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教学切入点探微

2017-05-10徐建伟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优势

语文教学要以不同视角为切入点,在多个维度进行探索与分析,以实现教学内容的成功导入。因此,需要教师灵活把握切入点,如以审题、设悬念及情境等为切入点,引入教学内容,利用关键词优势,激发学生探索欲望,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为语文教学注入新动力。

一、以审题为切入点,针对重点词句展开教学

多数文章都具有明显的“文眼”,教师应以这些“文眼”作为教学的主要切点[1]。在对文章进行审题时,首先应找到文章的文眼所在,再依据重点词句对文章内容展开深入探索与分析。通过“文眼”,可以充分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文章的主题思想。因此,教师应引导并帮助学生找到文章的“文眼”,并以此为切入点,深入探究“文眼”的表达指向,进一步探讨文章的主旨。例如教学《荷塘月色》一文,引导学生抓住“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一文眼,一步步探究作者表达的情感。

二、以朗读为切入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学生通过对经典文章的朗读及诵读,不仅培养了自身的语感,也强化了自身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受应试教学影响,在诵读文章时,为了强化应试能力,多数学生机械地背诵文章重点语句以应对考核,从而忽略了文章的整体美感和艺术性,显然这种方法不具备科学性[2]。因此,教师应丰富朗读训练的方法,使学生用科学、正确的方法去诵读文章,有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教师在讲授郑愁予的《错误》时,应先组织学生自主诵读文章,让学生在诵读文章的过程中展开质疑活动,并将疑问提交到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及讨论对所提疑问进行释疑。例如:“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为什么是美丽的,又是个错误呢?这首诗所表达的意境是什么以及这首诗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教师将这些问题进行归纳后,组织学生共同讨论与探究,以实现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

教师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并引导其展开质疑活动是高中语文教学方针的重要突破。学生在进行自主阅读学习时,应仔细阅读感知文章具体含义才能提出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教师将学生质疑问题归纳汇总,并让学生进行集体讨论与探究,通过共同努力完成學习任务与目标。

三、以情境为切入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设计多样化情境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较为常用的方法之一,教师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为学生学习创造更多有利条件。尤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介入,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多媒体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将清晰的图片、动画、文字等信息呈现给学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

在学习晏殊《蝶恋花》时,文章的首句用了“菊”和“兰”这两种植物,教师让学生查找有关“菊”和“兰”的名句并展示出来,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很快就形成“菊”、“兰”的名句集锦: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菊”和“兰”的共同特点,学生熟知此类内容,给出的共性见解为:高雅、高洁、超凡脱俗。教师结合学生的总结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与拓展,并且让学生自主通读整篇文章,深入体会文章内质属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知识的多元化。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章时,通过搜集相关名句开展教学活动,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关键性作用。

四、以设悬为切入点,激活学生学习思维

设置悬疑问题,激活学生学习思维力,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主要方法之一。高中生思维较为活跃,好奇心强,对问题探究有浓厚兴趣。教师要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解析,结合学生对文章的认知度,设置适当的悬疑问题,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认知水平设置悬疑问题,设计适合学生的问题[3]。例如:教学《想北平》一文时,教师一开始的问题设计是:作者老舍老先生一生坎坷,为什么对“北平”念念不忘?学生各抒己见,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并集体探讨后,得到了一定的共性见解。例如有学生得出的结论为:作者对故乡的一草一木有着浓厚的感情,虽然作者出生在北京,27岁离开北京,但对北京的记忆连同儿时的梦境与感受仍然记忆犹新。也有的学生认为,作者对北京的爱如同对母亲的爱。此时,教师要抓住课堂教育契机,进一步激活学生思维,那么我们就来探究:为什么作者对北京的爱近似于对母亲的爱?一石激起千层浪,课文中北京赋予作者的人格气质,母亲,故乡,深深的影响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北平就是母亲,故乡就是母亲,学生更加深刻理解作者表达的眷念之情。

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解答情况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已经被充分调动起来,学习思维力自然激活。经过教师的积极诱导,使学生的学习思维与教师问题行进度保持一致。自然走入文章核心。学生对教师所设问题展开深度探析,提高学生学习认知度,激活学习思维力,顺利完成课堂教学的切入。

结语

教师采用多样性教学方法,以不同切入点引入教学,是新课标下语文教师的共性认知。面对思维能力培养、教学高效性及兴趣培养目标,教师需综合分析教学影响因素,探索教学切入点,丰富教学突破口,实现教学途径的拓展。

参考文献:

[1]郝琦蕾.“学案导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4,(06).

[2]袁善来.新课标理念下开放式语文教学的必要性和策略[J].教育探索,2015,(08).

[3]陈春芳.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艺术的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0).

(徐建伟 江苏省宜兴市和桥高级中学 214211)

猜你喜欢

优势
创新发挥侨务优势 拓展海外统战工作
矮的优势
老父亲的优势
画与话
发扬优势 有所作为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第二优势
从优势到胜势
从优势到胜势
从优势到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