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渐进式教学帮助学生读懂小学课文

2017-05-10兰琼

关键词:小学课文

兰琼

[摘要]小学语文的课文一般表意指向明确,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尚处于阅读理解能力的启蒙提升阶段,但只要静下心来认真细读几遍课文,大都能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致了解。如何指导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由浅入深,分层次地逐步了解最终完全吃透课文,就是本文尝试与广大同行一起探讨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渐进式教学 小学 课文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由浅入深大致分为感知、领悟和表达三个递进式阶段。其间,必须对以下问题引起足够重视:

一是必须通过递进式教学,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课文内容,才能有效发挥语文教师在课文学习过程中的引导作用,避免其囫囵吞枣地学习课文,百“读”不得其解。

二是必须注意学生在初读课文时的感知。在教学中要避免“中间大、两头小”,避免过于重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领悟,而忽略了一开始学生初读课文时的感知和最终熟读课文后的表达。其实,学生在初读时对课文的感知是基础。正确的感知,有利于学生全面把握所学课文,如果教学中脱离感知贸然对课文条分缕析,学生对课文大意的理解自然也就支离破碎,缺乏对文章整体性的把握,对课文大意理解的主观能动性也会越来越差,最终极大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是必须注意学生在熟读课文后的表达。熟读课文后的表达,是学生对课文零碎理解的串联和升华,通过熟读和背诵等方式,能够促使学生将课文中的书面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口语表达,也能大幅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在重视学生领悟阶段引领的同时,也要注意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

一、重“感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读书最珍贵的地方在于自悟自得,这不光简单讲的一种学习现象,作为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更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作为语文教师,尤其是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应该充分相信小学生的自读自学能力,变传统的老师带着学为学生主动学,接触一篇新课文时,多让学生读,少让老师讲。不管是在课时还是课余,都注意多给学生留一些阅读时间。在保证学生充分阅读后,才在课堂教学中对课文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对所学课文能有一个真切的认识、深刻的思考和强烈的感受。让学生在接受课堂教学时从一个被动灌输知识的听者转变为一个主动学习的读者,让学生能够主观能动地列课文拥有个性化的心得和体会。避免学生在课堂思维上的多样性被禁锢成用同一个头脑思考,用同一个嘴巴说话的“复读机”。要鼓励学生在学习新课文时多进行阅读实践,把读书、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预留给学生,让他们多读书,多领会,多进行一些独立的思考,多产生一些个性的想法。

二、重“领悟”,字斟句酌提綱挈领

打好学生感知课文的基础后,就应该更深一个层次进入引导学生领悟课文内容的阶段,因为对课文的教学仅仅停留在学生的自读自学上是肯定不够的,领悟阶段就是教师应该更多发挥教育、灌输、引导作用的时候。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动脑筋,经常比较、揣摩,养成习惯。”虽然我们常说,学生对课文内容及其所包含思想的理解,是通过其自我感悟得到的,但如果这个悟的过程中,缺乏老师巧妙、适时地引领,收到的效果毕竟还是非常有限。因为学生的能力毕竟有限,尤其我们所面对的是小学语文教学时,针对小学生年龄小、学习经验不足等局限性,能有老师从旁点拨和引导,相比纯自学,还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重要效果。具体来讲,这一阶段应该以引导其体会作者好词佳句的巧妙之处,换位思考揣摩作者谋篇布局、构思立意的精妙之处,以及深入感受作者想通过文字所表达的浓情实意等地方。此处仍然应该注意,老师的引导还是要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立足点,画龙点睛,在最关键的地方进行适当的点拨,点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三、重“表达”。带入角色真情演绎

在第二阶段提纲挈领引导学生主动领会课文内容后,就应该进去最后一个升华课文感情,换位思考后能够代作者立言的表达阶段。小学语文教学进入这一阶段后,就要求学生能够心领神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以此来影响和熏陶学生在学习课文后的情感世界。要想让学生准确表达作者内心,就只能让学生在思想上与课文作者的内心世界进行沟通和对话,而这个效果虽然说起来简单,但真正要想实现的话还是非常困难的。传统教学方式中,在老师的带领下讲解分析课文内容,只能获得较少的体验和情感共鸣。一篇课文的真情实感要想移形换位到学生身上来,必须要多给学生提供扮演作者带人情感的机会,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读,富有空间的想象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感悟出作者行文的真谛。

综上,只要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严格遵循渐进式的教学规律,并按照感知、领悟和表达三个阶段合理安排课程进度,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熟悉课文、理解课文、演绎课文,不仅能够迅速使其读懂课文,还能极大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变成学习的主角。

猜你喜欢

小学课文
我背课文很慢,怎么办?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国宝的传说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