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山弘化禅寺:东方琉璃佛国
2017-05-10吴建新
文/吴建新
东方山弘化禅寺:东方琉璃佛国
文/吴建新
编者按:宗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有悠久宗教文化历史的大国,浩如烟海的宗教典籍、博大精深的宗教哲学、异彩纷呈的宗教艺术、风景秀丽的宗教圣地、内涵丰富的宗教礼仪等,都是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宝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湖北是佛、道教文化大省,经过一两千年的沉淀积累,形成了一批蔚为大观的名刹古观,并成为湖北传统文化的鲜活呈现和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载体,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更彰显出知往鉴今的深厚内涵和独特价值。本刊特推出一批“荆楚名刹古观”,以飨读者。
东方山坐落于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被誉为“三楚第一山”“东方药师佛道场”,主要由曼倩垴、揽胜垴、走马寨三大主峰组成。保存有“青松倒插、白莲频开、铁牛懒卧、石船高撑、月涌禅关、仙履日暄、灵泉卓锡、道洞云停”等古八景。
相传,西汉时期大文学家东方朔在江夏一带求学时,途经东方山,被山上一寺庙老道人收留为徒,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历史名人,将此山改名为“东方山”。传说毕竟是传说,从《东方山佛教志》上实考,东方山的开山祖是智印大和尚,智印大和尚是唐代一位高僧,由此可见,东方山真正建寺应在唐代。那么,这与东方朔又有何联系呢?
东方朔,字曼倩,今山东陵县人。他很小就失去父母,靠兄嫂抚养长大。汉武帝时,为太中大夫。由于他性格诙谐滑稽,又爱好喝酒,一生不得志,虽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但武帝始终未给过他这种机会。虽多次上书陈耕战强国之计,终不见用。武帝只是把他当作弄臣优人,供聊天搞笑而已。东方朔才不得展,志不得伸,只好以写文章自慰。和很多古代隐士一样,东方朔一直希望寻找避世之地。
当他途经东方山时,被这里的湖光山色所吸引,于是决定在这里停留,过寄情山水的生活,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文人,将此山称为“东方山”。笔者查阅有关史料,想知道东方朔是否真正在东方山隐居过,然而并无记载。也许,东方朔当年真的游历过此山,才会在民间流传这么多他与东方山的传说。
东方山的鼎盛时期是在唐代以后。据东方山弘化禅寺现任方丈正慈法师介绍,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5年),湖南常德十九岁的德聪和尚,告别恩师怀海法师,由南岳衡山游历至此,见云树葱茏,为之动容,并依师临别偈语所示,乃于山上结茅修行,成为一代开山祖师。
元和六年,德聪和尚奉诏北上长安,参加大法会。宪宗皇帝恩礼殊隆,嘉赐法名智印,赐紫衣金钵,并为山寺御书“宝峰招提”。此后禅寺经兴衰演变,虽有“三灾三火之厄”,却也得“屡褒屡封之荣”。宋真宗皇帝(祥符四年)诏见八世解明和尚御赐寺名“宝宁寺”。元成宗皇帝(元贞二年)召见二十世安山和尚,敕赐寺名“化禅寺”。明宪宗皇帝则敕赐寺名“弘化禅寺”。1200多年的弘化禅寺,大德高僧辈出,人文荟萃,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宗教文化遗产。
在浓荫遮蔽下一路走来,清新的空气、和煦的山风伴随着满山的绿树,感觉无比惬意自在。
走进千年古刹弘化禅寺,会发现这里古木苍翠,禅意悠然。山门之上,“三楚第一山”牌匾是清朝大学士余国柱亲手所书。寺名的匾额为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书写。寺内古迹留存有千年银杏、古井灵泉卓锡、智印祖师多宝塔、沉香木智印祖师像和从缅甸迎请回来的释迦牟尼玉佛;新建有汉白玉石常乐上人的灵塔等。此外,还有许多美丽的景色,如:白莲频开、铁牛懒卧、千年古杏、石船高撑、月涌禅关、仙履日暄、道洞云停等景,由此形成了东方山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佛教文化两大景观。
每当晨钟暮鼓在东方山凌空响彻时,走在山道上,或置身寺院里,耳边都能聆听到一种禅语,让人心静、感悟,顷刻之间,忘了世间尘世之烦恼,灵魂回归大自然,得到身与心的结合,身自在、心自在、身心自在。
如今,在东方山上分布有大小寺院22座,可谓星罗棋布,形成了湖北省最大的佛教寺院群,僧尼总人数百余人,位居全省第一。
有句话叫“问道武当,拜佛东方”,佛是药师佛,山是东方山。诚如弘化禅寺方丈正慈法师所言:“药师法门就是以大悲心安和众生,广行方便,使众生心里安静、身体健康、衣食富足、远离恐怖,能够安于菩提道、戒行不缺、正见不失,专为此生度此身,专以所遂皆满足。”惟愿一切众生发菩提心,行药师愿,建人间净土。
(作者单位:湖北黄石日报社)
责任编辑:范杨文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