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影响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2017-05-09段彩彬许晓辉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教养总分调节

段彩彬, 张 冰, 许晓辉, 周 会

(1. 沈阳农业大学 学生处, 辽宁 沈阳 110866; 2. 沈阳医学院 教务处, 辽宁 沈阳 110034)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影响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段彩彬1, 张 冰1, 许晓辉1, 周 会2

(1. 沈阳农业大学 学生处, 辽宁 沈阳 110866; 2. 沈阳医学院 教务处, 辽宁 沈阳 110034)

采用就业焦虑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自我概念量表对55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查了自我概念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就业焦虑间的中介作用,以及该过程是否受到性别的调节。结果显示:①自我概念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就业焦虑之间起到不完全中介作用;②自我概念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就业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受到性别的调节,相对于女生,男生的就业焦虑因高自我概念而降低的更加明显。因此,就业焦虑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既存在中介效应,又存在调节效应。

大学生; 父母教养方式; 就业焦虑; 调节; 中介模型

一、 问题的提出

就业焦虑指在面临就业时个体所产生的无能、自卑等的认知变化,担忧、恐惧和后悔的情绪反应,以及相应的生理机能的变化[1]。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趋向大众化,扩招使大学升学率急剧攀升,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普遍现象,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出现就业焦虑,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及个人发展。国内学者关于就业的探讨大多集中在就业效能感、就业能力等方面,而具体到就业焦虑的研究却很少,且以描述居多。张玉柱将就业焦虑分成对就业前景的担忧、自信心不足、缺乏就业支持和就业竞争压力4个方面,此为应用较多的一种模型[2]。国外大多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从社交、人格、职业差异等方面来分析其对就业焦虑的影响[3-6]。因此,有必要探讨在我国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影响因素。其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父母教养方式指对儿童实施教育时所选择和运用的方法和方式[7]。段彩彬描述了家庭环境,尤其是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影响[8]。段彩彬在此基础上,分析出父母教养方式与就业焦虑呈显著相关,但并未作进一步研究[9]。国外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心理发展与健康、人格等方面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10-12]。因此,本研究欲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就业焦虑的影响,并提出假设:

H1 父母教养方式对就业焦虑具有预测作用。

自我概念指个体对自身的综合评价。Bosam指出,人是主动的建构者,外部环境一般要经过与个体因素的相互作用才能发挥作用[13]。自我概念作为个体因素之一,其可能与父母教养方式共同对就业焦虑产生作用。Roser等提出“情境-过程-结果”模型,即家庭情境因素(如父母教养方式)通过影响学生心理过程(如自我概念),从而影响结果(如就业焦虑)[14]。 此对情境因素如何作用于结果进行了阐释。以往研究,主要针对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概念的关系进行探讨[15],较少对自我概念与父母教养方式和就业焦虑的关系进行研究。因此,本研究欲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假设:

H2 自我概念在二者间起中介作用。

根据性别角色社会化理论,不同性别的个体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同,其行为表现出不同差异[16]。因此就业压力可能会给男性和女性带来不同的认知,进而产生不同的就业焦虑。换言之,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可能会对女生就业焦虑产生较大影响,而对男生的影响未必如此,反之亦然。已有研究也指出就业焦虑在性别间存在显著差异[9]。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

H3 性别在研究变量间起到调节作用。

综上所述,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考察父母教养方式对就业焦虑的作用,自我概念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性别在其中的调节作用。

二、 研究方法

1. 被 试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在吉林省内选取4所高校大四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测查。共发放问卷650份,收回有效问卷558份,回收率为85.8%。男生246人(44.1%),女生312人(55.9%)。

2. 研究工具

(1)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采用岳冬梅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量表”[17]。共11个因子包含66个条目。父亲方面包括:情感温暖与理解(F1);惩罚、严厉(F2);过分干涉(F3);偏爱被试(F4);拒绝否认(F5);过度保护(F6)。母亲方面包括:情感温暖与理解(M1);过分干涉、过度保护(M2);拒绝否认(M3);惩罚、严厉(M4);偏爱被试(M5)。量表采用4级评分方法,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2. 自我概念问卷

采用由林邦杰修订的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18]。包含70个条目,有9个因子和自我概念总分。其中,自我批评因子为反向记分,其余为正向记分。采用5点记分法,分值高低代表自我概念的积极和消极。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3. 就业焦虑问卷

