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缺失原因

2017-05-09王颖

速读·下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章语文

王颖

要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教学问题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总是能把学生的思维激活。相反,简单化的问题往往会泯灭学生的创造欲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视问题设计策略,具体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一、教师难以把握并设计有挑战性的问题

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才叫问题。问题一般都要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又不能让学生望而生畏,所以,“問题”就是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的“那只桃子”。当前课堂教学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对于学生已经了解的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一些表象问题,教学时花费时间不少,虽然也是一问一答,热热闹闹,但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动起来,可以看到学生往往不假思考就把问题解决了。这样的问题设计再多,也是苍白无用的。如教学《小稻秧脱险记》时,有的教师提出“文章主要写了谁?“小稻秧、杂草、喷雾器大夫”的问题,这显然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其实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齐答,或者一带而过,没必要一个个问。

二、教师难以正确的理解教材并有针对性提出问题

正确理解教材,才谈得上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些教师对课标要求打通语文课堂和生活的渠道,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的理解存在偏差,因而舍本逐末,盲目地在延伸拓展上花时间,缺乏对文章本身的理解感悟,没有将课标的精神落在实处。如教学《一片树叶》,这篇文章要说明的是:小动物们都很爱护小椿树,但最后还是把树叶掐得一片都不剩,可见问题并不在于懂不懂道理上,而在于能不能自律上。小动物们懂得大道理,却原谅自己的不良行为,而且还找借口为自己开脱,熟悉与行为不一致。教学中,有的教师仅仅把着眼点落在环保上,这显然有些肤浅,说明对文章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没能很好地挖掘出文章的内涵。尽管对一篇文章往往可以有多元的理解,但还是有个理解层次的问题,矛盾总还是有它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阅读教学问题设计整体上要注重人文关怀,注重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建构,体现整合性。阅读教学问题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多设计“梯形任务”,要有坡度、有高度。有的课堂,学生也是一直在读书,但教师对每次阅读要达到什么目的不明确,或者教学活动一直纠缠于学生明白的表象问题,效率低,学生极易厌倦。假如阅读问题的设计有一定的层次性,那么高效地解决教学问题就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孙文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探究.新校园旬刊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文章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