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开放性与保守性
2017-05-10杨格
杨格
摘 要:文化是世界人民特定价值观的集合体,文化没有好坏之分,但却可以采用包容性标准进行评价。某一种文化的开放程度与保守程度也决定了对于其他文化的取舍程度,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作为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之一,关于它的评价和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本文将从开放性和保守性两个相对视角来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展开探究。
关键词: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开放性;保守性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由阿拉伯人与穆斯林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其糅合了东西方古代优秀文化,尤其是汲取了希腊罗马文化的特征,属于阿拉伯人固有文化、伊斯兰文化以及波斯、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等多种文化源流汇合而成的新文化。所以,可以说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贯通东西方文化的重要交流媒介,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一、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开放性
(一)开放性的形成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产生本身就是建立在多种文化融合基础上的。早在公元7世纪之初的阿拉伯部落林立、缺乏统一的文化思想,直至穆罕默德传播伊斯兰教,才使得阿拉伯人成为了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然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发展的历史必然伴随着穆斯林向东西方扩张的历史,阿拉伯人先后征服多个国家建立起“阿拉伯帝國”,其中原有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其它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行了交融发展,使得伊斯兰教成为世界性宗教的同时,也使得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成为融合古代多种优秀文明的综合性文化。其中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哲学、医学、天文学、游艺、美术、工艺、占星学等多种文明成果糅合在一起,涉及到波斯、古希腊、罗马、印度以及中国等各种优秀的古典文化。
(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互影响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善于汲取其它文化的优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在长期的征服战争过程中,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得到了迅速传播,并且在唐朝时期传入中国,对其他文化造成了深刻影响。然而,早期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毕竟存在局限性,尤其是在社会制度与思想文化上与其他优秀文化相比处于劣势,古代印度、埃及、罗马、叙利亚等国家的文明程度要高于阿拉伯人,所以,当阿拉伯人在传播伊斯兰教的同时也在积极吸收其他民族先进的文化,各种民族文化在阿拉伯人的精神世界中相互渗透和融合进而逐渐形成更具开放性和兼容性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尤其是在阿拔斯朝时期所掀起的“翻译古典文明运动”高潮,使得阿拉伯人大量吸收了来自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越来越多的其他文化纷纷以阿拉伯文为载体而被保存下来。同时随着伊斯兰教向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其他民族也在积极学习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阿拉伯语也成为许多民族的通用语言。可以说,阿拉伯人在接纳和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对于其他民族文化相互交流与传播产生了积极影响,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阿拉伯文明发挥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为近代文明的产生奠定了文化基础,为东西方优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发挥了桥梁作用,使得大量的东西方古代优秀的文化精华传播到世界多地,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正如赫伯特·格特沙尔克所说的“全世界都应感谢阿拉伯这个媒介”一样,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保存与传播作用,例如中国,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就是在中世纪通过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传入欧洲的。与此同时,阿拉伯人不仅是文化的传播者,也是创新者,他们在翻译其他优秀文化过程中,会融合进入更有价值的解释和评论,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贡献,如果没有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开放性,那么世界文明发展的脚步无疑将会延缓。
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保守性
中世纪的阿拉伯帝国作为统治者,在吸纳外来民族文化时并不是全盘接受,而是在保留自身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兼容并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取舍标准主要是依据伊斯兰意识,对外来文化进行筛选和加工,适合帝国政治和伊斯兰宗教发展会予以保留,对于那些非伊斯兰的文化会排斥,以此来确保伊斯兰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所以,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开放性与保守性是相统一的,开放性建立在保守性的基础之上。随着中世纪阿拉伯帝国的倒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却得以庇护延续下来,二战以后,阿拉伯国家陆续获得民族解放,伊斯兰文化复兴有了新进展,也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阿拉伯民族文化的保守性和排他性也在新的时期有了新的发展。面对来自西方文化的侵蚀,当前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保守性更加凸显,开放性与保守性的对话一直没有停止过。
三、结语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开放性与保守性与伊斯兰教本身的理性思维密切相关。同时也证明,不同文化之间是可以相互理解和渗透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中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世界文化也得以借助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媒介作用,得到了不断丰富和更新。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为世界文明的多元化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新时期下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也面临着重新审视自己的命运。
参考文献:
[1]伊斯兰文化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J].刘晶磊.中国校外教育.2009(S5).
[2]伊斯兰初期阿拉伯文化征服外族文化的途径研究[J].高异斐.文学教育(下).2016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