采用张玉柱编制的“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量表”[2]。量表含26个条目,共有4个因子(就业前景担忧、缺乏就业支持、自信心不足、就业竞争压力)。量表选用5点记分法,分值越高代表就业焦虑程度越高。量表在2011年经过反复修订和验证,整体的α系数达到0.92,整体分半信度为0.88,符合心理学量表的要求。

3. 施测程序和数据处理

由经过培训的心理学硕士生担任主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测试,问卷统一收回。采用SPSS16.0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三、 结 果

1. 各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表1、表2、表3和表4分别列出了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概念和就业焦虑三者间的相关矩阵,结

表1 就业焦虑和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度(n=558)

注:*p<0.05, **p<0.01, 表2~表5同。

表2 就业焦虑和自我概念的相关度(n=558)

表3 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概念的相关度(n=558)

表4 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概念的相关度(n=558)

果表明三者相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而言:良好的教养方式(父母情感温暖理解)与就业焦虑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不良的教养方式(惩罚、干涉等)与就业焦虑部分因子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概念各维度与就业焦虑各因子显著负相关;自我概念(自我批评因子除外)与良好教养方式正相关,与不良教养方式负相关。

2. 自我概念的中介效应

采用分层回归分析的方法,对自我概念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就业焦虑之间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19],结果见表5。

表5 自我概念的中介效应检验

父母教养方式中F1、F5、M3、M4等因子显著预测就业焦虑总分并显著预测自我概念。在进一步控制自我概念后,除F1因子对就业焦虑总分预测作用显著(Beta=-0.058**)外,其他因子预测作用不显著,而自我概念对就业焦虑总分的预测作用仍显著。因此,自我概念在F1和就业焦虑总分之间起不完全中介作用,而在其他因子和就业焦虑总分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如图1所示。

3. 性别对自我概念中介作用的调节

采用Muller、Judd和Yzerbyt所提出的检验“有调节的中介变量”的程序,考察自我概念中介作用是否被性别调节[20]。

(1) 分别以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F1、F5、M3、M4)、性别及两者的交互项为自变量,以自我概念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交互项对自我概念的作用不显著,即性别在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概念间不存在调节效应。

图1 自我概念的中介模型

(2) 考察性别对自我概念中介的调节。将自变量和调节变量分别中心化处理,结果如表6。M3拒绝否认因子对就业焦虑总分和自我概念总分均有显著预测作用;进一步控制自我概念后,M3对就业焦虑总分预测不显著,自我概念总分对就业焦虑预测显著,由此说明自我概念在M3和就业焦虑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进一步将自我概念和性别的交互项放入回归方程,结果显示性别对自我概念的调节作用显著。简单斜率检验发现,自我概念反向预测就业焦虑在男性(B=-0.434,p<0.05)和女性(B=-0.414,p<0.05)中均显著,但女性比男性更加明显。因此,自我概念在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概念、性别、就业焦虑关系中,是一个被调节的中介变量。

表6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

注:F1、F5、M4的分析过程与此一致,未呈现。

四、 讨 论

1. 自我概念的中介效应

研究发现,自我概念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就业焦虑之间具有不完全中介作用。研究支持了“情境-过程-结果”模型。即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作为情境因素,可直接负向影响就业焦虑,也可通过正向影响自我概念这一心理过程,进而负向影响就业焦虑;父母亲拒绝否认和母亲惩罚严厉因子则负向影响自我概念,进而负向影响就业焦虑。可能的解释是:依据自我决定理论,父母的关心、教育为子女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支持,满足了基本的关系需要,而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却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心理需要;当此需要得到满足、自己充满了能量和自信时,才能勇敢地去面对挑战,承受就业焦虑。因此,高校在针对大学生就业焦虑进行干预时,应更多关注其自我概念,从教育、亲身实践等各个方面来培养其积极的自我认知,从而改变就业焦虑。

2.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研究发现,自我概念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就业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受到性别的调节作用,具体的调节点在中介链条的后半段,即自我概念对就业焦虑的影响与性别有关。相对于女生,男生的就业焦虑因高自我概念而降低的更加明显。可能的解释是:①男生就业焦虑的原因可能更多集中在自身的认知方面;而女生除此之外,还可能考虑到工作中有性别歧视、工作地点不想离家太远等其他现实因素,有待于进一步分析。②由于天生的性别差异,女生更加容易多愁善感,即使不存在其他因素,面对未来有把握的事情,也总是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这个启示是:在解决就业焦虑时应对男女生区别对待;在帮助女生时,除了关注其自身的认知系统外,还应多从其他方面予以考虑。

[ 1 ] 段彩彬,刘春雷. 就业焦虑与父母教养方式研究概述[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3):129-131.

