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纲挈领统摄全篇

2017-05-10汪珠文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项脊轩归有光书斋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思想的载体,创作者在创作文学文本的时候,总是力图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当文学文本完成后,文本就成为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成为一种自足的存在,成为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文本中篇章结构的安排,修辞手法的运用,遣词造句的方式,甚至标点符号的选择,都以表现文章主旨为指向,都以表现文章主旨为最终的落脚点。创作者在创作时的篇章整体意识,决定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树立全局的意识,遵循整体性的原则,引导学生从言语层面出发,从整体上感知文本,理解文章的主旨。

而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把握文本就离不开“主问题”的设计。“主问题”教学方式是由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提出的,他给主问题下了这样的定义:“所谓‘主问题就是课文阅读教学中能从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探究、创编、欣赏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在余老师看来,主问题选择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能够提纲挈领,统摄全篇教学,并能引发学生思考主动探究的关键性问题。余老师主问题设计教学模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给我们很大的启示。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以《项脊轩志》一文为例,进一步探讨主问题设计的方法和策略。

一、从文章题目角度设计主问题

书斋是古人读书的地方,也是个人独处的空间,书斋是文人热衷的一个题材,但是以书斋名来作为散文题目在古文中是很少见的。“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归有光以书斋名来作为散文题目或许也别有一番用意。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题目来进行主问题的设计: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轩子有哪些特点,作者围绕项脊轩写了哪些人和事?通过主问题的设计,整篇文章分为轩之特点、轩之人之事两部分展开,就会使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板块分明。

二、从文章结构角度设计主问题

篇章结构是作者谋篇布局的具体表现,是文章各个段落或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安排。从文章结构角度来设计主问题,有利于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能力。“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是文章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在执教时,教师可以就显示文章结构的句子来设计主问题:文章第二段说“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请同学们细读文本,谈谈作者为何而喜,因何而悲,“喜”“悲”的深层内涵是什么?“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是过渡句,学生易于把握,“多可喜”是对上文的概括,狭小破旧的项脊轩重新修葺后,焕然一新,环境幽雅宁静,归有光竟日读书,渴望博取功名,读书轩中成为归有光少年时代最美好的回忆。文章表面上是写家道中落与亲人离世之悲,更深层的是写科考屡战屡败、重振家族无望,愧对先人之悲。通过对”喜“”悲“内涵的深层次探讨,文章的脉络得以清晰地展现,學生对文本整体把握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三、从文章主旨角度设计主问题

归有光是明中叶唐宋派成就最高的散文大家,而《项脊轩志》一文是归有光散文最重要的代表作。经典杰出的文学作品,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读者,就会有不同的解读,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项脊轩志》文本主旨同样也呈现出多义性,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几种不同的解读加以呈现,让学生讨论思考,寻找文本依据,进而把握整篇文章。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关于文章的主旨有以下几种解读:一、文章主旨是“孤独”,行文通过叙述项脊轩有关的人事变迁,抒写了人生难以排解的孤独意绪;二、文章的主旨是“自伤”,文章写的是作者感伤仕途不顺,功业未就;三、文章的主旨是“追忆”,通过对祖母、母亲、妻子三代人的追忆,表达亲情的主题。你觉得那种解读更有道理,你的依据是什么?通过主问题的设计,穿插具体细节及语言的品味,深入挖掘文章的潜在涵义,学生在讨论、品味、探究中文本解读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四、从教材单元安排角度设计主问题

现行教材都是以单元来进行编写的,入选教材的每一篇文章,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它与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设计“主问题”时,教师应该更加注重教学的整体性,要搞清楚课文在整个单元中所处的位置,要把课文放在整个单元教学目标之下加以关照,明确教学的侧重点。苏教版必修五第二专题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验真挚的情感,学会用多样的表现手法抒发感情。同样是至情至性之文,《陈情表》一文由于“表”这种文体的特殊性,作者通过叙议结合的手法,将情感表达得曲折有致;而在《项脊轩志》一文中,作者是通过选取生活的细节、场景来表达至悲之情。根据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及安排,《项脊轩志》教学主问题可以设计为:作者生活在项脊轩中,有悲亦有喜,作者是如何来写这种悲喜之情的,悲与喜这两种情感有何具体关联?通过主问题教学,让学生掌握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寄托深情的情感表达方式。

同一篇文章,教学指向不同,教学出发点不同,主问题的设计也大相径庭,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以学情为出发点,选择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主问题设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探究”,提升学习的效率。

(汪珠文 浙江安吉昌硕高级中学 313300)

猜你喜欢

项脊轩归有光书斋
《项脊轩志》的人物描写
我的书斋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名人的书斋
浅谈《项脊轩志》的人性美
《项脊轩志》细节的秘妙浅析
文人学士的书斋名
三尺书斋容天下
刚柔并济真男儿
——归有光
悲情中亦有壮怀——重读《项脊轩志》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