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沙丘》中水的再生意义
2017-05-09李佳
李佳
摘 要:罗伯特·弗罗斯特是美国20世纪最受推崇的伟大诗人,正如他的诗学观所说“诗以欢乐开始,以智慧结束”。水原型根植于人们的潜意中,并通过文学作品反映出来。本文通过研究弗罗斯特诗歌《沙丘》中水的再生意义,从而加深诗歌的理解。
关键词:罗伯特·弗罗斯特;《沙丘》;水
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一生得过四次普利策奖,他的诗为世界人民所钟爱。他曾当过新英格兰州的鞋匠、教师和农场主。弗罗斯特的诗歌创作深深的扎根于新英格兰的这片土地上,诗歌语言平实而朴素,但却蕴含着严肃而深刻的哲思与智慧。
水不僅可以孕育生命和净化心灵,也有着负面的力量。水不仅是生命的给予者,也是生命的掠夺者。从积极意义上来说,的水被视为生命的源泉,但当洪水淹没的土地时,我们也看到了水得消极一面。这种毁灭力量给人们带来了恐惧。
《圣经》中记载,上帝看到了世间的邪恶,暴力和污秽,他很后悔创造了人类,于是决定用洪水洗刷这世间的一切。诺亚是被上帝选中的人来执行神的旨意。在上帝的指引下,诺亚建造了一个方舟,每个物种两只,雌性和雄性各一只。然后他带着妻子、儿子、和儿子的妻子,还有其他动物和鸟类一起进入了方舟。随后,狂风骤起,洪水泛滥,大雨下了四十天昼夜,洪水摧毁了世间的所有生物,只有方舟浮在水面上。过了很长世间,洪水慢慢退去,太阳升起,大地浮出水面,只有诺亚和方舟中的生物存活下来了。诺亚建造了一个祭坛来感谢上帝的保佑。
洪水是上帝对人类罪恶的惩罚。只有那些对上帝忠诚的人才能生存下来,并且受到上帝的保佑。具有毁灭性的力量洪水来执行上帝的审判,同时也预示着洪水之后的重生。所有的罪恶将被洪水带走,人们必须重建家园。生命,死亡与重生,成为一个永无休止的轮回。希腊神话和圣经中都不乏死后重生的故事,它已成为一个原型主题。圣经中耶稣受迫害死后三天又奇迹般复活了。人们坚信死后会有一个全新的世界等待着我们。重生,特别是心灵的重生已成为许多文学作品的创作源泉。如同四季交替,生命,死亡和再生也形成了永恒的循环模式。
此外,如果我们了解更多的原型意象会更有助于赏析文学作品。洪水原型既象征着毁灭性力量又象征着重生。在弗罗斯特的田园诗中也会经常出现海水意象。出来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力摧毁人类和一切美好,展示了“上帝之愤怒”。
沙丘
海浪碧绿而且潮湿,
但在海浪死亡的地方,
掀起了更大的巨浪
干燥的浪颜色棕黄。
他们是大海变成了,
陆地,前来找到渔村,
要用固体砂粒埋葬,
她未能淹死的人们。
她可能很熟悉海湾,
但对人类不甚了了,
若是能够改变形状
她希望能切除大脑。
人们让她沉没过船,
也能任她摆布房舍;
越能够抛弃掉外壳
思想只会更加自由。
《沙丘》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大海是生命的母亲,同时也是毁灭性的危险力量。自然总是不顾人类的目的,以自己的喜好行事。“海浪碧绿而且潮湿,但在海浪死亡的地方,掀起了更大的巨浪”。这是死神临近的迹象。海水袭击了渔村,吞没了船只,并把自己变成沙丘试图埋葬它无法淹灭的人们。海水能沉没船只和房屋,但它不能破坏人类的思想。它能带走的也只有这么多。人类的智慧要比大海所想象的强大得多。诗中的大海孕育着死亡。人的身体如同外壳,去除这些限制,人类可以更加自由更加广泛的思考。即使肉体死去,精神也会重生。
尽管这首诗以毁灭的画面开始,但诗的结尾渗透着乐观的情绪。船和屋舍都是人类的财产,失去了这些文明的产物,人们又回到了原识的状态,而不必担心还有什么可失去的了。经历过海难而存活下来的人们可能未来会改变他们的思考方式,实现了灵魂的重生,“越能够抛弃掉外壳,思想只会更加自由”。人类终会战胜海洋的威胁。大海的侵袭并没有奴役人类的思想,只能促使人类更加的顽强。人类是不会灭亡的,在生,死和再生的循环中实现永恒。
水意象在不同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传递着共同的寓意。在无意识中,我们继承了祖先留下来的心理遗产,并将一代一代永远传承下去。弗罗斯特诗歌《沙丘》中的水原型象征着毁灭与重生。通过水意象的解读提高了我们的文学欣赏能力,丰富了对诗歌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2]程爱民.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艺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 江枫译.弗罗斯特·弗罗斯特诗选[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4]黄宗英.弗罗斯特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
基金项目: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青年基金重点项目:吉农院合字【2014】第1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