[ 2 ] 张玉柱,陈中永. 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问卷的初步编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8):555-557.

[ 3 ] MUSCHALLA B, HELDMAN M, FAY D.The significance of job-anxiety in a working population[J]. Occupational Medicine, 2013,63(6):415-421.

[ 4 ] MOITRA E, BEARD C. Occupational impairment and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in a sample of primary care patients[J].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011,130(1/2):209-212.

[ 5 ] KENNY D T, DAVIS P. Music performance anxiety and occupational stress amongst opera chorus artis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state and trait anxiety and perfectionism[J]. Anxiety Disorders, 2004,18(6):757-777.

[ 6 ] SANNE B, MYKLETUN A. Occupational differences in level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the Hordaland health study[J].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Medicine, 2003,45(6):628-638.

[ 7 ] 关颖,刘春芬. 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J].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4):47-51.

[ 8 ] 段彩彬,刘春雷. 大学生就业焦虑与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概念之关系[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5):668-672.

[ 9 ] 刘春雷,段彩彬. 大学毕业生父母教养方式和就业焦虑的相关性研究[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6):50-52.

[10] PARKER G. Parental representation of parents with anxiety neurosis[J]. Acta Psychiatr Scand, 1981,63(1):33-36.

[11] DARLING N, STEINBERG L. Parenting style as context: an integrative model[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3,113(3):487-496.

[12] BENJAMINSEN S, KRARUP G, LAURITSEN R. Personality, parental rearing behaviour and parental loss in attempted suicide: a comparative study[J]. 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 1990:82(5):389-397.

[13] BOSAM H A, KUNNEN E S. Determinants and mechanisms in ego identity development: a review and synthesis[J]. Developmental Review, 2001,21(1):39-66.

[14] ROSER R W, MIDGLEY C, URDAN T. Perceptions of the school psych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early adolescents’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functioning in school: the mediating role of goals and belonging[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6,88(3):408-422.

[15] CUNNINGHAM C E, BOYLE M H. Preschoolers at risk for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nd 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 family, parenting, and behavioral correlates[J].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2002,30(6):555-569.

[16] JACKLIN C N, REYNOLDS C. Gender and childhood socialization[M].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1993:197-214.

[17] 岳冬梅,李鸣果,金魁和,等. 父母教养方式:EMBU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神经症患者的应用[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3(3):97-101.

[18] 林邦杰. 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之修订[J]. 中国测验年刊, 1980(2):27.

[19] 温忠麟,侯杰泰,张雷. 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J]. 心理学报, 2005(2):268-274.

[20] MULLER D, JUDD C M, YZERBYT V Y. When moderation is mediated and mediation is moderated[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5,89(6):852-863.

【责任编辑 刘晓鸥】

Effect of Parental Rearing Styles on Occupational Anxiety in College Students: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Duan Caibin1, Zhang Bing1, Xu Xiaohui1, Zhou Hui2

(1. Student Affairs Office,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866, China; 2. Teacher Affairs Office,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Shenyang 110034, China)

To examine whether self-concept mediated the relation between parental rearing styles and occupational anxiety, and whether this mediating process was moderated by gender, 558 college students were tested with “Occupational Anxiety of College Students Scale”, “Parental Rearing Styles Scale” and “Tennessee Self-Concept Scal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①Self-concept could not fully medi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arental rearing styles and occupational anxiety; ②The mediating effect of self-concept was moderated by gender, and this indirect effect was much stronger for boys with high self-concept relative to girls. Thus both mediating and moderating effects exist i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arental rearing styles and occupational anxiety.

college students; parental rearing styles; occupational anxiety; moderate; mediator model

2016-12-28

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专项(16JDSZ1017); 2014年度辽宁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专项(ZS2014009)。

段彩彬(1987-),男,河北邢台人,沈阳农业大学讲师; 许晓辉(1970-),男,辽宁沈阳人,沈阳农业大学教授。

2095-5464(2017)02-0205-05

B 842

A

猜你喜欢

教养总分调节
方便调节的课桌
2016年奔驰E260L主驾驶座椅不能调节
教养方程式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教养,就是选择做个更好的人
可调节、可替换的takumi钢笔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熊孩子的超市教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