二.让学生做好相关的理论准备。

2.2呈现案例,学生质疑,师生共同确定学习任务

呈现案例后,案例涉及的每个问题由学生分析、解释和讨论,教师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寻找案例中所涉及的调查问卷相关问题,以确定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2.3围绕案例展开讨论,共同解决学习任务

教师创设和谐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小组的讨论。如对问题(1)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经过思考,得出调查问卷有四个基本结构:标题、卷首语、问卷主体、结束语;根据自己的课题,尝试拟定两个问题的展示过程中,不同小组有不同的问题,教师点评学生所拟定的问题大致可以分成三类:封闭式、半封闭式、开放式问题,一起讨论这三种问题各有什么优点?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启发、讨论,完成对本节课知识的学习。如对问题(1),学生提出:能不能把调查问卷的卷首语和结束语去掉,只保留标题和问卷主体?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充分肯定,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然后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的答案,从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

2.4案例的拓展与深化

这是案例教学的重要一环,对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思维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2.5教师的小结与点评

案例讨论后,各种见解跃然出现时,教师要把好“讲评关”。一个案例可以允许存在多种正确的解决办法,教师对案例讨论结果不应“一刀切”,否则案例教学法又会在本质上回归于传统教学法之中,检验真理的标准在于实践,只有把讲评重点放在学生讨论的质量上、思路上,才能真正有助于提高能力。如对该案例,教师可作以下的简要归纳:

(1)一份调查问卷包括四个基本结构:标题、卷首语、问卷主体、结束语。

(2)问题基本可以分成三类:封闭式,半封闭式和开放式问题。

(3)设计问题的方法:根據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内容,把调查内容分解成一个个问题,确定问题的选项。

(4)问题注意的事项:问题要围绕调查内容设计。语句要通顺,表达要清晰。选项排列要有层次性。

(5)点评:(略)

2.6适时练习,用新学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

适时练习,既能检验新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评估课堂的有效性,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案例吸引。任务驱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3.1案例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和趣味性

案例的选择要适应教学目标的需要。如在研究性学习的入门课时,可以选择《我在美国遭受的教育》,通过中西教育的不同方式的碰撞,让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3.2任务的设置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现代教学论认为:“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要到实践中去运用。学生获得的知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有生命力。如果只会机械的背诵概念,记住一些定义、原理和公式,而一遇到实际问题就感到束手无策,那么所学知识就是毫无疑义的。”

3.3“案例吸引,任务驱动”教学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案例吸引,任务驱动”教学法不能替代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讲授。传统教学连贯性强,在一些重要概念的灌输中,传统教学仍是必不可少的。“案例吸引,任务驱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案例讨论后的小结,这些在教学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案例吸引,任务驱动”教学的设计宗旨是为课堂教学服务,学生是直接的受益者。“案例吸引,任务驱动”教学有助于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是素质教育在研究性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高三数学复习课堂有效性初探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任务驱动的实验报告及其在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