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策略
2017-05-09刘金森
刘金森
摘 要:朗读是把书面语言创造性地转换为有声语言的活动,艺术性地将文本的内容、意境情感和思想传达给听众的语言活动。本文拟在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背景下,针对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现状,探索一系列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朗读教学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语文教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宏观背景的改变———素质教育对课程改革,教材改革、教法改革提出了强烈的要求,朗读教学的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朗读,应该作为一种再创造,无论是从生理角度,传统读书方法,语文教学本身还是从审美陶冶的角度来看,加强朗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一、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弱化、边缘化朗读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然而作为优良的教学方式的朗读已被淡忘,以“阅”代“读”已成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主流,许多教师都认为与其把时间花在这无法量化无法考核的内容之上,还不如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对文章的精雕细刻上和对“考点”的猜测模拟上。在近乎程式化、形式化的齐读中,学生读得味同嚼蜡,甚至还得装模作样。朗读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已经长期被弱化、边缘化,只起到了一种装饰教学的作用。
2.朗读机械化、模式化
教师不愿教导致学生不会读。聆听课堂里的书声,文章或慷慨悲凉,或激昂壮烈,或婉转缠绵,或清新明快,然而学生却是在有音无义、有声无情地“小和尚念经”,“发音不讲究,语调不揣摩”,千人一腔,万篇一调。这样的朗读形式根本无法表达学生千变万化的思想感情,只是多样化课堂的一种形式,被简单程式化。也有教师在重视朗读教学时出现了其他的问题:在课堂中,学生的朗读高低起伏,时而抑扬顿挫,时而舒缓婉转,读出了各种朗读技巧,然而表面上“声情并茂”,实质上却是机械化、模式化。朗读教学中的朗读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方法与能力。然而朗读教学并非是学习朗读,而是通过朗读来启发引导学生感知、体验作品的言语形式,旨在完成阅读。朗读是为了更充分、更深入地理解与感受文本,掌握阅读课文的方法,是为了积累语言素材,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实现言语能力的提高。而朗读技巧只能是一种为理解文本传情与悟情的手段和工具,任何“缺乏情感的丰富变化,技巧的运用也成了有形无神的赝品”。
二、有效提高初中语文朗读教学质量
1.让学生重视朗读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时候应该时刻记住这一点。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想更好地进行朗读教学,教师必须先要让学生对朗读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学生正确理解了朗读的含义,并对其引起重视,朗读才能够真正发挥它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为此,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朗读的含义以及一些朗读的技巧,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朗读,将“朗读”与“读”区分开。要让学生重视朗读,教师应先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只要学生对朗读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去进行朗读。对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朗读示范,或者举行一些朗读比赛,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使得他们发现朗读的好处,进而对朗读引起足够的重视。此外,要使得学生重视朗读,教师还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营造班级良好的朗读氛围。如果整个班级都对朗读引起重视了,那么即使个别学生不喜欢朗读,为了跟上班级的步伐,也会对朗读引起足够的重视。
2.在课前做好朗读准备
教師在进行朗读教学之前,应该让学生事先做好朗读准备。课前的朗读准备可以让学生在进行朗读时更加有自信,而且还可以节约课堂时间。同时,课前的朗读准备也不仅仅局限于学生,教师也需要做好课前的朗读准备工作。要做好课前的朗读准备,教师和学生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练好普通话。因为普通话是朗读的基础,如果普通话水平有限,那么在其进行朗读的过程中,必然会影响到情感的表达。所以说,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必须要有扎实的普通话功底。其次,就是要掌握必要的朗读技巧。朗读有着很强的技巧性,如果对于这些技巧不能够有效掌握,那么朗读必然要受到影响。朗读的技巧主要包括停顿、语速、重音和语调等。只有注重这几个方面,才能使朗读更加有感情和感染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许多学生之所以不喜欢朗读,主要就是因为他们缺乏自信。这部分学生往往不敢在公众面前展示自己,因此,他们在朗读教学中所遇到的困难主要是来自于他们的心理。对此,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的时候,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将直接影响学生朗读的效果。如果学生的心理素质良好,那么他的朗读一定是自信和充满感情的。相反,如果学生的心理素质差,那么他的恐惧和不自信必然会影响朗读的效果。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使他们对自己充满自信,更好地进行朗读,使朗读的过程更加轻松、愉快,最终使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4.考试评价
为了加强学生对朗读训练的重视,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朗读考试。朗读考试可选择在期末考试前进行,以三分钟的朗读内容作为朗读考试的内容,同时制定具体的评分细则,给学生打分,并按一定比例计入期末总评成绩。因为最终有成绩来展示自己训练的成果,学生不仅更重视朗读训练,也激发了他们的朗读兴趣。用恰当的评价来激励学生,不仅能使他们更喜爱朗诵,喜爱文学,品味语言,陶冶情操,反过来对帮助老师进行诵读课的教学及对提高其他方面的教学效率也有很大帮助。最终的朗读成绩评价可以朗读考试为主,参考平时的家长评价和课堂评价,并给优秀者一定的奖励。
必要的朗读技巧知识确实能让朗读教学锦上添花,但是“孤立的知识再多,也不代表语文素养本身。语文素养更多的是在感悟和实践中与情感、与反思、与思想、与人生、与社会、与世界相联系甚至融为一体”。抛开理解与感悟,漠视体验与实践来简单机械地传授技巧,无疑是本末倒置,适得其反。“只有当这些知识被当做教学工具来指导(点拨)学生如何朗读时,学生的朗读才能从‘暗中的摸索走向‘明白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魏书生.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沈阳:沈阳出版社,2000
[2]李珊林.语感训练的恩考和做法.语文学习,1990,(9)
[3]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